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目”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斜着眼睛看”。但这个词特定的含义是:不敢从正面看,才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现在因不了解此词的特定含义而望文生义地错用此词的例子屡见不鲜。下面仅举二例,试作评析。 ①每一天上班的路上,行至新开河港附近,总要为叮当作响的敲击声习惯性地侧目。(《秦皇岛晚报》2000年3月31日《生命需要什么》) ②如何能够拟写出引人  相似文献   

2.
把事情简单化或者复杂化都不太好,容易叫人看不清本质,找不着北. 前一阵雅典奥运赛场风起云涌,国内媒体硝烟弥漫,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儿,不会看的看热闹",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的,都尽量叫你过一把儿视觉大餐的瘾.  相似文献   

3.
如今,你打开电视看新闻,无论是中央台,省台,还是地方台,尽管各自内容不一样,但有一句话全国一个样,那就是“请看报道”。“请看报道”这句话听了好几年了,但是现在觉得越听越别扭,于是想说“请看报道,不说行不? “请看报道”实际最早在浙江台的新闻联播里,其它台谁也没说,那时倒也没觉怎样。自从中央台《新闻联播》说了一声“请看报道”后,一夜之间好像中央台下命令了似的,全国各地异口同声都来了个“请看报道”。大家都说,就让人感觉有些滥。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把"摩擦系数"改为"摩擦因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欣 《编辑学报》2003,15(1):16-16
问:当编辑将来稿中的“摩擦系数”按国家标准改为“摩擦因数”后,作者几乎都不理解,看校样时又改了回去。我们怎样正确地向作者做解释呢?答:在以往的科技文献(包括教科书)里,关于量名称中的系数、因数或因子的使用是比较混乱的,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5.
“山岭高而看天,白云深而路遥。”抬头看天一直为古人所尊崇,所倡导。而今的商品时代,出现了难以尽数的新观念,现代人往往不再会被一个思想体系所控制,于此却很容易造成思想体系的没落。思想体系的没落不免导致心灵的、理想的没落,使得精神上出现了一种无依无靠的漂泊感。因而现代人更需要抬头看天。  相似文献   

6.
"一"不能都改为"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任 《编辑学报》2005,17(1):39-39
在期刊审读中发现有的期刊把许多仍应当用“一”的而改用“1” ,例如“作为 1个国有企业”“每 1个步骤”“这是 1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等。按国标《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 ,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律”“一方面”“第一”“一届二次理事会”“一气呵成”等。这些比较不容易出错 ,而常常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另外一些情形。为了做到“得体” ,这里针对该用“一”还是该用“1”提出几条建议“规则” ,供同人参考。规则 1 “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有个术语叫“路径依赖”.即走惯了一条路就很容易再走这条路。说白了就是跑顺腿的路不用琢磨也能走到底儿。走路可以信马游缰.做舆论监督就不能不琢磨琢磨。一方面,舆情政治生态复杂多变;另一方面,传播从来都是在政治的“关怀”下成长的,政治控制对舆论监督的实践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舆论监督是读的看点、报纸的亮点和把关人的难点,要我看,难就难在上述两方面。怎么办?都市报的开拓《华西都市报》就曾把长期以来舆论监督的潜规则形象地概括为六个字,叫“打苍蝇抓生活”。  相似文献   

8.
办报"幼稚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不成气候的报纸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逼上梁山”,上不了“梁山”走投无路也会退出些病来。时下报业的流行病,以下面三种为最甚。不妨列出,供报业同仁参考,并加戒慎。一曰“大话病”。唯有说大话才惊心动魄,横扫千军。过去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是“人有多大话,报有多大版”,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说追星族,就说得中学生一个个都是歌痴加情痴;说汽车走入家庭,就像人人都做汽车梦;说鳖精营养液,就叫人以为马俊仁拿冠军是靠秘方。说大话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好极端。说人道事,或者好,或…  相似文献   

9.
评报忌"酸"     
孙力 《传媒》2001,(6):34
“刚满月的孩子哭个不停,老公管都不管,还在津津有味地看某某报”,“我每天要是不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某某报,翻来复去连觉都睡不着。”这些语  相似文献   

10.
童鹏 《青年记者》2002,(10):27-27
在地市级以下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往往把自己定位为“小记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局限于“一城一地”的报道,很少从全省、全国的大局考虑问题。总认为,小地方不出好新闻。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地市级新闻单位宣传报道的地域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狭小,在采写新闻中有它的局限性。但是,正因为面窄点少,记者对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有吃透“下  相似文献   

11.
胡伟东 《青年记者》2003,(10):31-31
比较相对于网络或日报,杂志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上,最大劣势在于弱时效性。杂志的发行周期一般较长,多为周刊、双周刊或者月刊,所以出现在杂志上的新闻可能已经变成了一种“旧闻”。但并不是“旧闻”就一定缺乏吸引力。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所有读者打开报纸首先要看的条目,都是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因为现在新的物质形态中看见或认出自己的经验,是一种无需代价的生活雅兴。经验转换为新的媒介,确实赐予我们愉快地重温过去知觉的机会。”所以,“旧闻”也会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一些文艺小说取消了“内容提要”和“前言”、“后记”,读者一时难于了解书的内容,选书很不方便,并且使畅销书变得不畅销了。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血染的爱》是描写“二月兵变”大冤案的长篇小说,是值得一读的好书,可是,我店门市部十八天才销九十五部。主要就是书前或书后没有“内容提要”,许多读者翻一翻就走了。后来,我们把“订货目录”上介绍的内容简要地写在宣传牌上,读者看了纷纷进店购买,仅五天时间,  相似文献   

