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片断一:例举导入师: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过,我们身边的物体中到处都藏着各种各样的图形。比如说我们胸前每天佩带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生:(齐声)三角形。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到三角形?(学生举例)  相似文献   

3.
有幸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 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11节课,感触很深,其中《借生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级《借生日》(人教版) 师:你们向别人借过东西吗? 生:我向同学借过小刀。 生:我向同学借过橡皮。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简析 <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庥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师:来,同学们,和它们一起跳。(动画显示:青蛙和松鼠一起跳台阶。)师:加油。同学们,继续跳,不要停。看,离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音乐动画骤停,学生实在是累了,都喘着气停了下来。)师:同学们,你们感觉怎样?生:太渴了,能喝点水那该多好啊。生:累死了,我气都喘不过来了。师:太辛苦了。我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生:(大声)不行。师:为什么呀?生:回去?那不是离山顶更远了吗?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生:回去的话,就是半途而废,就永远也看不到大海了。生: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大海。怎能无功而返!生:就像我跑400米,跑到一半时,累极了,很想休息一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最近听了很多课,坐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有的课听完后印象不深,甚至留下一堆的遗憾,而有的课听完后会让人赞叹不已、回味无穷。前几天有幸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11节课,感触很深,其中《借生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级《借生日》(人教版)师:你们向别人借过东西吗?生1:我向同学借过小刀。生2:我向同学借过橡皮。……师:那你们向别人借过生日吗?生:没有。生日怎么可以借?师:是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自由读课文,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的。(学生自由读课文)师:通过读书,…  相似文献   

7.
笔者最近听了很多课,坐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有的课听完后印象不深,甚至留下一堆的遗憾,而有的课听完后会让人赞叹不已、回味无穷。前几天有幸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1l节课,感触很深,其中《借生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犤初读课文过程中,黑板上留下了经教师指点、学生讨论理清的课文脉络:响起掌声(第1~4自然段)感谢掌声(第5~6自然段 议论掌声需要掌声身处困境(第7自然段)犦师:请同学们轻声把整篇课文朗读两遍,读后告诉老师:哪一自然段课文所写的情景最使你感动?(生读课文,思考)生:第4自然段。师: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课文,略显平淡)生:(忽然站起,大声地)邢平读得不好!(笑声。未征求老师意见,该生便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师:(笑)这么说,你也同意邢平同学的意见———第4自然段写得最让你感动了?(生点头)师:大家同意他俩的看法吗?生:(齐)同意!师:说说看…  相似文献   

9.
10.
本课为“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是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优美散,意在托物传情,借助结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传达自己对这一境界的悟解、渴求和呼唤。这也成为本篇的一个教学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会心悟解。  相似文献   

11.
杨爱华  杨红 《云南教育》2004,(26):39-4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火烧云》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2.
谭锴  黄晓莲 《湖南教育》2002,(15):49-49
师:朱自清先生急切地盼春,在他的眼里,心中,笔端,全是春的美景。首先,我们一起来赏析“春草图”。请同学们看,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动词来写小草?生:“钻”字。师:这个“钻”字好在哪里?生:一个“钻”字,不但让人产生小草破土而出的联想,而且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师:“钻”字前还用了一个叠词,有什么作用呢?生:“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在人们尚未觉察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生长的动态。师:“偷偷”和“钻”这两个词,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嫩嫩的,绿绿的”是描写小草的什么呢?生:质地和颜色。“嫩嫩的”写出了初…  相似文献   

13.
课例:《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迅速翻看课文)师:(指一生)找到啦?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从沃克医生口中说出来的。师:请你把沃克医生说的话念一念。(屏幕出示沃克讲的话,生读)生: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指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师:沃克医生讲了几句话?生:四句。师:(摇头)数一数有几个感叹号。每用一个感叹号就是一句,几句?生:三句。师:各自轻声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4.
师 :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是文中从哪到哪写的内容?生 :这个内容是从第二小节到倒数第二小节写的。师 :当时贝多芬已是世界著名音乐家 ,经常到世界各地旅行演出。有一年秋天 ,贝多芬来到莱茵河畔的一个小镇上演出。演出后 ,已夜深人静 ,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板书 :在小路上散步)他一直在小路上散步吗?(不是)他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生 :贝多芬走近茅屋。(板书 :走近茅屋)师 :他为什么不再散步 ,而走进茅屋呢?生 :因为他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板书 :(听)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师 :贝多芬听到断断续续…  相似文献   

15.
师:我们的伟大祖国幅员辽阔,四季分明,即使在同一季节里,南方和北方的景象也是不相同。当冬天刚采的时候,南方还是花红柳绿、温度宜人,而北方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你们想看看吗?(生:想。)  相似文献   

16.
(生反复诵读课文之后)师: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里有个句子表达了“我们”看到翠鸟后产生的一种心愿,强烈流露出“我们”深深喜爱上了翠鸟的思想情感,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句话找出来。  相似文献   

17.
教师以幻灯显示下面两个句子: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摘下葡萄让你吃。2.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搞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师: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师:仔细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少了“准会”、“最甜的”两个修饰语。第一句说“让你吃”,第二句说“让你吃个够”。师:(在上述词语下标上“·”)“准会”还可以怎么说?生:一定会,肯定会。师:维吾尔族老乡是随意摘几串葡萄给客人吃的吗?生:不是。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生:从“最甜的”这个修饰语可…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师:请大家找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段落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师:“火已被雪打灭”这个“打”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换词后读一读句子,用哪个词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片断1: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师:通过读书,相信大家对课文一定有所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作进一步的探讨。你们觉得用什么办法学这篇课文最容易读懂﹖生:我想用抓三次对话的方法学习。生:我认为把前后两次走小路的不同作对比也容易读懂。生:我觉得从课文中心段入手也很好。师:好,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读全文,学法一样的同学可一起学。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读,都要做到先读课文,后讨论,弄清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生自找学习伙伴合作学习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鼓励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  相似文献   

20.
[教学生字后,黑板上保留了以下板书:海洋雨点江河小溪池塘]师: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生:齐池塘。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生:小池塘。师:你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生: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头靠近池塘的那边,脚靠近池塘的这边,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笑声。师相机板书“睡觉”师:瞧雨点的样儿,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生:因为池塘太小了,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生: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生:有点儿晃动,雨点会睡得更香。师:为什么﹖生:雨点跟我阿姨家的小囡一样,你只要不停地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