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265年间户部尚书人数几何,学界至少有四种说法.产生分歧的原因一是对户部尚书实授与带衔未加区别,二是把皇帝的任命等同于在部管事的行为.其实,以洪武十三年为界,洪武十三年前12年间有30位户部尚书,洪武十三年后265年间有86位户部尚书.有明一代,在户部掌管部务的户部尚书...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中的翁同龢翁同(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是光绪的师傅,历任刑、工、户部尚书。1894年11月中日战事正酣之际,受命入值军机,会同商办军务,直接参与清政府对日和战的最高决策。翁氏倡言主战,是帝党的领袖和核心人物。然细察其...  相似文献   

3.
元至元十三年之前户部官员额与户部机构的不断析分、合并相伴而行,且变化比较频繁。主要原因在于立国之初各项制度和官制并不完善,处于探索阶段;至元十三年之后户部官员额比前一阶段整体增加,尤其是户部尚书向多员制的转变,是元代各族参用的用人政策、户部尚书内部分工、“圆坐署事”制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相对而言,至元十三年之前的户部官员额,有助于户部更好、更高效地发挥其职能。而至元十三年后的户部冗官日益增多,内部多有扯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元代政治制度中蒙古传统与中原“汉法”二元混合体制存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为户部官员额曲折的发展历程奠定了基调。这也是元代户部官员额与其它朝代户部官员额最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宋(1522-1591),字伯敬,号栗庵,河南省商丘县(即今商丘市睢阳区)人。明嘉靖三十八年乙未科进士,初授永平府推官,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山西巡抚、顺天府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保定巡抚、南京户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于万历十九年四月十三日病故,终年七十岁,赠封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谥庄敏公。著有《四礼》初稿。《商丘旧志》十卷,明史有传。宋仕途三十二年,为自清正,秉性刚亘。在地巡授合地的,核实督职人数,截认知兵冗宫,为国家无约了开党。后因与军相张居正意见不蠢,遂报病回望。张启正死后,未源富县原职,何升…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术教育》2007,(36):10-11
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学京师大学堂是戊戌维新时清光绪帝筹办的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开办经费由户部筹拨。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  相似文献   

6.
<正>一、《袁京卿日记传抄本》小识袁昶(1846-1900),字爽秋,号重黎,又号浙西村人。浙江桐庐县人,晚清政坛、诗坛著名人物。同治六年(1867)浙江乡试举人,其乡试副主考为张之洞,与张结下师生情谊。光绪二年(1876)中进士,分发户部,任学习主事。光绪九年(1883),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旋获传补。此后兼在总理衙门与户部两处办事。因通晓洋务、办事明练,获总理衙门大臣赏识,保举记名海关道,并于光绪十八年(1892)  相似文献   

7.
翁同龢自1856年(咸丰六年)状元及第后跻身政坛,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因支持光绪帝发动维新变法被西太后强令开缺回籍,前后从政40余年。在这40多年中,先后担任同、光两朝帝师、两次授为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有凡同光年间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诸如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无不参与。他的言行举止“动关朝局”,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在晚清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他追踪时代,与时俱进,不失为一位进步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8.
乾隆进士梁国治,为官清正,尚节俭,品性修齐也极为时人所称道.累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位高权重,但对兄嫂,极尽兄弟情分.  相似文献   

9.
与百姓为友     
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苏东坡在元事占四年(1089)七月到达杭州.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钤辖。时年52岁。他弟弟子由已经由户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赐翰林学士;那年冬季。子由以皇帝特使身份出使契丹,往返四个月。  相似文献   

10.
唐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北朝隋代以来的均田制,在承认现实土地所有状况的基础上.授予广大民户以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使其从事耕织生产,能够有能力负担国家赋役。同时推行严格的计帐制度和户籍制度,“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尚书省),户部(尚书省户部)总而领焉”(《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又为均田民户建立起详备的档案资料。通过这些制度,既可实现著民于田.稳定耕织结合的小农经  相似文献   

11.
杨立鑫 《保山师专学报》2003,22(4):F002-F002
明末清初,永昌(今保山)出现了一个震惊朝野的特殊人物——王宏祚。清朝时,王宏祚先后担任过清廷的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主政过三个部,为清廷设立六部的一半,被世人誉称为“永半朝”。  相似文献   

12.
翁同和与1895年反割台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规定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以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签约的消息传来、举国震惊,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求和、卖国投降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和表现尤为出色,他为争取拒割台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曾纪泽(1839—1890),字劫刚,曾国藩长子,同治三年由二品荫生补户部员外郎。光绪四年出任中国驻英、法大臣,后又充使俄大臣,至俄与沙俄谈判,改订崇厚已订之约,收回新疆伊犁和特克萨河地区。光绪13年卸任回国。回国后,任兵部左侍郎,卒于任,谥惠敏。  相似文献   

14.
翁同和(1830年—1904年),字声甫,号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人。咸丰六年(1856年)中状元,入翰林。先后为同治帝、光绪帝师傅。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于1882年、1894年两入军机处,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力主抗战,成为帝党中坚,又积  相似文献   

15.
<正>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瓶庐居士等。江苏常熟人,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晚年被革职后隐居虞山西,卒后追谥文恭。他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稿》。翁同龢自幼受家庭熏陶,喜书法。由研习钱南园、董其昌的书法上溯至米芾、颜真卿,所作书  相似文献   

16.
唐虞 《教师博览》2006,(11):18-18
大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在终南山翠微宫度假,在那里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宰相房玄龄当时在京城留守。遇到有从京城来的人,太宗就问:“房玄龄听到我任命李纬为户部尚书的消息后,有什么意见?”来人回答说:“玄龄只说‘李纬大好髭须’,别无他语。”太宗因此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在李纬任职一事上,房玄龄只说了“李纬的一把大胡子生得好”这样一句话,而且这句话与李纬提拔任用这件事情根本挨不着边。可就是这样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改变了唐太宗任命李纬的初衷,使李纬由京官改任地方官,由重要职务改任次要职务。唐太宗是封建帝王,地位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7.
秦纮与固原     
公元1501年,秦紘以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驻节固原。为固原城建与蹭筑、招来商贾与疏通盐利、兴学宫与办教育、实地堪查与加强边备等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瑞圆(1570-1641),字无书,号长公、二水、芥子居士、果亭、果亭山人、平等山人、白毫庵主人等,福建晋江人。明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至户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  相似文献   

19.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侯县人。从同治七年(1868年)步入仕途,至光绪十年(1884年)归隐乡居,为陈宝琛早年得志时期。此时,他的政治作为主要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国育才、抡才。陈宝琛曾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光绪元年(1875年)两次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于光绪五年(1879年)、光绪八年(1882年)分别担任甘肃、江西乡试主考官;并于光绪八年(1882年)八月至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出任江西学政近两年。  相似文献   

20.
朱彝尊是清初著名学者、诗人、藏书家.他学识深邃,儒雅诙谐. 朱彝尊终生喜好读书,更有藏书之癖.他的曾祖父在明朝后期,曾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但到朱彝尊父亲时,家道已经败落.迫于生计,朱彝尊开始了游幕生涯.这一时期收入不多,但丝毫没影响他好书、藏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