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很多人都提出了“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主张,中小学教育科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要教师以专业研究者的身份去做专业人员的研究,相反,教师应以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身份,对教师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做自己的研究,研究自己。做自己的研究是相对于做“他人”研究而言的。做自己的研究意味着研究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面对的、提出的,真实具体的问题;意味着研究不是完成一种外在的规定性任务,而是教师自己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需要。研究自己意味着教师的研究对象不是“他人…  相似文献   

2.
呼唤风格     
风格即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学养;而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教师,只能做“传声简”。——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教育者首先必须是善于思考的人。教师是思想者,才具备教育者的素质,教师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才能胜任语文教育。没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有个诗人曾说过:“观棋不语是很难的,因为有寄托希望的一方。”作为一个教师,没有一个不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没有一个不为自己的学生有所作为而感到自豪的,也没有一个不为自己的学生虚度时光而惋惜、焦虑的。因此,我想和同学们说几句心里话。同学们将来的职业是教师,是做个人民需要的合格而称职的教师,要在教育岗位上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现在有些同学还不大愿意将来从事这个职业,认为教师工作是个不被人看重的职业。不能否认,社会上有些人鄙视这个职业。但是你们是否考虑过,  相似文献   

4.
没有惩戒的教育 不是完整的教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面的教育和反面的惩戒都必不可少。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戒。他们之所以应受惩戒,不是由于他们犯了错(因为做了的事情不能变成没有做),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错。”所以,“凡是需要惩戒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戒。在必须惩戒的情况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相似文献   

5.
我的生活不可以说是富得流油,只是衣食无忧。自己想去旅游或者满足一些愿望的话,只要不是太苛刻,大概都能实现。但是也许我的家庭教育比较好。又抑或自己的观念比较“先进”吧,我不屑于做一个“二世祖”。  相似文献   

6.
“不误人子弟”是北京林业大学宋维明教授对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面对知识结构不断变化、信息不断丰富的大学生,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好教师不是件容易的事。‘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做到这一点没有敬业、勤奋、刻苦和创新的精神是不行的。教师如果不敬业,怎么可能塑造出灵魂高尚的学生?敬业是教师能够有  相似文献   

7.
“告状”在词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当事人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某一案件;二是当事人向另一人的上级、长辈诉说自己或别人受到个人欺负或不公平的待遇。学生的告状则是向学校领导或教师诉说自己受到的欺负和不公平的待遇,要求帮助的行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对待小学生的“告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笔者认为,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告状”。一、表现自我积极报告型:这类学生虽然不是班委会的成员,但是班级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积极主动向老师报告。新的教育观念已经走进校园,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8.
学做一个人     
我要讲的题目是:《学做一个人》。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的人。中国虽然有四万万人,试问有几个是整个的人?诸君,试想一想:“我自己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抱朴子》上有几句话: “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又次之;不生为下。”但是何种人算不是整个的人呢?依我看来,约有五种:  相似文献   

9.
各地学校普遍开展了总路线学习,但是有少数教师在学习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看法。例如:“我们是教师,不是私营工商业和小农,他们要改造,教师用不着改造。”也有人认为:“日子愈过愈好了,可惜我们年纪越过越老,劲头愈过愈差了。”更有人认为:“横竖有英明的领袖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我们可以等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这些错误思想必须及时纠正,因为总路线是国家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灯塔,任何工作离开了它,就会迷失方向、犯错误。我们有一位高级老师会向儿童说:“一个人从小好好学习,才有一生的幸福,才有资格做“大事”。不然就是“泥到裤子水到腰”,吃苦一世。“有一次我问弟弟:“你长大了要做一个什麽人?”他马上告诉我:“做工程师、航空驾驶员、或者跟你学习做人民教师。”接着我又问:“做一个农业劳动模范、拖拉机手不是很好吗?”但是他一点也不理睬我。这充分说明了儿童轻视农业劳动,完全是在教师的主导思想下培养起来的。也有些学校,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时,仅仅停留在扫  相似文献   

