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蒋星宇 《教师》2014,(17):124-125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发展出其自身的基本特征。其经济属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设计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追根溯源,结合案例,从经济的角度辩证地就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课程和学科(专业)是构成现代大学的组织基础,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是现代大学一切活动的中心,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大学必须坚持以学术权力为基础,实行学校自治,其实质是学术自治,政府必须确保其作为学术和教学自治中心的地位,因此,“学校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实行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学校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学在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强调教化、实用功能,表现性突出,讲求“形神兼备“及题材的多样性、风格的丰富性等特征.中国传统文学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有着难以估量的现实意义,在中、西文化碰撞、互补的发展趋势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过分拉大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业已构成民主政治建设的消极因素,影响到民主政治诉求的增长、民主主体力量的发展以及民主价值目标的实现等。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种以公平和正义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它应该而且必须保持对公众利益的公正关切,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以及完善的民主法制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世界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影响,而且对中国政治发展也有影响。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分析入手,客观剖析了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农本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由于地域特点和文化传承的不同,中国和西欧封建农本经济在土地所有制、农奴(农民)社会地位以及经济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的地主制经济具有顽强的自我再生能力和韧性,结构异常稳固,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能长期延续下去的原因。西欧的领主制经济则缺乏弹性与活力而易于瓦解,有利于向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主要有政党、政府的主导性和权威性,政治改革进程的审慎性与渐进性,政治理论及实践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学习借鉴过程中的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在世界多极化和各国发展道路多样化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越来越表现出其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诸子均分的财产继承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相承而不变的一种制度。这个制度推动了地权的分散,又促进了地权的集中,它对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小农土地所有制为内容的封建经济结构的长期延续,起着保证作用。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是中国农民平均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这是农民阶级反抗阶级压迫、民族侵略的思想基础,同时它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累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中国一再重建,也是因为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始终促成并保持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力量对比,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  相似文献   

9.
假如我们以整个的眼光来看,便会发现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逐渐的.并不是突然的。其间包含经济、政治、社会,各种结构全部的转变。仅有一种结构的转变,还只是部分的,不能说封建社会已经完成.只能说是正在形成的途中而已。  相似文献   

10.
孔子对孝道的人文性阐释奠定了儒家孝道基础,笔者在阅读相关典籍的基础上,试提出儒家孝道的四个基本特征:情境性、层次性、过程性和践履性。在当代,儒家孝道的弘扬,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孝爱意识,树立及时行孝、物质孝养与精神慰藉相统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德育教材有不少经典之作家喻户晓、经久不衰、影响深远,它们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形成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化民成俗”、“成德达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坚持阶级性与政治性的原则,教材形式多样化,教材序列注重与年龄阶段特点相吻合,教材表述注重形神相融、通俗流畅、语言优美,这些基本特征对今天的借鉴价值表现在:现代德育教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宽视域综合性开发教材资源,形成形式多样化的德育教材,不断探索教材序列科学化和教材表述日趋完善之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起,“政治的科学含义、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阶级的关系、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将被从高考的考试范围中删去。这是否意味着这部分知识不重要呢?我认为,这丝毫不会改变其在高三《思想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其中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更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也是理解全书基本内容乃至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政治现象、深刻理  相似文献   

13.
从上表可知,本专题作为高考中分量稍轻的中国现代史的组成内容,历年考查内容较少。考查题型多为选择题,如果考查材料解析题,也都是侧重于考查主干知识。常考知识点比较集中,比如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这个知识点考查的力度较大。一些选择题侧重考查人大与政协的区别,实际上涉及相关概念的辨析。学科能力上侧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与对所学知识的阐释能力。针对以上考查趋向,同学们首先要熟悉本专题的知识结构,有重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明代政治发展的特点作了分析,认为考察明代政治发展进程,必须将其置于14至17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变化的总体历史背景之上。这一时期,中国逐步由领先于世界走向落后,明代政治的影响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 0世纪下半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经常面对的主题。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社会 (制度 )变革是改革的主导因素 ;改革过程往往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大学 ;改革的内容以体制改革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政治,到底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是应该按照西方的逻辑走,还是按照中国的逻辑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从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入手,结合中国千年帝国的现代转型,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探究了中国现代政治从何而来,为何产生,从何建构以及走向何方这样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要真正理解和把握现代中国政治,应该回归到中国的大历史、大社会,从中国自身把握中国现代政治。在这其中,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这就是中国现代政治一直是在力图解决古老大国实现整体转型以及全体人民实现整体掌握国家权力这两个根本性的历史课题中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是目前人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时普遍存在的一个疑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过程, 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揭示的是社会主义的初级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则是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盼发展历程波澜壮阔、丰富多彩,是新中国作为国际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外交政策不断成熟的历程。主要内容包括: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政府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学习中,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方面走过的基本历程及其重要成就,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理解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土地制度,着重阐述了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的演变,并剖析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演变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发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