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同喜 《武当》2006,(3):24-26
八、兑卦第八趟 1、倒掌(倒绳拽枝) (1)掌法上左步,身左转,左手上穿,小臂竖立于身前,掌心向左,拇指向前,右掌护于左肘处,眼向左平视(图1A、图1)。落左步,左手下掳,右手从左手上方倒抓,眼向前平视(图2)。上右步,左手再从右手上方倒抓,卡其脖颈,眼向前平视(图 3)。上左步,左掌  相似文献   

2.
八卦转环掌     
宋承敏 《武当》2005,(8):23-24
今流传在丹东的宋派八卦掌,全称“八卦转环掌”,是由宋派八卦掌第二代传人赵彦荣民国初年传入。1920年代中期,赵彦荣在丹东“满州饭店”后面开设“彦荣武馆”,主要教授少林长拳和八卦掌及器械。当时师爷徒弟非常之多,主要是练习长拳,真正学到八卦掌的人甚少。据恩师郎会业讲:在师爷赵彦荣那儿学到八卦掌的人  相似文献   

3.
李同喜 《武当》2005,(9):24-26
二、坎卦第二趟由龙形穿手生出:截肋、藏花掌、砍掌、削掌、二仙捶、虎扑掌、夺掌、连环掌。1、截肋捶(活步截肋) 掌法:由左掌在前,右掌在左肘下起手式开始,原地摆左步,左掌屈腕下沉内旋一周,变握拳于胸右侧,同时右掌在体前顺时针划弧一圈,变握拳于胸左式(图1)。右步上步扣步,左步跟移,左  相似文献   

4.
第二趟(9~16式): 第九掌 1.动作之名称:青龙探爪 2.动作之要领:继上老僧托钵式,右脚外摆,左脚向前上一大步,右足跟步,重心寄于右足。在摆右脚的同时,右掌向下向后摆,左掌向前探出,而在上左脚的同时,左掌向下按于腹前,同时右掌从头后向前探盖。掌心斜向前,眼看右掌,是为青龙探爪。(图1)  相似文献   

5.
第六趟:(41~48)式→第四十一掌: 1.动作之名称:千斤坠地 2.动作之要领:继上式,左脚向后活步,右脚向后撤一步,左脚随撤,仰尖点地,成左虚步式。在撤步的阿卜J,间掌内旋向下向回牵拽,右手握拳,停于左掌心,两掌心均向上,目视  相似文献   

6.
第五趟(33~40式)→第三十三掌:1.动作之名称:脱身化影2.动作之要领:继上式,右脚内扣,左足外摆,同时向左后转身,左掌随之下撩,右掌随降至右胯旁,眼注  相似文献   

7.
第四趟(25~32式):→第二十五掌: 1.动作之名称:走马回头 2.动作之要领:继上式(老僧托钵),左脚向后撤一步,右脚随势撤至左脚内侧,成右虚步,在撤左步的同时,左转身左掌顺势向左后方勒带,  相似文献   

8.
向运彩 《武当》2008,(3):25-27
(接上期) 第四掌、巽卦凤形掌——风轮式 怀抱单鱼式(同26图),沿顺时针右旋转走至巽卦。  相似文献   

9.
散打比赛中除了勇猛的进攻和有力的击打对方有效得分部位外。更主要的是有准确合理的攻防章法,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相辅相承。只攻不防只是一勇之夫;只防不攻也难得分取胜。只有攻防得体,抓住战机,冲进去可打,退出来可守,避强攻弱,才能取胜,才能体现出中国武术的“真功夫”。在实战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中国武术中的传统连环摔击法,拳、腿、步同时发动才能打出中国武术的传统风格。  相似文献   

10.
李同喜 《武当》2006,(1):25-27
六、离卦第六趟 1、前趋腿(上步前趋) 掌法:由左掌在前,右掌在左肘下起手式开始,左步外摆, 上右步,右手在前与左手合劲, 向外开掌,眼向前平视(图1、 1A)。上左步,右掌穿出向下掳手,同时右腿提起,右脚尖向前  相似文献   

11.
李同喜 《武当》2006,(2):23-25
1、掖掌(摘花掖肋) (1)掌法上右步,右手从左臂下方穿出,左掌护于肘下,眼向前平视 (图1、2)。右掌向内,屈腕下沉,横移右步,同时右掌从腋下缠绕穿出,掌心朝外向前下方按压掖出。左掌贴推于右掌背,眼看右下方(图 3)。摆右步,右手外拎,上扣左步,同时左掌向内屈腕下沉,从腋下缠绕穿出,掌心朝外向前下方按压掖出。右手掌心向上翻架于左肩前,眼看向左下方(图4)。  相似文献   

