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别的高校学生在各自群体中参与休闲体育的习惯存在显差异,而不同生源、不同月均消费支出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高校学生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习惯上不存在显差异;结果还表明:在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水平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江苏省高校学生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占79.5%),劳务型消费较低(占19.3%),且消费结构偏于一隅。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生源、不同专业、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运动参与其体育消费水平迥异,这主要与经济、环境、文化、观念、心理定势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浙、湘、川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动机结构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托消费分类和消费动机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湘、川三省全日制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动机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尽管三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异,但高校学生的体育实物消费与劳务消费构成比却具有同构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体育实物消费的比例有增高的趋势;2)三省不同性别的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存在着各异性;3)三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其消费支出总量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均呈现高度正向关系;4)三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均有较完整的结构型态,但在主因子的排列顺序上存在着地区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不同省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霞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2):151-153,156
通过对湖南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具有明显的动机定向,它们主要有5类,按5类动机强度程度依次排列为:身心健康动机、审美娱乐动机、社会交往动机、体育成就动机和攀比表现动机。并且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日均体育活动时间及不同月均消费支出的高校学生,其体育消费动机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以湖北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段鹏  肖德  赵汉华 《体育科学》2007,27(5):36-40
对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分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每类体育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及与决定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除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外,学生年生活费用水平、课程压力大小、性别是影响学生体育实物消费的主要客观因素;学生年生活费用水平、性别是影响学生体育信息消费的主要客观因素;学生来源是影响学生体育劳务消费的主要客观因素。这对更深刻地认识体育消费行为、预测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支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法、访问座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水平、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特征及规律,为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加快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对10所高校文、理科84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按照消费水平的高低,排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前5位的分别为运动服装、健身娱乐场馆门票、运动保健饮料、体育报刊杂志、小型运动器材;而性别、生源地域、体育兴趣、运动参与、体育消费品的价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大学与山西省实验中学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了解大学生与中学生体育消费的特点和种类,找出大学生与中学生之间体育消费的不同及其原因,从而建立正确、合理的体育消费行为方式,丰富体育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两所学校学生整体的体育消费水平仍然不高;体育消费支出的内容仍比较单一;大、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存在着差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的水平不相符,而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符;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而中学生缺乏健身意识的培养同时没有形成正确、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大、中学生正常认识体育消费,建立正确、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及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杨军 《体育世界》2007,(2):45-46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消费内容、消费水平以及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的分析,总结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规律性,为高校学生更好、更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人“健康第一”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作为高校学生的一种时尚追求,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体育消费行列中,不同程度地进行着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市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和发展趋势,并对如何正确引导高校学生进行合理体育消费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罗建英  张辉 《体育学刊》2001,8(6):47-50
运用问卷调查、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对浙江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水平、体育消费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浙江省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但消费总体水平较低;大学生的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支出的内容还比较单一;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跟生活消费支出的水平成正相关,其中,劳务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比实物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更大;男、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30~45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查阅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 8城市 30~ 45岁居民 16 71人的体育消费目的、形式、货币支付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这类人群在体育消费需求上因其所处的特殊角色位置表现为生存型、享受型、追求未来效应型、美化形体型等多元化特征 ,其消费形式也表现为多样性。说明 :山东省 30~ 45岁城市居民在体育实物、信息、健身消费上都具有很大潜力 ,是一支对体育产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生力军 ,并建议体育产业部门的开发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而更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根据护士职业特性,探讨高职护生体育课课程的合理安排问题。研究方法:对护士和护生应用问卷调查,护生还进行体能测试,并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护士和护生的体能状况、体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在职护士的调查显示,护士日常工作中身心压力均较大.因倒班、夜班,使生活规律性较差,且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这些多方面的因素使护士的体能下降较明显,职业病发生较普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近三届在校护生的调查显示,护生体能呈逐步下降趋势,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总体差于上海市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这种现象的产生,与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课程的安排不尽合理有一定的关系,此外护生中怕苦怕累现象较普遍,课余时间体育锻炼者较少,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结论:有必要对高职护理专业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建议增加体育课课程时数,并加强体能训练,使高职护生体能上更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活动形式对体育锻炼动机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春燕  王欢 《体育学刊》2003,10(4):67-68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男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强度要高于女生。影响其锻炼动机强度的主要体育活动形式依次为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体育媒介、体育消费、课余体育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在努力抓好体育课和课余体育锻炼这两种活动形式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媒介和体育消费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积极作用,是今后高校体育工作的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体育消费进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振 《体育学刊》2000,(6):125-126
本对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引导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深入进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前,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但女教师比例较小,学历层次偏低。中学体育课教学情况基本正常,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导致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1小时,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江苏省中学的体育教学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还停留在传授“运动技能”上,体育教师中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师德素质较差。对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由于我国初中生的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特别是初中生的中长跑测试成绩的下降趋势明显,这就说明初中生的耐力素质逐渐变差。本文旨在这个背景下,结合笔者和其他体育老师的教学经验,为提高初中生的耐力素质提出一些教学方法,主要是:加强思想教育,明确体育目标;教学方法多样,寓教于乐;从兴趣着手,无形中提高耐力素质;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挖掘学生潜能;适时进行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练习等。教师可依据以上几种方法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18.
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心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心肺功能的测试,探讨女足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方法:利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对递增性负荷运动的女足运动员、体院体教专业和普通系科女大学生心肺功能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女足运动员的最大心输出量、最大通气量、最大吸氧量及运动能力均显著高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教组)和普通院系学生(对照组),三组呈女足组〉体教组〉对照组,女足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显著低于体教组和对照组。结论:女足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及耐力素质优于体教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