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多年的“应试教育“致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学困生,甚至放弃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认为,要转变学困生,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王文鹏 《考试周刊》2011,(42):181-181
过去许多年的"应试教育"迫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学困生,甚至放弃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教师应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相当多的中学生都有物理难学的感觉,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遇到了障碍而又得不到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就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人,教师如果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困生"的教育,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让"学困生"步入正常队列,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普遍存在,学困生问题能否解决,是能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我们试图从学校、家庭两个教育主体去思考学困形成的原因:教育、辅导、监督的缺失。探究防止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学校、教师重视;建立考核制度;优化转化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转化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以教育创新的理念认识学困生问题,以教育创新的方法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贺子玲 《教育》2014,(30):27
在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今天,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就是在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为了一切孩子”的理念已成为教师的共识,采用什么积极的手段转化学困生呢?为了孩子的一切,也就意味着教师要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那么,重视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成了教师的责任。多肯定,少批评学困生同样渴望自己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由于知识上的空白点,严重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学困生往往有要  相似文献   

7.
沈永刚 《考试周刊》2011,(17):86-89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赏识教育为载体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业成绩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当前社会、学校进行研究实施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要促进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首要的任务是提升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者在对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就如何通过赏识教育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进行了策略实践,其具体措施包括:透过教师真情赏识,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引导学困生自赏,助推学困生形成自信;创设群赏氛围,激励学困生巩固自信;合力家长赏识,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学生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性格、情感、意志等有了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现在学生分化严重,学困生的比重进一步加剧。在新课标下,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广大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掌握学困生的成因,发现其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和根本。而关注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将是学困生转化的根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关注和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和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学困生"的定义和类型,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这就要重视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本文从教师、家长的引导、教育方法方面探讨学困生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学习困难生(以下简称学困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课题。由于解决学困生问题具有促进教育公平,化解社会矛盾,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等多种功能,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学困生问题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在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等环节上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一些有关学困生问题的理论和观念已经不能适应这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在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往往是偏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学困生".作为教师,应抛弃这种偏优忽差的陈旧教育观念,应把关注"学困生"当作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践,“学困生”问题已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已成为数学教师的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物理学习显出颇为困难,很不感兴趣的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今天,重视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仍然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实施教育、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努力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最佳手段。然而,现在还有个别教师对因材施教存在片面理解,他们或只重视给“尖子生”开小灶,或只停留在对学困生简单的指导练习,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是每位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值得永远探索的课题。在新形势下,要做好这一项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7.
高洋 《河北教育》2007,(7):82-82
魏书生认为,关爱、信任、理解学困生是教育、教学的基点。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绝对不能把学困生当作“废品”处置;第二应该深信学困生绝非固定不变,经过适当教育之后完全可以后来居上;第三。教师要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8.
黄金才 《广西教育》2013,(26):13-13
不少教师经常抱怨学生越来越难教,学困生越来越多。其实,每个学校、每个阶段都有学困生,学困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工作者的棘手问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更不可忽视学困生,而要深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教师往往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了学困生,甚至放弃了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那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这一分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面对他们,教师往往付出很多,但结果却很无奈。是继续付出还是选择放弃,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课题。在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转化数学学困生便成为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发展。如何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的。下面就我校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其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