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米丽和苔丝分别是《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和《德伯家的苔丝》的女主人公。从语场和语旨入手探讨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论文旨在分析“右派作家”与“知青作家”(也涉及“六十年代作家”)不同的悲剧意识和美学范式,发掘他们创作中的意识形态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把握规约新时期文学的历史动力和深层机制。论文认为,两代人的写作都是以各自共同的历史命运为根基,目的都是为了重建一种“想象关系”,以确认自己的历史主体身份。由此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安徒生童话的悲剧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徒生的悲剧性童话作品,倾注着创作主体温暖、诗情和爱的感情激流,这使安徒生的作品在悲剧的叙事中显出特殊的韵味和美学风范。文章从作者对悲剧的温情叙述和对死亡的诗化描述两方面对安徒生童话的悲剧之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标题具有隐含之意。爱米丽作为悲剧性人物在悲剧环境中作的悲剧性选择——为了追求爱情而敢于毁灭的勇气,震撼人心,值得敬佩。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接受美学批评方法,对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评析,阐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美丽而又年轻的生命终结的原因,文章认为苔丝生命的断送和她自身的原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她自身的原因是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很重要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三种原因:一、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法律意识;二、痴情,痴迷、深爱安吉尔;三、自身的软弱,缺乏坚定性。  相似文献   

6.
《红与黑》生动地呈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于连所经历的种种内在的和外在的生存困境。从悲剧及悲剧意识出发解读《红与黑》 ,我们发现于连悲剧所呈现的这种生存困境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意味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无法逃避的悲剧式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7.
《史记》以其文中处处彰显的悲剧精神而备受学界推崇,本文尝试以韩信等为典范,探讨《史记》中豪雄人格在历史发展趋势下表现的功利价值导致其悲剧性这一现象,从而深入理解《史记》所要表现的悲剧性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8.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nihilistic tendencies in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Dewey's pragmatism must respond to the criticism that it lacks a tragic sense. By highlighting the Emersonian perfectionist dimension latent in the concept of growth,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a sense of the tragic in Dewey's work—his humble recognition of the double nature of democracy as both attained and unattained. It is precisely the lack of this sense of the tragic that characterises contemporary nihilism. In resistance to this, Deweyan growth points to a perfectionist education committed to the re–awakening of intensity of impulse.  相似文献   

9.
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通过对裘德人生悲剧的描述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底层青年的无奈命运。文章通过对当时社会中的大学教育特权性、婚姻制度中的虚伪以及宗教对于人们思想的禁锢等方面分析了导致裘德人生悲剧的原因,剖析其所处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从苔丝的悲惨遭遇到最后遭到的不公平审判,本文提出了资产阶级根源和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以及伪善的宗教和不公的法律等三个观点,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从中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统治时期的社会黑暗。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的悲剧结局是由其性格因素决定和造成的。性格所导致的诸葛亮的悲剧结局的因素有很多种,本文择要将其归为:穷兵黩武,感情用事,事必躬亲三个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还乡》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小说,标志着作家文学生涯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大胆地将悲剧文体运用于小说,自觉地承袭了希腊的悲剧元素。此后,悲剧主题就一直贯穿于哈代的小说创作中。《还乡》中凝聚着哈代浓郁的故土意识和悲剧情结,充分诠释了他独特的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13.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经典爱情悲剧在展现悲剧母题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悲剧美学的角度入手,运用中西悲剧理论分析这两部名著悲剧人物,悲剧情节结构和悲剧意象,这将有助于中西悲剧文化的交流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的极为重要的悲剧理论——悲剧主角的过失论,通过对来自与外界影响因素和麦克白自身因素的分析,得出最终导致麦克白的悲剧命运的是他难以抵抗外界因素的诱惑和自身对权利的极度热衷。正是因为悲剧主角的过失论,更好地说明了麦克白的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15.
《桃花扇》一剧,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意味,剧中侯方域和李香君以爱情破灭、双双入道作结。本文从爱情主体的可审美性、爱情悲剧得以呈现的外部环境、爱情以悲剧作结的能量释放三个方面,分析侯、李爱情悲剧的审美价值,以期更深层次地挖掘《桃花扇》的悲剧内涵,展现作者的悲剧情结。  相似文献   

16.
鲁迅悲剧的人生观与文学观有密切联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就鲁迅关于悲剧经典命题的深层意蕴——对生命悲剧的探求与抗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诗词历经时间的洗礼,至今仍然散发出夺目的光华,其内中浓郁的悲剧意识的底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由。本文以唐宋以前的中国古代诗词为案例,认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悲剧意识主要有“姻缘之苦”、“别离之愁”和“亡国之恨”三种样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质和悲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来阐述悲剧美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an extraordinarily beautiful work,as well as an moving art treasure.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ze Thomas Hardy's art of writing the tragic fate of literary imag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linguistic features;symbolism.So we can share and appreciate Thomas Hardy's aesthetic charm.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主义杰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公认的奥尼尔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这是一部自传性极为浓厚的剧本 ,倾注了剧作家的血和泪。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 ,即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因素 ,人性本身的内在品质及剧作家奥尼尔自己的悲剧命运观来分折和探讨此剧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