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5月,语文教材中被奉为"经典之作"的散文《背影》引起热议,源于一篇被广泛转载的文章——《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随后这一报道被指为误传,仅是一位教授的"一家之言"。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人表示,出版社不会因为"违反交规"这一点就删除一篇经典之作。紧接着,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发出道歉信,为此前他的一篇文章造成"《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的误传道歉。王彬彬说,数年前在课堂上听学生说《背影》已不在中学教材中,他在  相似文献   

2.
<正>一2015年发生的韩军老师与李华平老师的这场论争,对于认识语文教育教学,对于端正语文教育思想,无论是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必要和及时的,也是意义深远的。李华平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4年第10期上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里的语文课——兼评韩军〈背影〉课例》,对韩军《背影》课进行评析,认为韩军这节课把"生命和死亡意  相似文献   

3.
《背影》教学史上有三次大讨论,分别出现在1951年、2003年和2015年.其中以2014年10月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所引发的“李韩之争”影响最大.“李韩之争”成为语文教学史上的关键事件,将《背影》的解读与教学推到一个新的学术层面,使其丰富的内涵和巧妙的艺术形式不断被读者咀嚼、品味.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李华平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迷失在学科丛林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接着,韩军老师在同一刊物上发表《〈背影〉课七说》予以回应。此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线教师看韩军老师上课,心潮澎湃;读李教授文章,字字在理。剩下许多困惑,谁对谁错,何去何从?仔细看这两篇文章,我们发现:李教授的评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第10期《语文教学通讯》(B刊)刊发了李华平老师的长文《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该文批评韩军老师的《背影》课例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成为哲学课、美学课、生命教育课,呼唤语文教学回归自己独有的使命。该文在学界产生重大影响。2015年1月份、2月份《语文教学通讯》(B刊)与《新课程研究》共刊载了4篇批评韩军老师的文章。笔者以为,这些批评有其合  相似文献   

6.
<正>《背影》毫无疑问是初中语文的一篇经典,许多今天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是读着《背影》过来的。或许正是因为在许多国人的意识中,《背影》已经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阅读篇章,所以当出现《背影》退出语文教材的传闻时,舆论可谓一片哗然。将视线从社会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围绕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可能将对文章的解读推向更深的深度。而有一个初听不那么引人注意的问题在细细琢磨之后,欲发显示出其是一个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8月17日,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程春雨老师,在克什克腾旗上了一节语文课——《背影》。程老师跟学生一起深入阅读《背影》的时候,我坐在学生身边,聚精会神地观察和倾听,试图读懂这节课堂。先有教师的深度阅读,才可能有学生的深度阅读。张华教授说,视角是世界本身的特性。读《背影》,把视角定位在"父亲"上,是一种视角,也是大多数人阅读的视角。从这个视角看到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相似文献   

8.
董水龙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上的教学实录<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思考>,对<背影>作了"最有深度和智慧的解读".笔者读罢,实难苟同,现不揣浅陋,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材料和主要凭借。语文教学应当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学习语文。游离课文,游离课文整体的语言表达,势必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技常识课、泛文化课。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正是泛文化课的典型。且在各地七讲《背影》,影响不小。分析其失误,可以帮助人们端正语文教学思想,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一、游离课文的语言表达,何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韩军老师把《背影》的主题解释为"喟叹生命"。然而这一主题却不是从课文中读出来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喟叹生命"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相似文献   

10.
<正>羊年岁末,我以"陇原名师工作室"学员的身份,在天水师院礼堂,聆听了韩军老师对《背影》的另一种解读。我接触《背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翻拣记忆,主题除父子之情外,老师也没再说什么。执教后,我一直教高中语文,对初中教材很少关注,自然也就不去想着《背影》是否会有另一种解读。今日,听了韩军老师的示范课,将与《背影》时隔三十年的我,又一次引入了文  相似文献   

