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洞察教师对这节课的设计,课堂上能否看到学生主宰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鼓励、肯定、点拨中同学们自主预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涉猎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科学的天空中飞翔,时而激起美丽浪花,时而捡到漂亮的贝壳,时而昂首看到绚丽的彩虹。从分层教学明显,课堂活而不乱,教师补漏到位、点拨及时,点评中肯,学生各有收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一、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一学生的第一节英语课是序言课,教师可把这节上成激发学生兴趣课。如第一节课走进教室,首先要用英语配合手势(gesture)说课堂用语:class begins,stand up,please,sitdown,please.反复说几遍,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以上课堂用语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边学边做,学生感到新鲜又有趣。教师还可利用第一节课向学生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学习的主阵地一课堂向学生开放.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虽然为基本理论,但自始至终以实验探究,学生总结为主,课堂向学生开放.而不再是自己的独角戏.  相似文献   

4.
内化就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并在教师引导下,把本节课新的知识在脑海中进行内部消化的过程。由于课堂的氛围以及教师的及时点拨,课堂内化效率远远高于学生在其它场所进行的零散的、随意的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1.把音乐引入课堂。把音乐引入美术课堂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使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趣味横生。例如:我在讲《过春节》一课时,首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春节序曲》,这时学生就有一种好奇心,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学生随音乐拍节律动,教师激情带动,  相似文献   

6.
徐永强 《中学生物学》2011,27(10):33-35
"激素调节"一节的教学是课改交流汇报课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5min;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不得多于10min;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5min。笔者反思本节课堂教学,有以下成功和不足之处。1成功之处1.1联系生活,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做课程改革中的智慧型教师,主动把课堂的门打开,上出每一节都是公开课的精彩;做主动学习的学生,自主走进课堂,学习知识,展示自我,适性发展;课堂本没有门应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实现课堂小天地,社会大课堂的愿景,使我们的教育走向生活,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8.
张仕红 《考试周刊》2012,(84):172-173
最近学校组织"高效课堂组内赛课",听了几节课,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有如下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率的课堂?怎样才能上出一节精彩的课?经过深思,反省、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要想上一节高效率的精彩的课,就要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做足工夫:如教学的设计、教师的语言、示范,以及评价等;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一节课如果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参与,就成功了一大半。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十一个年头了,我们的课堂随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逐步理解,与过去的课堂相比较,有明显的区别。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对一节好课的评价,已不是最初仅仅对教师的评价,而转向了对学生发展的评价。要想让课堂活起来,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并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会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梅丽荣 《成才之路》2011,(23):11-11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改变。新的教学方式把教师从繁重的课堂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中物理理论、规律的抽象性,我们会在物理课堂上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积极,有的两眼发呆,甚至还有的香甜入梦.这样的课堂即便一开始教师情绪盎然,后来也会被如此的课堂气氛而兴致大减.因为老师感觉到的是一节没有听众的讲课,若再继续讲下去没有丝毫意义.可想而知,如此沉闷的物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很低,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这要求教师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课堂教学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它旨在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自主发展的人。这是关注生命、关注实践的教育观,它回归了教育的本真。然而,一些课堂中,为了一味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而出现了教师不作为现象,教师成为可有可无的观众,其主导地位有所弱化;一些课堂走向模式化,教师的教学个性得不到凸现,课堂教学给人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之感。我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汇》2011,(9):6-6
我听过一节学生探究实验课。这位教师遵从自主课堂的理念,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没想到,课堂上学生闹哄哄的,各自把玩着桌面上的器材,把实验的目的、要探究解决的问题、要测量的数据都抛到一边了。他们只是把器材作为玩具,陶醉在游戏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纠正过去语文课堂“满堂灌”的毛病,一些专家提出语文教师要少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一来,有些教师又很怕讲了,他们错误地认为讲就是“灌”,讲就是“注入”,讲就是“填鸭”。还有人提出,一节语文课教师的讲不能超过15分钟,否则就是不合格的课。  相似文献   

15.
陈祥 《考试周刊》2011,(58):175-175
地理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很多老师都在导人上下了很大工夫.也设置了很多有趣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多时候学生正兴趣盎然的时候,教师又一下把学生拽回课堂,讲解起枯涩难懂的知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失去兴趣。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尽量让学生整节课都置身于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围绕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下面我就展示我所设计的一节地理课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绿色课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充满勃勃生机,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在和谐思想指导下,从课堂各个环节着手,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促进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课改的主阵地——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在城区学校的一些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精彩纷呈,教师循循善诱,激情飞扬;学生个性张扬,妙语连珠,甚至语惊四座,博得听课教师热情的掌声。在艳羡的同时,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农村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却发现上述教学情景在农村小学课堂鲜见有之,取而代之的是一节节沉闷、僵化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信全 《山东教育》2013,(Z1):39-40
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育是农业"的观点。华东师大陆有铨教授倡导把教师的工作比作农民的耕种。农民要做的事情是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条件,既不代替、也不放任,种子会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茁壮成长。我们要构建这样的"生态化课堂"。我校在2008年对26个教学班、65位教师、104节课的课堂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发现课堂生态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杨久兆 《成才之路》2013,(21):65-65
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做到快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和理解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成才。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把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落实到位。一、课堂导入兴趣作为学习的先导,教师必须在数学课堂上营造出一个  相似文献   

20.
尊重孩子的认知和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有把课堂真正、完全地还给了学生,学生的潜能才会得到无穷释放,才能无限发展,让孩子真正主宰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的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