10.
教师开展生活体验研究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这一方法论,提出如下看法:“生活体验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提出来虽然从教育科研方法体系角度看比较新,但实际上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世界中这是最原本的,也是始终与教师共在的教师的生存方式。其实每一个教师都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因为每一个教师都在教育世界之中。不同的是,有的人有意识地去创作“文本”,将自己的教育生活体验用文本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有的人,因为不去反思、不去写作,因此就使得自己的生活体验仍居住在内意识里,甚至还是一种潜意识的东西。本文把呈现了生活体验“文本”作为一种依据,提出“生活体验研究型教师”这一概念,并通过这一类型教师的特点,提出了教师开展生活体验研究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每个人追寻的目标与理想。教师亦希望能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纯美。同时,教师也希望从职业中收获幸福、尊严与快乐。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黄正平则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你(家长或教师)有什么反应?调查显示:中国的教育者除少数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并陪孩子一起做以外,40%的教育者会对孩子“训斥”和“警告”,48%的教育者“不屑于回答”。也就是说88%的教育者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育和心理学教授基斯·索耶博士在《创造力:人类创新的科学》中指出:人人都有创新素质,创造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并且同样需要为之不懈努力。许多人都说自己缺乏创造力,所…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非常喜欢第10期刊登的陈国兵老师的《"非典型教学方法"的寻找与塑造》一文。世间没有一种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方法,教育最好的状态不是几家独言,而是百花齐放。只有每一个老师在寻找自己的风格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变革,教育才真正有活力。——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倪潜梅对于一些一线教师较为陌生的概念,如第10期《做一个"穿越型"教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文艺界就“自我表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呼吁艺术家“顽强地表现他自己的一个赤条条的‘我’!”要求诗人“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有的同志则认为,这是一种同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不合辙的”“艺术思潮”,它企图“用主观意识代替客观现实,用自我表现代替反映生活”。对我国文艺界来说,“自我表现”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却做得很不够。因此,针对当前在此问题上的一些观点,对“自我表现”作进一步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能苛求教师当“全武行”,做一个“没有教不会学生”的师者。既然教育不是万能的,那么教师也不可能是全行的。但选择了做教师,你还得要“有所为”。要求每一个教师是“优秀教师”,可能要求过高了点,但是做一个“特色教师”,应该是有先天条件和后天可能的。“特色教师”,就是在教学上有独到之处,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点上精通。让教师做“特色教师”,要有机制保证,还要有领导的才华和大度,让教师能“有所为”。在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做“特色教师”无疑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也是让每一位教师有“梦”可做、有“法”可循、有“思”可行的通…  相似文献   

16.
人做事,总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想法。人活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中。有些教师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时,教师就变成了一个“行者”。很多“行者”直到要退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被动地活了一辈子。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的人总得过日常的生活。日常生活意味着这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脑子,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赞成和不赞成,有自己的满意和不满意,有自己的保卫或者反抗,有自己的参与或者不参与。总而言之,一个“日常人”如果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的行动受他自己  相似文献   

17.
“眼高手低”是社会(随机取样)、用人单位、家长、大学教师及大学生自我回答问题时得出的共识。“当代大学生问题多维透视与高校德育实效研究”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眼高手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其表现一是只想做大事,不屑于做小事,甚至于看不起做小事的人;二是在观念上认为自己什么都行,而实际上又往往不行;三是理论上精通,书本清楚,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认知的“探索”需要,后进生也绝对不例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着每一位教师逐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是事实上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自觉性较差、家庭教育滞后等因素使他们成为后进生。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在接受知识时智力上的障碍,而是学习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薄弱。再加上有些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甚至有歧视、挖苦、体罚等使他们更加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以致学习越来越困难,有的干脆就放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就相当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总听到教师对学生一声令下,学生便展开了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在这种所谓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得“探究”无  相似文献   

20.
做一个“用教材教”的研究型语文教师,不做一个“教教材”的教书匠式,是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形势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一项重要的专业素质培养目标,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语文教师的一种期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得心应手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展示给人们,则需要有良好的科研论文写作素养来支持。培养和提高语文教师的科研论文写作素养已经成期望成为研究型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