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话邮史     
侯军  少辰 《出版参考》2006,(5):26-26
寄信用信封,其直接目的是保守秘密。为此,古希腊奴隶主曾剃光奴隶的头发,把“信”写在头皮上,待奴隶头发长长后,再将“信”遣往收件人。当对方剃去奴隶的头发,便可知道“信”的内容。在纸发明以前,人类使用的就是这类奇特的“信封”。公元10世纪。亚述人在黏土片上刻写书信,然后把信密封在陶坯里。烧制成陶器送给收信人,收信人打碎“陶信封”才能读信。  相似文献   

2.
我接受这部厚厚书稿的编辑工作时,对它在《艺谭》杂志上连载所获得的好评已有所闻。连载时书名是《张恨水评传》,而送来准备成书出版的书稿改名为《闲话张恨水》,其实里面扩充了两部分内容:创作的分析总结和作品系年。对作者的勤勉和谦逊的风度,我首先便有了个好印象。若冠名以“评传”,无疑会震人耳目,但作者不是张恨水的亲朋故旧,与张恨水本人更是没有直接的交往,缺少第一手的资料,加  相似文献   

3.
夏宁  俞暄 《档案与史学》2015,(11):62-64
<正>上海话海纳百川、中西兼容,不但吸纳舶来语,也融汇各地移民乡音。2015年新晋的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就是一位在小说《繁花》中完成沪语表达方式探索的作家。王小鹰的沪语小说《长街行》则通过一个女人和一条小街的命运展现了难以言传的沪语细微之美,反映了大上海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如今,上海话面临着传承保护问题。于是,诸如"嘎三胡"俱乐部之类的民间沪语兴趣组织络绎不绝。新老上海人一起学讲上海话,传承一方水土、一方语言。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闲话     
人晚常观电视剧,久有所感,乃想说几句闲话。先进人物,未结婚的,佳偶难求,谈一个吹一个;结过婚的,总是不能照顾家庭,惹得妻子埋怨。情节现成,各行通用,信手拈来,可称“白搭”。张恨水曾对要他作《续啼笑姻缘》的读者说:“酱油汤越冲越淡”。但后来他还是续作了,果然该而无味。遗憾的是现在某些电视剧的作者不接受恨水先生的教  相似文献   

5.
闲话笔墨     
湖笔:笔中之王   据史料记载,蒙恬发明毛笔.正是由于毛笔的出现,才使得中国的文化如此发达,笔在推动人类进步这一点上实在是功勋彪炳.……  相似文献   

6.
闲话藏书     
陆昕 《出版参考》2007,(3):36-36
买书 本人买书多年.见闻自然也多。不过某日在某地以廉价而得某佳本因而欣喜若狂.某日在某地因犹疑而失去某好书因而垂头丧气等这类事件古人和今人都在讲.书刊杂志登载得也多.且只囿于个人一隅。因此,本人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买书.即顾客与书店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闲话保镖     
好像有一段相声就叫<大保镖>,两个人刀枪剑戟一通白话,还真说出了保镖是怎么个意思.  相似文献   

8.
闲话MTV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都竞相推出了点歌台栏目,其播放的歌曲绝大多数是港台制作的MTV。卡拉并没有永远OK,在热过一阵子之后逐渐冷却下来,而MTV则大有后来居上,取而代之的火热势头。然而能够流行起来的未必就意味着十全十美,从制作的艺术性和可欣赏性方面来看,我认为时下流行的大多数MTV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闲话同音词     
清华 《军事记者》2010,(3):58-59
汉字有个特点:一个字一个音节。少数合写字是例外,如“千瓦”有的写为“瓩”,“混凝土”有的写作“砼”等。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是形象新闻,好的电视新闻除解说词真实、准确、时效性强等因素外,还离不开编辑结构,笔者认为编辑结构对唤起观众的兴趣、增强收视效果等十分重要。我们在准备编辑制作一条电视新闻时,首先要确定什么事最重要,以及如何将它清晰、简洁、全面地表现出来。其实,情感是电视新闻中吸引人的一  相似文献   

