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精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申论》是公务员录用考试测查其文字综合能力的一种方法,而能否保证有效测评,试题质量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能保证高质量的《申论》考试呢?从2000年到现在,《申论》也有五年的历史,应该说,《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以及要达到的测评功能,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把阅读理解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新颖、灵活,能够较好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更科学。  相似文献   

2.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因其规格之高,影响之大,历来被人们称为"国考"。作为其中重要科目之一的《申论》考试也被看作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何把握其命题特点,怎样判断其发展趋势,这里通过具体分析多年来《申论》考试试题的话题、材料、结构等特点,加以系统分析、综合判断,以便对《申论》试题的命题发展趋势探幽析微。  相似文献   

3.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相似文献   

4.
《申论》阅卷是录用考试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十分严肃、细致和复杂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录用考试是否公平、公正,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命运。因此,应认真研究探讨《申论》阅卷的组织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相似文献   

6.
200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增加了《申论》这一新的考试科目,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经过第一次考试,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总结了考试各个环节的工作经验,将《申论》列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作为2001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2002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沿用至今。现在,《申论》考试已经在全国所有省市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推广和采用。  相似文献   

7.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相似文献   

8.
《申论》给高校素质教育带来的警示及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玮 《河南教育》2009,(8):70-71
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暴露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弱点,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遏到的新课题。因此,有必要总结分析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对高校的素质教育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描述了贾府由盛入衰的历史悲剧。贾府走向衰败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才缺乏是贾府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表现在奴仆们逐渐摆脱了主子们的控制,不仅不再继续为贾家家业的兴旺壮大服务,反而极尽破坏之能事。贾府的奴仆数量庞大,地位高低不同,心态各异,行为也不尽相同。维护者力量弱小,也没有引起贾府主子的注意;破坏者力量强大,极尽破坏之能事。在主仆破坏合力作用和抄家横祸的打击下,贾府最终走向衰败。对奴仆行为的描摹意义更是加深了《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0.
论《申论》的写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莉 《昆明大学学报》2003,14(2):32-34,40
申论是新形势下录用国家公务员的一种应试文体,申论写作既不是传统意义的作文写作,也区别于古代的“策论”,申论写作特征主要表现在:写作文体的独特性、写作主体身份的限定性、写作主题的方向性、写作体式的非限定性、写作过程的程序化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为例,针对《申论》考试中概括题、分析命题出题原则和答题逻辑,提出了简便易行的"贴标签"应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申论》试题的考察目标,分析了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理解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政策把握与换位思考意识、务实严谨与广学博览的态度、文字表达与公文写作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3.
牛奔 《考试周刊》2010,(50):198-199
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暴露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弱点,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认真反思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4.
达尔的《女巫》呈现出独特的恐怖美学特征,作者十分擅长借助现实与幻想相融合、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加快节奏等多种艺术手段营造恐怖感,恐怖的制造给小读者带来了别样的快乐和勇气。《女巫》揭示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彼此间格格不入的关系.表现了对爱的永恒追求以及儿童对爱与被爱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申论》比“应试作”和“书写作”更具概括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准备《申论》考试,要注意知识积累,注重实践,关注社会和生活,关注热点,关注与应考职位相关的问题。考试中要善于抓“材料”的眼,不忘“虚拟身份”,要把握政策依据,言之有理,对策要切实可行,要掌握行规则。  相似文献   

16.
《长生殿》决不存在一个“历史主题”或“政治主题”,所谓“乐极哀来”,“垂戒来世”云云,不过是作者故作姿态的理性表白而已,综观作品实际,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不是遵循理性评价的原则,而是遵循情感的、审美的原则和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从全剧的整体结构和情志脉络看,作品所要表现的题旨,正是特定背景下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及其意义。而我们同时又必须看到,作品中为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所安排的社会、政治、历史、民族等诸多背景因素及其给人们的感受,却极大地丰富了全剧的意义内涵,并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既模糊又具有特殊意义指向的悲剧色彩,从而给人们在品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时,能油然引发出更为深刻的思索,进而在悲剧体验中获得某种启示。这就是《长生殿》提供给我们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语义指向进行分析可以研究句中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以<孟子>一书中出现的状中结构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归纳了不同词性构成的状语在语义指向上的特点,揭示了状语的语义指向和状语的结构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状语在语义指向上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历史感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感觉,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在价值指向上倾向教育学科,致使学科特征不明显。历史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能够给教育史学带来新的研究增长点,研究教育的本源——教育活动,是教育史回归历史学的一个基础。而历史感在教育史研究上的呈现,是包括研究对象、史料、方法、效果的多元结合,研究者和接受者对于学术作品的感悟,是衡量学术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自《申论》首次被中央、国家机关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中采用以来,现已成为招录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中笔试的主要科目之一.从《申论》的概念、性质及特征三个维度着手,全面探究《申论》的内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西方价值体系中自由范畴的阐释,及其各自发展逻辑的比较,使我们认识到它们虽然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自由传统以及对自由的超越、实现方式,但不可否认,自由是中西人生价值的共同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