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名师会对高徒的产生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呢?究竟名师的存在和高徒的产生,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呢?本文将从这两个问题着手,重新审视“名师出高徒”这一观点,辩证地分析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新时期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人才成长的全过程,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中的“师承效应”现象,对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辨证分析。认为选拔优秀人才苗子、进行早期学术启蒙、传授独特治学方法及搭建一流创新平台,是名师往往带出高徒的重要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近百年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师徒关系”若干案例的剖析,雄辩地论证了“名师出高徒”这一科学人才的培养规律,以期它能给我们有所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我远非“高徒”,但大学四年,有幸获得诸多名师言传身教,终生受益匪浅。尤其程千帆先生,至今仍是我身体力行效法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5.
对诺贝尔奖中名师出高徒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了名师出高徒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名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光有一流的楼房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是一句空话。名师才能强校.在我看来名师才能出高徒。[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名师出高徒”,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古训.千真万确。今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与人民对名师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强烈。因此,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的中小学校都在忙着评选自己的名师,实施所谓的“名师工程”计划。暂且先不说这类评选是否合理与公平.也暂且不说这类被评出来的“名师”是否货真价值与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8.
爱师出高徙     
爱师出高徙孙其生严师出高徒.有道理;名师出高徒.也有道理;爱师出高徒,要有道理。严师,是指老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严格加以教育和规范;名师,是指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很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并以水平和能力积极地影响学生。“严”和“名”都是教师...  相似文献   

9.
《新读写》2009,(2):7-7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相似文献   

10.
“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几乎无人不知。可就因为这样,许多人就打着这个幌子,以为只要有位名师指点,便可扬名立业。殊不知,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过名师未必出高徒的事例了。  相似文献   

11.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名师工程中,评上名师的人,头上大多都有一顶“官帽”。成为名师的普通教师,大多希望自己能走上校干岗位;校长们也都以把名师推上校干岗位,作为对名师的安抚与激励。这种现象,不仅是对名师资源的浪费,也使教育行政化对教育的腐蚀更加严重。杜绝名师与“官帽”之间的畸形嫁接,不仅是教育摆脱行政化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净化学术风气,回归教育宁静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名师工程中,评上名师的人,头上大多都有一顶“官帽”,成为名师的普通教师,大多希望自己能走上校干岗位,校长们也都以把名师推上校干岗位作为对名师的安抚与激励。这种现象,不仅是对名师资源的浪费,也使教育行政化对教育的腐蚀更加严重。杜绝“名师”与“官帽”之间的畸形嫁接,不仅是教育摆脱行政化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净化学术风气、回归教育宁静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名师工作室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立足于现实,需要从规律出发,创新一套机制,配好一个领衔人,涵育一种研究风气。打牢以上三个"基石",才能使名师工作室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未来世界科技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从"名师出高徒"角度,系统探究了博士生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名师所以能出高徒的教育学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在我国博士生教育中如何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名师成长的实质是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化高度发展过程,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名师的成长,体现了周期性与阶段性规律、共生性与复杂性规律,也表现出师承效应与转益多师规律以及马太效应与期望激励等诸多规律。影响名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很多,解读名师成功的人生轨迹,研究名师的成才规律、影响因素与机制,感悟名师的人生智慧,对探索富有成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与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文坛上,出现过很多名师高徒,他们互相倚重,相得益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荀况和韩非是战国末期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师生二人分属儒法两大流派,都是先秦散文的重要作家。荀况的著作《荀子》对文艺有独立的见解,他的赋作是汉赋的渊源之一。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韩非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两部著作都是我国先秦文学史上的瑰宝。  相似文献   

17.
写“名师自述”的文章.真是汗颜.我绝不是名师。我只是觉得一个教师,教好课,是应尽的义务.是本分。有一句格言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此类推:“不想当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志当存高远.当然很好,但生活的逻辑并非如此.没有历练.没有教训.没有反思,没有积累,想~蹴而就,一心只想当将军。绝不可能成为好士兵。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是决定学校成败、兴衰的关键,是学校一切建设的基础.要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首先必须要有"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名师出高徒,高徒靠名师","成于师、败于师".  相似文献   

19.
群聚效应作为一种促进教学名师发展的结果是人们能够直观看到的一种现象,但是作为一种动力却是教学名师以个体我的“心理场”为基础与其它教学名师通过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形式自发性的聚拢。以教学名师的教育生活世界的实践为发展的沃土.在进行平等自由的教育教学交往互动活动中,教学名师个体“心理场”的平衡和“稳态”被这种互动活动打破。为了追求个体“心理场”格式塔的完整性,教学名师必然会调整个体的发展需求并完成将需求付诸于实践的行动。这就为教学名师个体的发展和群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动力,形成教学名师发展的群聚效应。  相似文献   

20.
陈俊 《中小学校长》2012,(11):12-15
一流教育需要一流师资。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英,名师是教育的旗帜。名校育名师,名师扬名校。近年来,名师现象及名师的成长与培养规律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探寻名师成长的轨迹,对名师现象、名师的成长经验、名师的教学思想及名师的培养策略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构建名师文化,发挥名师资源的优势及名师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促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转变,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