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状元博物馆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展示状元文化为己任的,兼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中国状元博物馆坐落于"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省休宁县旧县衙遗址上。整个博物馆由三大展厅、状元文化广场和状元文化报告厅等三大部分组成。中国状元博物馆馆藏554件状元文化类珍贵藏品,其中,休宁状元黄思永殿试试卷、乡试题目刻印实帖、洛阳状元胜迹图、御赐休宁状元黄轩"福"字匾、御赐休宁八品顶戴军功牌和御赐休宁状元金德瑛"福"字立轴等为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广东省新课改后高考的第一年,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再次名震南粤,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一名全省高考文科总分"状元"、一名全省理科基础单科"状元"、一名佛山市生物单科"状元"以及一名高明区理科总分"状元"。从2003年以来,高明一中就"状元"频出,至今已经培养出了三名全省总分"状元",创造了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的"状元"热,试从"状元"的源和流出发,对科举制下的状元和高考体制下的状元作一探析,同时以贵州末代状元夏同龢为例,从其身上发掘出状元之真意。状元应有博而专的知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和厚德笃行的品质,勇于创新且推陈出新,能成为社会之精英。是以,可从状元定义的新解、标准的嬗变和环境的夯实三方面对状元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高考已经落幕,而媒体炒作才刚刚开始。状元名单、照片都成了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国内几大门户网站上,早早辟出了各地的"状元专栏",心急的网站还预先留下了"本网状元博客""状元做客本网"的预告,与之相关的诸如"状元榜中榜""状元语录""状元宴"等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5.
陈强 《师道》2013,(10):59-59
尽管现在的"分数状元"不一定就是将来的职场状元,尽管不少家长已认识到多元发展、快乐发展胜过单一的高分数,可状元炒作仍旧汹涌澎湃。因此,要将理性的教育价值观进行升华,更有必要多宣传人格状元、道德状元、创造性状元等另一种意义上的"状元"。如:充满公益情怀的人格状元高考落榜的宁夏男孩小杨,曾被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破格录取,并给予全额奖学金,成为哈佛有史以来录取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因为他"经常资助西部农村学生。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还跑到大学征  相似文献   

6.
"状元"一词到晚唐才在笔记小说、诗歌等文艺性作品中出现,唐、五代,直至宋初的13科,政府从来都没有确认过一个状元,也不注重具体名次,只笼统称名次居前者为"甲科"、"高第"等,所以"状元"一词在唐、五代的史书、令中都不曾使用,墓志及韩愈、柳宗元、杜牧等著名文人作品中也不使用,科举制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  相似文献   

7.
子寒 《高中生之友》2008,(18):11-12
据有关部门调查,从2005年开始,全国高考男"状兄"人数所占比例逐年减少。截至2008年,三年间男"状元"总体比例仅占37%,而女"状元"从1999年的33%上升至2008年的60%,上升近一倍,势头迅猛,令人刮目相看。有关人士分析,将来几年,仍可能会是高考女"状元"趋多的态势。在我国1999年~2008年的高考"状元"中,全国高考理科"状元"中男生约占55%,女状元约占45%,男生处于领先优势;但文科"状元"中,女生却占绝对领先地位——70%,文科"状元"似乎是女生的天下了。在今年高考中,全国60名高考"状元"中,女生36人,男生24人,男女比例为4:6,其中文科第一名中,仅有6名男生,女生占到了近七成……  相似文献   

8.
高考状元出炉之后,向他们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有哪些共通之处呢?一、从没想过当状元当面对"是否想过当状元"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状元都回答"没有"。原因也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大窘 《初中生》2011,(31):14-15
阅读背景:现在,很多人称高考第一名为状元,如"湖南省文科状元"、"北京市理科状元"等。这些叫法,到底合不合适呢?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这份  相似文献   

10.
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并无权威的界定。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最早给状元一词作出界定,此时距进士科创立594年。此后,明、清政府也都给状元一词做过界定。金代"状元"一词的含义跟明清是一致的,指国家级进士科考试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时文选萃     
"状元"未必都能成才高考甫毕,各地新科"状元"纷纷出炉,照例成为热点。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炒  相似文献   

12.
正虽然早在10年前,教育部就发出通知表示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冷却对"高考状元"的宣传,但事与愿违,各地对"高考状元"的宣传、炒作、奖励以及让一些"状元"作广告代言的事例层出不穷。高考一结束,各种层级的"状元"纷纷被推出,荣誉、金钱接踵而至,可谓名利双收。这一系列非正常现象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与学校、地方政府功利教育的思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重奖"高考状元"是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科举考试对状元的推崇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使得当前一部分人还有挥之不去的"状元情结"。众所周知,现在所谓的"状元"与中国古代的状  相似文献   

13.
正高考成绩刚刚发布,高考"状元"便成了媒体上最大的炒点。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去年辽宁省的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选择复读,希望进入北大中文系。今年,她以666分再次成为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们的身影和故事迅速进入公共视线,接受媒体的集体挖掘、热捧,一时间,高考"状元"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教育部门早就三令五申,明确要求不得炒作高考"状元",不得对高分考生大肆渲染。然而,禁令年年发布,炒作却从没有停止,甚至衍生出各种变着花样的奇怪玩法。那么,到底是谁在炒作高考"状元"?  相似文献   

14.
瞭望     
《教育》2007,(22)
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高考过后,各地的新科"状元"纷纷出炉,成为一年一度的热点。但真正值得认识和思考的,也许是"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的诘问。2007年第24期《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了《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一文,对这一话题展开了议论。文章作者认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基本上都不是状元,连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高考已经落下大幕,各所高中都是喜报频传,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各高考"状元"的持续关注。但是,冷静思考一下,这种对高考"状元"的大肆推崇给教育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一、在教学质量上"一白遮三丑""状元"的诞生,往往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全省最好的高中也不一定年年都能产生"状元",地方高中也有"飞出金凤凰"的可能。如果某所高中出了个"状元",是不是就能够说明该校的教学质量就一定居于全省之首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毋庸置  相似文献   

16.
该不该重奖高考"状元",历来争论不休。最近,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获得68万元奖励的消息,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可否认,重奖"状元"出发点是好的,如奖励方所说:"营造重视教育的氛围,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赵志伟 《教师博览》2013,(12):56-57
<正>状元,这个名称其实很复杂。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称为殿元。按唐朝制度,凡赴礼部试者都须"投状",故列第一名者也叫状元,也叫状头。但宋时除第一名外,第二、三名也可称状元,宋俗称"一甲三名"。唐宋两代考进士须上京城赶考,由尚书省礼部组织考,所以也称"省  相似文献   

18.
每年高考结束,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地分数线的公布,继而便是各地高考状元的纷纷出笼."状元"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由此可见"状元"的"出类拔萃"和"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9.
"9年磨剑,6月试锋."中考状元是怎样在这次试锋中胜出的呢?"宝剑锋从磨砺出",那就让我们探寻一下状元们将"宝剑"磨成"魔剑"的诀窍吧. 诀窍一:我要当状元 刘峻琳,2009年重庆市中考状元.他中考7科只丢了13分,是重庆中考10年来丢分最少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状元小生""状元"大名彭浩,是本班最胖、最可爱、最搞笑的男生。把持着本班三大"最",不看别的,怎么凑合着也算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