13.
IT真是越来越复杂,复杂到让CIO们每隔几天就要面对一个“某某新时代”,并且有关疑问多得让人无法决择。IT人很聪明,能够用很形象的比喻或讲一个很好的故事,让人们很容易地理解“某某新时代”,人们对Y2K这个技术问题很难理解,那就用“千年虫”的比喻来吓唬一下吧!  相似文献   

14.
姜辛文 《新闻实践》2001,(11):33-34
有点怀疑,现在的一些电视台是不是串通好了来“捉弄”观众:一部片子正看在兴头上,莫名其妙地给你打断、插播广告,还不约而同地打上似带有歉意的字幕——“请稍等片刻,我们马上回来!” “回什么来,我们不回来了!”不止一次听到几位朋友这种愤愤然的“抗议”笔者虽没他们火气那么大,但每每一见这种字幕,就要忍不住按遥控器,换个台看算了,惹不起,躲得起嘛! 不过有话还得要说,电视台播广告天经地义,人家也要吃饭、也要发展,再说现在不光电视台广告多得让人看了心烦,报纸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报纸连头版也几乎成了“广告版”,真叫夺人  相似文献   

15.
怎样写好“小言论”,方法是很多的,但有一条至关重要的是,在“立论”的时候,应讲一点儿“逆向思维”的技巧,这样议论的事,才有独到之处,从而给人留下一种“新颖”之感。为此,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言论写作的一点儿经验,并举一些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为例,谈谈个人浅见:一是做到“标新立异”。所谓“标新立异”,就是讲写文章和别人不一样。众所周知,一篇言论是否吸引读者,主要是看其论点是否“新颖”,如果都是众口一词,就显得“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做到“陈言务去,意必己出”,才能产生出标新立异的效果。如前一段时间,在舆论对“市长…  相似文献   

16.
编稿两得     
张兵 《军事记者》2006,(5):58-58
写文章,谁都希望“出新”。但怎样才能出新呢?——换个“说法”。譬如:有句俗语叫“杀鸡给猴看”,说的人多了,便不新了。有人反其义而用之,说:“杀猴给鸡看”,意思新了。还有人说:“杀鸡猴不看”,意思又新了。又譬如:“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句老话。有位作者写了篇文章寄给我,题目是“磨刀也误砍柴工”,“说法”挺新。再譬如:“雪中送炭”,意思都知道。一位朋友跳出原意,作一文叫“雪中拒炭”,新不新?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个双目失明的乞丐在乞讨。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自幼失明”四个字。一天,…  相似文献   

17.
期待已久的中央二套“CCTV2005经济大典”终于在新年第一天晚上21:00准时播出,主持人马斌穿礼服、系领结、口袋塞手帕,盛装而出,先忽悠观众说自己在航天飞机上,又自夸自己是年度最帅的男人,在讲到农村问题时,还拿出了玩具小麦和三个分别贴以“钱”“、书”、“药”字样的袋子,可谓造势不小、花样不少、噱头不断。然而,有这些必要吗?从当初CCTV—2改版时将21:00—23:00定位成频道的黄金时段这一理念看,CCTV-2将自己的目标受众锁定为那些忙碌了一天的投资人士、决策者、高级白领等高层受众。他们工作繁忙、看电视的时间有限,对这些人群来…  相似文献   

18.
“一天”指一昼夜,即24小时,而“一天天”则比“一天”要多得多,起码是好几天。然而,“一点点”和“一天天”不可类比。“一点”是指数目很小,而“一点点”不但不比“一点”多,反而比“一点”更少。  相似文献   

19.
董秦先生的《“乱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正常现象——也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翻译》(载《新闻记者》2006年第9期),针对拙作《“译文”渐欲迷人眼——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翻译为例》(载《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列举的7例“乱译”,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从各家译文的本质看,意思都是一样的,这就叫“乱表”不“乱里”。那么,在跨文化翻译中,“乱表”不“乱里”的“乱译”站得住脚吗?在拙作里,笔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Press对应的汉语是“印刷,新闻”,有人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翻译为“出版”,这是对Press一词多年的误会,以讹传讹也正是大众传…  相似文献   

20.
据说,炊事员看到自己烹调的饭菜被宾客们吃得津津有味,杯盘净光,心里总是很高兴的。我想,一张报纸,如果办得能使读者感到“可亲、可信、可读”,亦同此理。但实践证明,这一点确实是不容易做得到的。当前特别应注意到的是部分读者对新闻宣传的逆反心理。比如,报纸上有的领导人的长篇讲话、文章,连标题也不愿意看(这种逆反有时是正常的);形势教育宣传,难以入眼入耳入脑;一见思想政治工作的字眼就反感;“年初开门红,年终传捷报,逢年过节形势好”等,都是会倒胃口的。有时一张报纸到手中,一目整版地往过翻,停留的时间很短。“一张报纸看一天”,那只是机关官僚主义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