11.
<正>一、电子白板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来具体阐释电子白板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开展。1.情景设置本文是一篇介绍父爱情深的回忆性散文,选取父亲的背影为定格点。上课前,播放提前下载好的MV——满文军的《懂你》,这些通过白板连接都显示在白板上。歌手深情的演唱加上富有感染力的MV画面以及歌词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听完后,我让学生阐述在《懂你》中,"谁懂得了谁?"学生很快抓住了这是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浅析李华平教授执教的三种不同版本的《背影》课,深切体会三堂《背影》课虽指向不同,但都在呼吁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具体体现为精妙的文本解读及复合能力的训练.这是语文本体性内容的教学,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1月,南京市教研室安排我在浦口车站(始建于1908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一节《背影》。这节课我执教过许多遍,但在浦口车站以"实景课堂"呈现,却是个难题。当时,中学语文圈子内也正围绕《背影》这一课进行许多争辩,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面对这一熟悉的文本,半个多月来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切入口。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从金坛  相似文献   

14.
<正>背影,《背影》,不同的背影,同样饱含深情。——题记初次翻开语文书,一幅图片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个笨拙的身影,正在艰难地攀爬着高高的铁道月台。于是,我开始品读文章,那是朱自清的《背影》。正当我想要温习功课时,"吱呀"一声门开了,爸爸轻轻地走过来,手中捧着杯子,热腾腾地冒着气。"爸,怎么不敲门就进来了?真是的!"我不满地向他埋怨道。"我,我给你倒杯水,怕你  相似文献   

15.
梁卫星 《江苏教育》2014,(13):77-79
<正>在该书《死亡教育问答录》里,作者有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只是因目前此类教育的严重缺失而生的强烈焦灼感,使得我的课屡屡从语文越界,选择了似乎不属于语言文学的话题,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让我会心一笑的,是"越界"这一词语。事实上,在这本书里,作者再三提到了"越界"。起初,他从语文越界;继而,他从课堂越界;而后,他从学校越界……他越界得太远,我甚至已经看不到他的背影,这个词语仿佛一卷胶带,光荣地记录着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我得说,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围绕着如何看待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爆发了热烈的争论,影响所及,已经超出了语文教学的小圈子,这也许是参与者预料不及的,但也许正是某些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的原委大概是这样的:如今中学生不喜欢《背影》,于是《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上发表了孙绍振教授赞扬并指导青少年阅读《背影》一文,却意外地引来了同行的反驳。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背影     
<正>读朱自清写父亲的那篇散文《背影》时,我年纪小,只觉故事极平淡。父亲给儿子买橘子也值得感动?估计同学们跟我情商差不多,没人能理解一个背影所能承载的人世悲欢离合。人与人面对面时习惯戴上面具隐藏内心,转过身面对自己的时刻,无需再掩饰,所有真情都会在那个默默无言的背影里赤裸流露。这种感悟来自于我再次见到  相似文献   

18.
<正>散文《背影》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朱自清在文中以真挚质朴的情感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挚爱之情,这种情感在娓娓的叙事中流露出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抒情风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教育思想。一、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朱自清散文注意缜密的构思,并且让全文的布局显得很精巧。课文《背影》开头就点明了题旨:开笔就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然后紧紧地围绕"背影"组织材料进行合理的布局。先从回  相似文献   

19.
<正>一经典散文《背影》,近年来再次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笼罩在《背影》文本阅读教学上的"迷雾"依然不少,有些问题其实比较简单,却总感觉似乎一直被什么遮掩或阻挡,无法看准摸清。例如,有没有简明可行的办法让其主题得以清晰明确或更合理地表达出来?对于当下热闹的《背影》文本研读和教学,该在哪些地方作些反思和纠偏?等等。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教学本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然而一谈起阅读,学生、老师甚至家长都有点头痛。通过观察,学生在阅读时,泛泛而读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他们就体验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下面我着重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这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想法。一、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的意义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中所阅读的大量文本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比如《春》中积极向上的情感,《背影》中浓浓的父子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