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推门课"可以促进教师提高敬业精神,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增进教研员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推门听课"促进了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推门听课"全面提高了该校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效益。"推门听课"是随机性的听课,课堂教学少了一些矫揉造作,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2.
王文炎 《师道》2006,(12):8-8
一些学校的管理中有一个专门术语,叫“推门课”,是指学校领导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直接进课堂,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状况,并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这种形式与其他听课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随机性与检查性。“推门课”通常带有检查目的,主要是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3.
李荣华 《中国教工》2010,(10):34-34
现在.不少学校时兴听“推门课”,印学校领导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课堂听课,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这种听“推门课”的形式与其它听课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随机性与检查性。  相似文献   

4.
推门听课是许多学校采用的一种教师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约束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文章使用VFP为编程环境来实现随机推广听课系统制作和开发的技术,该系统是通过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具备方便、随机的特点,为学校采取推门听课制度提拱了基础,保障了课堂的建全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门听课是许多学校采用的一种教师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约束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文章使用VFP为编程环境来实现随机推广听课系统制作和开发的技术,该系统是通过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具备方便、随机的特点,为学校采取推门听课制度提拱了基础,保障了课堂的建全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把“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探索新的课堂模式,提出了“以生为本,构建具有生命活力课堂”的科研课题,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校探究新型课堂的核心理念,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交流与沟通、启发与补充、体验与发现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我们通过五类课逐步迈入课堂教学的新台阶。一、推门会诊研讨课课题实验刚开始是一个摸索的阶段,我们通过推门听课,让教师互听互评,在头脑中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7.
今天——5月30日,到七年级(5)班听推门课,属于例行公事。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课堂评价组的成员需要通过听推门课,给每一名老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评价,并作为发放教师绩效工资中的一个考核内容。执教该班语文课的是青年教师林向荣。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林老师正在板书。看我进来后,与我对视  相似文献   

8.
学校管理者应怎样看待“推门课”?“推”还是“不推”?如何“推”?朱小燕老师曾借助本刊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的解答。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又从教师角度对“推门课”予以了进一步的探讨,将认识引入纵深,以疏通教者的心结,使我们的常态课堂能在多方位的开放状态下达致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有感于公开课和示范课常常存在的“假大空”,“推门课”(也称“推门听课”)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校领导和教研员的青睐。不少学校把”推门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写进了学校工作的常规。还有一些学校规定教师必须积极配合“推门课”,不得以“复习课”、“练习课”搪塞。但是,“推门课”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关于它是否侵犯了教师应有的权利,关于它是否能真正了解、准确评价教师的教学,关于它是否”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期“争鸣”刊发两位基层教研员关于“推门课”意见截然相反的文章,并摘选了一些教师、校长的相关意见,我们还特别邀请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对“推门课”做了深入点评。  相似文献   

10.
所谓“推门课”是指“领导、教研员事先一律不打招呼而直接进入课堂听课的一种方式。”赞同者认为,“推门课”有别于时兴的“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与“观摩课”,有利于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真面目”,发现不足,推进校本教研;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是用突然袭击捆绑教师手脚的一种“怪招”,体现了对教师的不尊重、不信任,易于引发教师心理危机,管理观念落后,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11.
曾经跟一些校长、主任探讨过"为什么要推门听课",他们说:"为了摸清情况,看教师上课水平到底怎么样、""跟踪了解他的平时课堂,因为他班的成绩不好。""为了警告他,不认真备课我就来听他的课,让他不得不认真准备。"……然而,推门听课有效吗?老师们持什么态度呢?笔者在几个熟悉的教师论坛里发出帖子让大家讨论,舆论几乎成一边倒的态势:"推门听课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重。""干扰学生,影响课堂。""主要是不  相似文献   

12.
本学期,笔者坚持每天走进课堂听推门课.连续听了六节原生态的口语交际课.发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课下滔滔不绝的孩子们到了课堂上却屡屡“失语”。本文归纳了几种“失语”的症状,虽然只是这六节口语交际课中的部分教学片断所反映出来的症状,但却透视出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者应怎样看待“推门课”?“推”还是“不推”?如何“推”?朱小燕老师曾借助本刊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的解答。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又从教师角度对“推门课”予以了进一步的探讨,将认识引入纵深,以疏通教者的心结,使我们的常态课堂能在多方位的开放状态下达致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推门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或其他人员不事先打招呼而直接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简单地  相似文献   

15.
代保民 《今日教育》2007,(7S):58-58
“推门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和其他人员不先打招呼而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简单地看.这种不先打招呼的听课方式确有不“人性”的地方.以致受到部分领导和教师的强烈反对.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来看“推门课”.也许会“推”出另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已深人人心,课堂上教师用课改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特别是一些示范课、竞赛课,这些课堂可谓精彩纷呈,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在平时推门听到的一些常态课中,许多教师仍在课堂上“穿新鞋走老路”,应试与功利贯穿于整个课堂,“以人为本、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等理念根本得不到体现。我们知道,常态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7.
"推门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和其他人员事先不打招呼而直接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简单地看,这种不先打招  相似文献   

18.
近日,学校掀起了立足常态课堂,追寻教学有效的热潮。为此,本人听了一些推门课。其中一位老教师的计算教学上得有板有眼,学生也被调教有素,计算正确率极高。应该说,一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推行了"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改革,要求每位教师的课堂是全天候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推门听课,开放自己,加强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回顾一年来的语文开放课,我也有很多的感受。最突出的一点是——开放课让语文活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案例"推门听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或其他人员事先不打招呼而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旨在加强教师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