11.
闲话书评     
书评,作为历史悠久的一种文体样式,静静绽放着其千年不改的独特姿彩.喜欢素婉轻芬的朋友,为她着迷;喜欢读书题记的朋友,会情不自禁为她写上两笔.从书评中我们或许无法领略到烈火烹油的饕餮享受,但也好比是一碟爽口的小凉菜,总有几分余味留腮的好滋味.  相似文献   

12.
代邮     
马荫良兄:来信收悉。我在《我与〈立报〉》一文中提到《新闻报》的汪伯奇和《申报》的马荫良打算出版小报挤垮《立报》一事,系听当时《立报》的股东所说,并未亲自调查过.你来信引陶菊隐文说明汪氏兄弟虽有此打算,你未参与,想必是对的,为此特向你致歉,并请《新闻研究资料》编辑部将此信予以刊登。致  相似文献   

13.
闲话读书     
刘建龙 《新闻爱好者》2011,(11):127-127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可以说,读书不是为了其他,而是要增强精神能量。因为能是功的前提,要做功,就必先有能。所以正像吃饭是为了增强身体能量一样。读书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增强精神能量。  相似文献   

14.
闲话创优     
最近评选优秀电视节目,有一条反映居民楼长年缺水的新闻专题很是令人回味。记者和主持人闻讯后扛着机子拿着话筒,不辞辛苦奔走各方,遍访住房居民,经理市长,终于促使多方齐心协力引水上楼。望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老大娘竟像小孩过年一样,手舞足蹈,喜笑颜开。应该说这档节目确实是比较优秀的,贴近实际关注民生,现场感强,社会效果也很好。只是其中有个5镜头看了不大舒服: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提着满满一桶水,气喘嘘嘘爬楼梯,主持人“抓住时机”对面访谈,然而居高临下却没有帮她一把。作为一般采访也许未可厚非,但作为小观众…  相似文献   

15.
编辑闲话     
(一) 明朝人编书,往往自作聪明,随便窜改原文。《日知录》谈到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氏檄》,首句“伪临朝武氏者”被改为“伪周武氏者”。徐敬业起兵,是在光宅元年(684)九月,当时武则天虽已总揽皇帝大权,但还没有自封为皇帝,也没有改变国号。做皇帝,改国号为周,是在天授元年(690)九月,那是6年以后的事情。骆宾王写檄文,说“伪临朝武氏”正合乎事实,不可能说“伪周武氏”的。我看见解放后出版的一种古文选本,《滕王阁序》一文中的“豫  相似文献   

16.
闲话读书     
在家里说笑话,我常常拍着胸脯对家里人说:“我是智慧的化身。”说实在的,我这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在中人之列。如果照班固《汉书·古今人表》所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矣。”我是个:“困而学之”的“中人”。不过,我  相似文献   

17.
闲话读书     
下毒与撒种 书,大半是不得志的人写出来的。因为失意的人有写书的时间,也有写书的动机。 失意者著书的动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下毒,他认为社会对他不公平,他要用他的著作来报复;还有一种是撒种,他满腔热血、满腔理想,在现实社会里没有施展的机会,但是他要用一种方法把生活中最宝贵的部分传给别人,免得随着他的肉体腐烂。  相似文献   

18.
闲话陆小曼     
上世纪陆小曼的文学写 作尚未为人所知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评介文章《陆小曼的小说》。去秋至今春《文汇读书周报》陆续三次刊出陆小曼一批佚文、佚诗,而出版《陆小曼诗文》和《陆小曼传》也是前不多久的事,听说《图说陆小曼》的出版也已在筹划中。读书界似乎正出现小小的"陆小曼热",关注她  相似文献   

19.
闲话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可以说,读书不是为了其他,而是要增强精神能量。因为能是功的前提,要做功,就必先有能。所以正像吃饭是为了增强身体能量一样,读书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增强精神能量。由于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做功的多少,因此,我们阅读量  相似文献   

20.
闲话记者节     
楚剑锋 《传媒》2002,(1):22-23
2001年11月8日,是我国的记者节。笔者是一名记者,因而感触颇多,写下几段文字与广大同仁和各界人士共勉! 永做船头的瞭望者 世界新闻巨子、美国职业新闻人约瑟夫·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瞭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