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题提出 人类已进入了信息社会,这一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观念,就会发现,仿效前人的经验在很多方面不再对自己和我们的孩子有效时,一种新颖有效符合时代要求的理念的形成就成为一种必然.认清这一转变的性质能加速新理念的诞生,有助于我们面对现实,去研究一种适应小学生的习作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1.打破时空界限,走进学生生活。“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是我们传统的作文法,这种作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这种模式,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习作过程指导,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作前、作中及作后三个阶段都可以实施。问题在于,这三个阶段的指导很难达成“统一”“聚焦”,即教师在学生开始习作前就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学生习作时及习作后都延续这一指导方向实施指导行动,可以称之为“目的明确”,或者是“一练一得”。同样,学生如果明明白白地知道本次习作重点是要习得、操练某一方面的习作知识和技能重点,知道朝哪一方面努力,练得明白,写得清楚,那么这些行为的尝试都是极为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的要求.这恰恰给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提出了一个实际的要求.给学生一方快乐作文的天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5.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初中特点的数学教改道路,我们依据“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着重尝试从实际出发,布置学生先学,然后针对所遇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习质量。其间关键在于怎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们的做法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入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这就必须从抓数学语言训练着手,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积极参与对话交流,甚至争论,培养学生的“读功”,研究“读”的艺术,让学生经历“带读——导读——自读”三个阶段,老师编导学提纲,对学生习作分三个不同层次让每位学生都有一份适合自…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批改中 ,教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细心审阅每一篇习作 ,小至标点符号 ,大自谋篇布局 ,并写下了大段的评语。结果 ,学生对习作评语却无动于衷 ,见到作文头就痛 ,形成了高投入低效率的局面。正如袁微子老先生所说 :“小学作文教育还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统治着 ,还是用几十年不变的老办法指导学生作文 ,仍旧停留在课堂上老师讲 ,学生写 ,老师改的模式中……这种封闭的、单一的教学结构 ,费时多 ,收效少 ,这就是我们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到底给学生习作写评语这个环节还需要吗?回答是肯定的 ,关键是该研究研究学生了 ,是该给习作…  相似文献   

7.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的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笔者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所致。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下面浅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训练方式。国际写作组织既倡导“为自己写作”,也倡导“为不同的读者写作”。很明显,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习作缺乏读者意识,这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缺乏写作兴趣的根本原因。在作文教学设计中,切实转变师生观念,用正确的导向引领学生,指导学生建立习作的协作组织,扩大读者群,进行广泛的阅读交流,侧重特定文体和语体修辞训练,注重模拟写作训练等,是树立学生习作读者意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习惯于先将“习作要求”和盘托出,再费尽口舌地讲解一番.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在“习作要求”的统领下去作文。实践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弊端主要有二:1.“习作要求”往往是多元的。我们不少学生原本就怕作文、厌作文,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无异于泰山压顶,更加怕了、更加厌了,作文的兴趣、信  相似文献   

10.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想做好一件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拥有精锐的工具,具备适当的手段,习作讲评同样如此.对于学生而言,适宜的方法就是“利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顺利、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立体化”习作讲评与以往的任何一种讲评方式者大为不同,它打破了传统习作讲评是某次习作训练终结的这一格局,灵活地穿插在习作指导、学生起草初稿和习作讲评课中,不遗余力地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其间,富有成效的互帮互助、互评互改,既强化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习作评价与修改能力.因此,在“立体化”习作讲评过程中,为了提高讲评效益,我们更要重视各种基本方法的传授.  相似文献   

11.
一、误认为“习作”“作文”就是“文学创作” “习作”和“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和长期对“作文”的定势思维,普遍默认“习作”和“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其原因有: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多是以文学经典和典籍为教材,写作也就是进行文学创作,如吟诗作对,帖经,墨义,诗赋等。导致我们多数人延续至今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写作就是文学创作;二是当前语文教材选文多数是文学作品,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同时,也把写作和选文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以文学创作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2.
修订版“大纲”指出 :“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做到有内容可写。”这就阐明了小学习作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基于这一点 ,笔者认为联系学生的阅读与生活的实际进行习作教学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一、把握阅读时机渗透习作知识“大纲”指出 :“习作教学是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这就明示了习作方法的指导应落实在阅读教学上。可是 ,目前在阅读教学的…  相似文献   

