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逃课有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逃课的原因有学校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学方法陈旧、职业道德缺失,学生自身管理意识较差等原因。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考评制度是减少甚至消除学生逃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逃课有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学生对逃课的态度漠然.选课的原因有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与本科层次的要求不适应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陈旧三方面的原因.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应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是减少甚至消除学生逃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逃课,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学生自我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本文将从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三个角度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逐一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逃课"一直都是一个敏感话题,逃课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因素。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4个方面对造成大学生逃课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个人素养、优化课堂教学、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孔倩 《时代教育》2014,(11):272-273
高职院校学生逃课已司空见惯,本文探讨了大学生逃课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个维度分析了学生逃课的原因,并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教师职教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逃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笔者对东北电力大学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采取问卷、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分别按学生性别、年级、课程类别等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和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提出了建议,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矫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逃课作为一种大学生学习失范的行为,已引起高校和教育主观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逃课现象予以适度矫治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解决学生逃课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管齐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日益频繁,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英语课堂上的隐性逃课问题尤为突出。它给学生,教师和社会等都带来危害,但在现实中却没有像显性逃课一样引起老师,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本文对大学生英语课堂隐性逃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逃课按方式不同可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按目的和动机不同可分为"理性逃课"和"惰性逃课"。本文从博弈论、学生剩余、帕累托最优、X-低效率角度分别对大学生逃课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逃课会造成其福利损失的结论,并进而提出了应对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引发逃课的原因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原因。结合具体调查,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优化学生培养方式、加强教育管理、强化学生学习意识,降低逃课率。  相似文献   

11.
面对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笔者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生个体、群体文化、教师教学、课程考勤等方面,并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玲 《时代教育》2009,(11):25-26
由于现在大学生逃学旷课现象日渐增多。作者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同时与大家探讨解决的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杜绝逃课风气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平台,是学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严重的学生逃课现象。学生逃课一方面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挫伤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现象已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产生逃课的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现在社会和高校中存在的客观原因。研究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现象,要本着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遏制高职学生的逃课现象。  相似文献   

14.
汤伟娜 《考试周刊》2013,(39):169-170
信息化时代,与"显性逃课"相对应的"隐性逃课"逐渐成为国内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所谓隐性逃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引起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聊天、看小说、打游戏、睡觉等与课程无关的行为。是什么导致了隐性逃课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晰导致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动因。本文就国内学者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动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隐性逃课受到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个体因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制度因素,以期为改善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逃课几乎成为各高校的普遍现象,更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发现,大学生逃课主要表现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形式,而且呈现出逃课"有偿化"、公开化、选课性以及年级递增性四个特点。与此同时,从"主动逃课"、"被动逃课"和"选择逃课"三个逃课群体出发分析了大学生逃课原因。进一步就如何让大学生远离逃课,回归课堂,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已成为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较头痛的问题之一。普通学生逃课,学生干部亦逃课;学习成绩差的逃课,学习成绩好的亦逃课;厌学的逃课,好学的亦逃课;有借口的逃课,无理由的亦逃课;高年级的逃课.低年级的亦逃课……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再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武汉高校大学生逃课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大学教育质量下降,以及就业难和读书无用论等观念的出现,使得高等学校学生逃课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就武汉地区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等5所高校的大学生逃课现状作了调查和访谈,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进而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社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了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已成为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较头痛的问题之一.普通学生逃课,学生干部亦逃课;学习成绩差的逃课,学习成绩好的亦逃课;厌学的逃课,好学的亦逃课;有借口的逃课,无理由的亦逃课;高年级的逃课.低年级的亦逃课……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再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逃课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基于教育管理层面所做的原因分析和据此采取的应对措施却收效甚微。本研究基于学生的视角调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特点、态度和情感体验、原因及大学生期望的学校应对策略,以期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逃课的自我归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每天的逃课率高达27%。为探寻大学生逃课原因,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两所大学的297名在较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堕落型学生在年级和专业上有显著差异;无奈型学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冲突型学生在性别和专业上有显著差异;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教师授课安排上有显著差异;教学管理在大学生的专业上也有显著差异。研究深入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逃课成因特点,并就如何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