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加快,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及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正在迅猛地发展起来。为满足社会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全社会的普遍要求,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本身适应教育市场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标仅仅参照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价,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采用美的评价标准可以评价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多目标性,可以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美的本质观和真、善、美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高校教育评价标准数量化、单一化,评价主体行政化,评价程序形式化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走向一种误区,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因此。重构一种新的适合社会需求和适应就业需要的教育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育适应学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上,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学生服从教育、学生适应教育、教育服从学生三种关系。但在制度化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主要是学生适应教育。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教育适应学生,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调整,这是对当代社会知识观变革、社会需要变革、人们对人的发展认识变革的反映。所谓教育适应学生,是就教育的个体发展职能而言的,主要是指教育活动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和促进其有效的发展。其实质是打破以往教育的统一性特征和模式化,实现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和创新化。当前在教育适应学生上既应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明确认识,更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更新教师素质,加强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1999年6月《中其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和加快构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现关键在教师。对广大教育工作来说,面对机遇大有作为。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如向转变观念实现自主成长锻造现代型、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以促进新课程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教育工作面前极为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因此,学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在不断进行新的改革与尝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性教育需要创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创新思想的教师,还需要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评价英语教学水平的体系与标准。营造创新性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指的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托幼机构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9.
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交往-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是以主客二元对立思维为基础,以知识获得为主要目的的,已不适应网络化社会、终身教育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交往-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在批判传统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思想,它确立了绩效、职责、素质、关系四个标准,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关系性、绩效性五类指标。这种评价以人文精神为导向,有利于师生的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改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关系,有利于反映交往教学的整体状况和个性特色,是一种促进教育改革深化的新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多年来,教师们已形成习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发生了本质的碰撞。可以说,新教材、新课程、新标准的出台是一次教育的革命。落实新课程主要集中体现在执行新课程标准上,落实新课程标准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要保证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发挥教学评价的杠杆作用;建构适应于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及世界范围内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随着创新教育在中国大地日益升温,创业教育也应运而生,创业教育不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能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然而,创业教育最终必须依据社会需要和个性特点实施,为了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我们进行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提供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现代化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普遍受到各界关注的教育改革课题一从字面看,教育现代化是指让教育传统迈向现代,以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步。教育现代化隐藏的假设是教育不够现代,需要更新。各界人士,尤其是教育界人士希望采取必要的手段,积极创造现代化的教育历程,培养现代人的新特质,包括现代社会所需的思想、观念、知识、  相似文献   

13.
李冰 《教书育人》2006,(1):39-4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顾客”这一概念被引进教育领域,“顾客满意”被当作教育评价的标准,并用顾客的标准评价教育机构服务的质量。“顾客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机构的服务功能,强调学校要对社会需要保持敏感并及时做出反应,对于促进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的结合,推动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21世纪的竞争与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英明决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正如李岚清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指出的: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需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系统性地进行规划,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支持,努力使素质教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基本理念,为此应建立有良好价值导向的素质教育的有前瞻性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品德、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学习和集体与社会活动均应成为评价体系的内容,以促进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落实到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真正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把服务作为教育的手段,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绩效问题一直以来是很多学者以及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提供者共同瞩目的问题。如何来评价其绩效,不仅需要关心教育培训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还关心结果能否适应社会现实需求,以及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花费了多大代价等,简言之,就是关心相关性,有效性与效率这三个问题。因此,本文在对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内涵以及教育绩效评价的概念的理解基础上,对衡量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绩效的相关性、有效性及效率等三个标准进行仔细分析阐述,拟使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者更加关注这些方面,努力提高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的绩效。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品德课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是制约高校思想品德课改革发展的瓶颈。建立一套形式多样、适应思想品德课多层面、多角度考核需要的考评体系,要与思想品德实践精神的性质和特点相一致。这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课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考察选用。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性评价的认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基本理念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现实关系的反映,表现为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表示客体的属性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需要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客体属性是  相似文献   

20.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一目标体现了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冲破了以往以农业主的经济对人的束缚,个人的才能被赋予更大的价值,教育在开发人力资源上担负起更大的使命。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才观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选择代替了计划分配的旧模式,每个人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应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为此,社会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评价不只是发挥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更应实现其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为了深刻把握新课程的评价理念,需要我们正确分析评价现状,审视评价现状与新课程评价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