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从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移植、适应、产生那天起也就面临着这样一个课题。值得肯定的是在内外交困和举步维艰的发展中,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近代化,但这只是停留在“内容层面”和“制度层面”,而“理念层面”的近代化却相对较少。中国大学要想获得对现实的根本性的超越,即达到西方高等教育中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在大学里相对充分的实现,将是中国高等教育演变的核心所在,更是其发展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清末科举考试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考虑是为了矫正世卿世禄制的社会弊端而产生。科举考试的改革与废止普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全面发展,科举考试发展表明,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海燕 《江苏高教》2003,(6):129-130
西方的高等教育萌芽于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时期 ,与之几乎在同一历史横截面上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催生了高等教育的萌芽。其后 ,中西方的高等教育由于各自根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的迥异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大约从 1 4世纪开始 ,西方的高等教育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后 ,有了长足的发展 ,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而此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史却出现了一个断裂带 ,没有能和西方的高等教育同步进入成型阶段 ,实现近代化 ,而是一直蹒跚到 1 9世纪下半期 ,才在西方的影响下 ,在模式移植的基础上开始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所以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本质规定性是科学化。科学与人文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的文化主线。文章对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中的科学与人文的斗争进行了梳理,对高等教育中的复古教育思潮与反复古教育思潮、科学与玄学等几种典型的高等教育思想争论进行了分析,对科学主义及科学教育思潮成为教育思想领域的主导思潮并为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最终实现打开了方便之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科举革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刘海峰厦门大学博士生张亚群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史答辩时间 2000年9月 22日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中,科举考试改革是全局性的。它对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围绕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主题,着重对近代科举考试变革与新式高等教育发展的消长互动关系作具体的历史考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分为引言和正文6章。第一章考察分析科举制的性质及其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主要形态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从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移植、适应、产生那天起也就面临着这样一个课题。值得肯定的是在内外交困和举步雏艰的发展中.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近代化.但这只是停留在“内容层面”和“制度层面”,而“理念层面”的近代化却相对较少。中国大学要想获得对现实的根本性的超越.即达到西方高等教育中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在大学里相对充分的实现.将是中国高等教育演变的核心所在.更是其发展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体系最健全、功能最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之一。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是美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标志。从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角度考察美国高等教育近代化,探寻美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途径、动因和表现形式,有利于我们辨明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把握高等教育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本质规定性是科学化,科学与人文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的文化主线.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存在三种典型的文化心态:偏激、折中与功利心态.科学与人文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斗争轨迹为:课程由经史大一统到西方近代科技为主;力量对比由落后到先进;科学教育由弱到强,由传统到近代;斗争图式由分立到并立到融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从清末到民国结束,在半个多世纪里,经过一代代学人和政治家的努力,已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内容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近代化。但“理念层面”的近代化却相对较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即便有注意到的也少有专门而系统的论述。事实上,理念层面作为大学发展中的“灵魂层面”,其近代化的实现对大学的发展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其一,就学理而言,一国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的完成与否,标志该国整个高等教育近代化是否最终完成;其二,就大学发展的实践而言,理念的近代化是大学发展中的一个不可超越的阶段,只有完全实现了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东方的近代化是一个明显的学习西方和自我调节及整合的过程.中国高等教育中德育的近代化也同样是一个接受、替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是由于德育自身的内容、作用、地位的特殊性,其近代化的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如: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猛烈批判,丰富了资产阶级个性的理想人格及由于阶级局限性的不彻底等.反思中国高等教育中德育的近代化过程,对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思想,分析这个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不应一概而论给予否定。就它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而言,“中体西用”论在构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教育向近代化的全面转型。这种作用表现为它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它为新式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教学内容,并带来了近代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近代时期的学校教育中,体育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受各时期不同历史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我国古、近代时期学校体育演进扣发展历史的探索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古、近代时期学校体育的认识,而且对当今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多次调整:从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到高技能人才再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需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新建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现代高素质技术人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易经》是否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激烈的争论。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必须清楚《易经》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异同,历史上《易经》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否有过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事实等问题。这场争论的本质是百年文化论战在新时期的继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说明中国知识界仍然有太浓厚的文化情结和唯科学主义思想在中国几乎成为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教育思想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观等四方面的重要思想,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分析中国西部高等网络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西部开发对人才需求状况。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西部人才需求与远程网络教育现状不相适应。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加工生产急需资源探测、开采、加工专业的高技术人才,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中50%以上为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这些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突出,能满足西部开发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学科优势,发展西部高等网络教育事业,是促进网络教育发展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我们认为,一方面要依靠国家办的高等学校,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民间的力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8.
邓猛  苏慧 《教育学报》2012,8(1):83-89
西方融合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的自然体现.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的产物,并体现了从文化的移植与到嫁接的转变.我国的随班就读模式是西方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嫁接,是西方融合教育的形式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的结合.儒家文化是融合教育在中国本土再生成的文化土壤,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融合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社会基础,新课程改革为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教育背景,这些都促进了嫁接来的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再生成.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分离,阻碍了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本文认为,确立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学教育理念是法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法律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求是法学教育得以发展的内驱动力,对法律职业有一个明确的分类,有利于法学教育分类型、分层次进行教育,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依据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培养各类法律人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是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而自然形成;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机制而人为形成。我国难以实现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类市场化治理模式限制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强化了高校的办学层次竞争、“双一流”建设引发新一轮院校“同轨竞争”,以及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理性地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遵循大学渐进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家办学规律;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