12.
李同喜 《武当》2005,(12):28-30
五、巽卦第五趟由转身反背生出:掩(肘)、盘(肘)、坠(肘)、顶(肘)、横(肘)、挫(肘)、叠(肘)、钻(肘)。l、扽肘(转身扽肘)(1)掌法由左掌在前,右掌在左肘下起手式开始,左步外摆,右步跟移,左手缠按,右手与左手合劲,向外开掌,眼右平视(图1、2)。右步偷插于左足后,左臂沉肘,小臂竖立裹肘,右掌向左置于左肘处,眼看左前(图3)。两脚碾地,身体向右转180度,旁移右足,同时右臂横屈,右  相似文献   

13.
李同喜 《武当》2005,(11):24-26
四、震卦第四趟由燕翻盖手生出:推掌、托掌、带掌、领掌、粘掌、连掌、随掌、黏掌。1、推掌(顺水推舟)掌法:由左掌在前,右掌在左肘下起手式开始,左步外摆,左掌右拦,上右步点地,右手从左臂下穿出外拎,眼平视(图1、1A)。两掌心向下按,上右步,跟移  相似文献   

14.
刘登信 《武当》2005,(8):7-9
第四节,39.单腿悬躯(参照19式图)。  相似文献   

15.
黄鑫  竹心 《武当》2000,(7):14-18
钺本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象大斧。而八卦钺则与古钺大相径庭,它是八卦掌门派的独门兵器,又名鹿角刀、日月乾坤剑。其形如两月牙相扣,如说明图一所示,有三尖七刃,由钺头、钺尾、钺冠、钺腹、钺背等组成。其中钺头、钺尾、钺冠为弧形尖刀,两面有刃,钺腹为单面刃,钺背上有把手。其在实战和演练中以八卦掌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八卦转掌功为基础,讲究勾挂擒拿,拉割挑扎,耠剁劈削,抹撩打化及带托拨盖等技法,招法毒辣,防守严密。有歌诀云:  相似文献   

16.
八卦吸魂掌     
邱丰献 《武当》2001,(12):55-55
  相似文献   

17.
游身八卦连环掌,是在清朝晚期由董海川之高徒程廷华所创。演练采用了游身之术,动作与游龙相似,姿势优美,用法独特,根据它的风格与特点而定名"游身八卦连环掌"。游身八卦连环掌,是以八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武术拳种,练法风格是掌法为主,步法为根,身法为本。内外相合,混元一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而不滞,柔而不散,刚柔相济;腰画圈,手画圈,圈中有圈,层层不穷。练法特点:走、穿、拧、翻、搬、扣、劈、进。  相似文献   

18.
程清远 《武当》2005,(8):12-12
太极拳全在“自然”二字,不得“自然”之理之法,穷终生难有所成,而今世人所学所练。与“自然”之道背道而驰,根本不知“自然”为何物,行拳走架、推手、实战,全凭心中横气用事,哪里得半点“自然”之妙用?“自然”者,去后天返先天也。一个“去”字道尽天机,“去”心中三横气,“去”后天之拙力,通过一定之规矩将后天作为统统抛弃,越多越近乎先天。拳谚有云:打拳如走路。走路之时,无任何强求,迈腿便走,无丝毫牵  相似文献   

19.
刘瑞 《武当》2005,(8):15-15
武术(外国人称之谓中国功夫)乃是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太极拳又是我国武术中一个优秀拳种。其理深奥,其技独特,博大精深。太极拳因为它动作松柔,和缓、圆润、轻灵自然,不用过分的后天拙力,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在于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及技击之功效,所以被性别不分男女,年龄不分老少,身体不分强弱者接受。因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开始推广普及“简化太极拳”,七十年代末随着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蓬勃发展,太极拳做为一种民族文化,得到重视和发展。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太极  相似文献   

20.
吴少华 《武当》2004,(11):9-11
此套功法由郭树璞先生所传:以八卦之中的扣摆步法为其宗旨,以走圈为本法,同时贯穿了传统的缠头裹脑之刀法,并将其各种腿法、刀法融为一体。其特点是:身法紧凑,动作简捷,迅猛奔放、刚柔相济、古朴大方。套路主要以劈、扎、斩、撩、崩、挑、砍、抹等技法为主,演练时要求刚柔相济、神传意发、身活步灵.技击上要求势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