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作为“精神事务”的学术实践 《知识人的精神事务》(“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之一,昆仑出版社2013年版)是何言宏教授近年来,继《中国书写》《介入的写作》《精神的证词》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是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之一,收录了作者近几年的重要论文,分为“文学史重省”、“作家作品论”和“文学批评论”三辑。  相似文献   

2.
胡风是1930年代在与鲁迅的直接联系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左翼文学批评家的.1934-1935年他写出《林语堂论》和《张天翼论》两篇过万字的“作家论”,初显其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这里既有简单、幼稚的一面,也孕育着其文学批评进一步发展的“深刻”.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文坛,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滚滚袭来,现代传媒四通八达各显神通斩关夺隘,文学批评的传统阵地受到空前的挤压。于是乎,“批评缺席”、“批评媚俗”、“批评乏力”的责难声见诸媒体。文学批评、文学研究式微,似乎难以逆转。然而,读了李建平、黄伟林等8人合著的《文学桂军论——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重要作家群的崛起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艺批评一语,在中国古无定名,“以‘批评’名书或文者,更绝对没有”。(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第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隋书·经籍志》将《文章流别志论》、《文心雕龙》诸书出列于总集之后,《旧唐书》沿用此例。《新唐书》将批评之作归人文史类,《宋史》、《明史》沿川此例。到清代中叶,《四库全书总目》别立诗文评一类,所著录虽不能尽赅文学批评,然名实始符。《四库总目》分诗文评为五类:“建它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山焉,《典论》其首也。其勒为一书传于今者,则断自刘勰钟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美学与文学批评史上,首先引用西方美学与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文学的美学家与文艺理论家。王氏早期一度耽读康德、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哲学家著作,深受其哲学思想的熏陶;但后因发现“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而觉“烦闷”(《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分》),为摆脱这种矛盾的思想状态,乃转而从事美学研究与文学批评。自1902年至1912年王氏先写下了《红楼梦评论》等具有较浓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论文,后写出影响很大的《人间词话》与《宋元戏曲考》。写于1908—1909年的《人间词话》是一本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制而又注入了新观念血液的词论名著与美学论著,其内容的核心是标举“境界”说。王氏说:“沧浪(严羽)所谓‘兴趣’,阮亭(王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文学批评发生较早,从魏文帝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至钟嵘《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等,都具有极为可观的艺术成就,但却都不曾建立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刘勰的《文心雕龙》虽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规模,可是在文学批评的理论方面仍有许多不够细密精确之处.直至晚清,王国维将西方思辨的理论概念融入中国传统批评之中,为中国文学批评建立起以哲学和美学双重理论基础的文学批评体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哲学和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作品的批评著作,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和思辨性.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那么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集大成之作。它们都对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态度、“文气”说、文学价值与地位等方面,对《典论·论文》有着明显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本文从批评论、文体论、文气说、价值论四个方面论述曹丕的文学观,旨在研究曹丕文学观的提出在魏晋文学创作以及推动中国文学批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风文学批评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风是怀着对国际普罗运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创作和批评活动中来的。胡风解放前的批评主要收录于《文艺笔谈》等七部评论集和《论民族形式问题》《论现实主义的路》等论文中.建国以来的批评主要是“三十万言书”。胡风的文学批评是中国现代革命文艺阵营中最有个性的批评。足以跻身“五四”以来最富原创性的批评之列。胡风的文学批评在现代革命文艺史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巨大影响。我们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某种活力和理论冲击波。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早期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所表现出的功利主义文学思想,客观上改变了人们对小说的传统认识,并使中国文学开始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借助西方先进思想,为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注入了新内容;廓清了文学文体概念,对小说的文体进行了重塑;提供了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样式完全不同的文学理论构架、批评方法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黄维梁博士送我一本他的《古诗今读》此书所涉及的古诗,大多是从先秦直到清末的著名诗作。此书最值得欣赏的是“今读”,在理论上,作者除了用中国传统和现代的文学批评外,还用了西方心理分析、基型论批评(ARCHETYPAL CRITICISM)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历史来看 ,儒道两家美学及文学批评思想一直占领着中国的文学批评阵地 ,并左右着千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继承和发展。但是 ,从文学本体来批评文学的 ,一直到曹丕的《典论·论文》才是真正的开始。总的来看 ,儒家以“诗教”理论为准则 ,道家以“自然”性追求为宗旨。两者交叉发展 ,左右中国几千年文学批评的发展 ,而真正文学批评理论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则是以曹丕的“文气说”为开始标志的。这一理论从作家个性、创作风格、文体选择、文学客体、文学价值甚至文论本体等方面做了符合文学客观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南朝齐梁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南齐以前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颇值得我们注意。可是,前两年,在“四人帮”的“儒法斗争决定一切”论的影响下,有的人竞把刘勰说成“尊儒反法的文艺思想家”,把《文心雕龙》说成“是儒家文艺观的一个标本”,妄图把刘勰划为“儒家”,从而彻底否定《文心雕龙》。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极端错误的。今天,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我们必须坚决肃清“四人帮”的流毒,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14.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提出的“文气论”与作家、创作、批评方法和文学价值几个方面关系密切,并对后世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里面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学界对其中的文体论、创作论等已经作了充分的研究,文章将从生态美学的视角,以《原道》、《明诗》、《物色》三篇为例,从“自然会妙”、“顺美匡正”、“情以物迁”三个层面对其生态美学智慧进行探索研究,并力图作一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6.
郭绍虞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极富个性特征,其一,在资料收集上,掌握丰富的史料,且注重“史”与“论”的结合;其二,在方法运用上,注重从思想背景切入分析,并贯之“以问题为纲”的编排体例;其三,融入文化革新的时代潮流,运用“进化论”的观点阐述中国文学批评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风骨论 ,有两种研究途径 :一是对风骨范畴的确切含义的探讨 ,二是对风骨理论形成的文化背景考察。在《文心雕龙》一书中 ,《程器》与《风骨》论世论文 ,一为社会批评一为文学批评 ,完整表达出作者贵器用、尚风骨的文学审美态度。刘勰的社会批评思想深刻影响着他的文学批评理论 ,可以说《程器》是社会批评中的风骨论 ,《风骨》则是文学批评中的程器说。由《程器》观《风骨》 ,涉及三个问题 :(1)文学批评是作者社会批评的行为方式 ,(2 )贵器用具体到文学准则即重风骨 ,(3)刘勰的文学观念体现了“尚北宗南”、重铸时代新风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译者前言:“抒情传统论”的宣言 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抒情传统”论述,首揭于旅美学人陈世骧(1912-1971),而以他在1971年离世前发表的宣言——《论中国抒情传统》为标志;其后张扬于高友工(1929-)的几篇重要论文,最后总其成于2002年的《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长文。  相似文献   

19.
《典论·论文》的作家个性论隋长虹曹丕的《舆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开文学批评风气之先的重要论文。建安时代,由于政治社会状况及时代思潮的变化,文学创作非常活跃,建安作家一反几百年的儒家传统,摆脱两汉时期“厚人伦、美教化”的文学思想禁锢,打破文坛上“依经...  相似文献   

20.
陆机《文赋》之后,刘勰、钟嵘等鸿篇巨制未出现之前,沈约在当时的文学批评理论上承上启下,独树一帜,被誉“为一代辞宗”。历代诗评家多从声律论的角度对沈约加以评论,很少有人重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思想《。宋书.谢灵运传论》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批思想,其中提出了文学史论、诗歌批评标准以及声律论。这些对后代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树特别是钟嵘《诗品》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