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材料准备:扭扭棒、不织布胶水、剪刀制作步骤:1、准备两根棕色扭扭棒、一根绿色扭扭棒和八根黄色扭扭棒。2、把八根黄色扭扭棒和一根绿色扭扭棒并在一起凑成一捆,一端对齐。棕色扭扭棒与扭扭棒捆重叠三厘米,然后用一小段棕色扭扭棒将重叠处扎紧。  相似文献   

2.
扭扭棒小狗     
果干 《小学生作文》2023,(20):26-29
<正>对一些小朋友来说,扭扭棒并不陌生。这种由铁丝和绒毛组成的手工“新宠”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却能通过折叠、组合,“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糖果、小花、小动物……扭一扭,捏一捏,一起来给扭扭棒施加“魔法”,做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吧!首先准备材料:一根用来做小狗身体的扭扭棒,长度至少为15厘米  相似文献   

3.
陈晓芳 《学前教育》2014,(12):36-37
案例中,孟老师发现了如下问题。1.虽然精心设计了记录表,但在分享时,幼儿对自己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的何种“操作方式”即使看着记录表也仍然“混淆不清”。2.幼儿即使看着“教师当场拍下的照片”,也表达不清自己探究或操作过程中的“新异玩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落实幼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着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喜好,主宰着整个活动,即使有让幼儿“动”的环节,如动手操作、动口回答问题等,但也是在教师的严密控制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幼儿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如何让以发展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得以真正落实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真正“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使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探究,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不妨尝试从以下…  相似文献   

5.
管道快慢活动一(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2.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分一分,发现球能在管道中滚动。(二)活动材料1.一次性纸杯去底做成的“扭扭乐园”(如图)。2.乒乓球、小纸球、跳跳球、玻璃球、小铁球;各种形状的小积木、木珠若干、小篮子两个。(三)活动过程1.导入主题,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指导语:“今天,可爱的球宝宝和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扭扭乐园旅行,小朋友带着他们去玩一玩吧!”2.探索活动(1)幼儿自由选择球和积木在管道中玩。(2)操作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在管道中滚动,谁不能在管道中滚动呢?”(3)分类游戏把能在管道…  相似文献   

6.
磁铁,作为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历来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孩子们的喜爱。对于这一材料,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用“做中学”的方式去探究呢?通常,有关磁铁的科学活动在大班进行,中班幼儿有所接触,小班不开展。但是我们的小班教师进行了大胆尝试。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幼儿对磁铁也很感兴趣。虽然小班幼儿对于磁铁的一些特性(磁性、两极等)还不能理解,但教师创设条件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初步观察到了这种物理现象。幼儿不但丰富了经验,而且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这对初步培养小班幼儿乐于探究的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开放性材料也称低结构材料,没有明确的操作指南,不拘泥于单一玩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材料相结合,意味着游戏的无限可能。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教工作者越发重视环境材料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并尝试将各种开放性材料纳入幼儿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幼儿通过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反复操作实践、小组合作分享等方式,不断建构自身学习经验,从而实现深度学习。本文以大班活动“百变海绵棒”为例,探究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三、在各科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彩棒拼图,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语言、常识、计算课中作了尝试。常识课进行“春季总结性谈话”时,请幼儿先拼一幅“春天”的主题画再讲述。许多幼儿拼的画面不一样,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春天,如春耕、春游,小朋友找春天、种瓜、种树,小蝌蚪找妈妈等。王娟是我班能力最弱的小朋友,可是,应用彩棒拼图,她不仅能把春天  相似文献   

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要素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这就对科学集体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目前在科学集体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的介入显得茫然、随意,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介入,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才能支持幼儿的探究,常出现介入时机不适宜、介入有效性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究能激发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热情。”因此,我们选择了农村幼儿身边常见的、能够接触的农作物水稻作为探究对象,以幼儿常吃的米饭为切入点,开展科学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在积极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探究、了解水稻,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猜想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没有猜想,就不会去进行科学验证,没有科学验证,就不能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解答,最终也就没有科学探究活动。在“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进行多种多样的猜想,增强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幼儿的猜想常常是幼稚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如何不打击幼儿猜想的热情,让幼儿针对问题进行理性的猜想,将幼儿从“胡思乱想”带进“有效猜想”,体验猜想的乐趣,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这是“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的倡导准则之一。“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在这里教师要当好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同时发展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尝试动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幼儿学科学应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教师的职能也应从科学知识的讲解员转变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一、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幼儿进入科学探究的空间幼儿的科学探究活…  相似文献   

14.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主要教育活动,但当前幼儿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普遍缺少提问策略,这已影响到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本研究尝试将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提问分为观察性提问、比较性提问、推测性提问和拓展性提问等四种类型,并对这四种类型的提问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功能与作用作了具体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蓉 《甘肃教育》2013,(19):86-86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先决条件。幼儿对科学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乐于探索,并获得相应的知识。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首先,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幼儿自我操作,自我尝试,激发兴趣。例如,做“沉浮”实验,可以让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去探究,去讨论,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能力和动力,该文在对小班幼儿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做中学”科学活动,对培养小班幼儿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即以“和谐”为前提,营造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环境;以“兴趣”为突破口,在“做中学”中萌生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培养小班幼儿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2008,(9):11-11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 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幼儿教师的共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也表明,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的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及与他人和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尤其强调科学教育首先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我园也开展了科学探索活动的尝试.却遇到了下面这样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中,真实性评价、“成长记录袋”或“学习档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和幼儿园一线教师积极探索与尝试运用幼儿学习档案,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幼儿学习档案变成了简单的幼儿学习资料集,学习档案的运用流于形式,等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学习档案》一书,对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幼儿学习档案作了系统的介绍。作者认为,“档案评价收集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项目,它们能揭示幼儿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幼儿园教师在使用幼儿档案过程中,“所收集和保存来记录幼儿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活动“插花”,是我们对导向式教学活动进行的一次尝试。“插花”来源于生活,先抛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任务——“插花”,让幼儿围绕任务去尝试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插花瓶都会倒”,教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对幼儿很有挑战性,“任务=材料+创意”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班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已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会努力寻找问题答案,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探究的持久性和深入程度还有待提高。研究者尝试在中班科学活动中引入STEM教育,结合具体案例,从生成主题、确立目标、投放材料、调整探究等方面讨论实施要点;并根据实践研究结果总结了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整合和提炼,以推进幼儿科学探究;强调科学探究与幼儿的实际运用和生活相结合;灵活、准确运用科学概念并引导幼儿使用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