13.
一、借助“预作”,让习作课堂贴近学生 学生是习作的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是习作课堂的根。教学中我们利用预作、预作卡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避免教师想当然地进行指导。同时也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的习作空间,减缓了习作难度。  相似文献   

14.
刚教六年级时,觉得学生不光调皮,学习成绩也不好,尤其是习作,第一次作文就给了老师一个“下马威”:内容千篇一律,毫无儿童趣味。教师用了两堂课讲评、指导修改,仍不见效。显然,学生对作文“不来电”。  相似文献   

15.
设计评析 本设计最大特色是“有趣、有效”。具体体现在:1.有趣。本教学设计破除“范文式”的指导方式.代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游戏活动式”进行习作教学.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引导点拨、自由表达上下功夫.把习作指导融于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氟围中全身心投入到习作过程中。当学生把习作当作一种有趣的活动.习作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习作就会变得富有情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想象习作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感兴趣的作文形式。完成一篇想象习作不难,但是想要写好它,却有一定的难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想象习作的指导困难重重,学生们总有着各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幻想,但在内容设计、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上又经常驾驭不住,好多学生写的想象习作看不懂,或者干瘪无趣。看来,想象作文并不是光有“幻想”就可以的,不只要“架天线”,还要“接地气”,有方法,有策略,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7.
人们习惯于把习作教学分为作前、作中和作后三个过程.纵观现今习作教学的整个过程,给人的感觉是“一热一冷中间空”.教师比较热衷于作前的动机激发、内容准备、明确目标;作后的修改,要么是教师写个评语,打个等级,要么是让学生自改、互改走个程序,要么来个习作评讲课,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一个总体分析,提几点进一步修改的建议.作中,即学生习作实践过程,是习作教学最关键的核心环节,反而是教师缺席、指导空缺,完全放手给学生“自由创作”.而世界先进发达国家与地区,乃至我国港澳台地区成功的习作经验告诉我们,他们不仅非常重视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过程性指导,而且把习作修改有机地置于整个写作过程中[2]54-56.这恐怕也是我国习作教学深化改革所需要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谈及“差异”,我们常常消极对待:整班学生的作文不能“齐步走”,我们会怨叹;“小作家”写出了一篇不尽人意的习作,我们会惋惜;“后进生”竭尽全力写出的习作,我们往往还会不屑一顾。其实,“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的。如果我们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多一点辩证思维,用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办法来对待“差异”,我们就会发现,令人头痛的“差异”原本是一种资源,一种动力,也是我们开展作文指导的一种依据,一条门径。  相似文献   

19.
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指出 :“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开阔思路 ,放开手脚。”这就一语道破了习作指导要还给学生一片芳草地 ,让学生在这片芳草地快乐、自由地描绘多彩的童心世界。据此 ,在习作指导中 ,我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一、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发习作动机过去的习作指导以考试为中心 ,重形式、轻内容 ,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无米之炊” ,造成学生习作的种种心理障碍。事实证明 ,要使学生开阔思路 ,放开手脚 ,无拘无束地写出见闻和感受 ,激起习作的表达欲望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指出 :“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 ,单有一个题目 ,而要动手写文章。…  相似文献   

20.
<正>习作指导好比搭脚手架,好的脚手架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实现跃升;习作指导又如搭台阶,有了高矮适宜的台阶,学生就能拾级而上,迈上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统编教材中有许多习作要求比较笼统,譬如三下第一单元习作训练《我的植物朋友》,要求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怎样才算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了呢?需要我们在习作指导时帮学生搭一个脚手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