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画是一种投射技术,是内容视觉化的过程。绘画作为非言语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与情感体验。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咨询实践中,具体从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特点以及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影响方面进行浅析讨论,以更好地了解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而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绘画心理分析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和治疗一些用其他方法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介绍绘画疗法的背景、作用机制及实施等有关内容,以期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绘画治疗方法,促进绘画心理分析方法在我国高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绘画创作过程对心理的磨练功效,绘画过程蕴含的积极的心理因素,色彩、线条的心理暗示作用,都显示出绘画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潜在优势。定向教育是其在实施心理教育中基本途径,通过对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教育向度的选择和持续的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绘画心理测试与自陈式量表结合,在新生心理普查预警学生筛查中能较好地发挥两种测试的优势。绘画测试注重潜在心理危机的分析和评估,具有干预和治疗作用,在心理筛查和心理约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绘画作为艺术治疗的一种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国家的中小学纷纷采用绘画的形式来开展心理辅导.绘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它不仅能让中小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调整身心,还能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认清自我,宣泄情绪,悦纳自我,完成自我建构和整合.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绘画宣泄和治愈情感.在团体和个体辅导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清晰地看到问题和成长的方向,促进成长中的个体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本文就学生绘画中出现的典型元素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旨在通过绘画的方式洞察学生真实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一、绘画艺术治疗与家庭治疗美国艺术治疗协会对绘画艺术治疗的定义为:以绘画活动为媒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激活个体自由联想机制,在追求艺术美的过程中调节个体心理、治愈精神疾病。绘画在本质上是心理、人格、情感、文化和社会影响等外化的符号表征,通过外化、宣泄和认知的过程,达到内外身心治疗的效果。家庭治疗则一反传统心理治疗过于强调对个体进行干预的做法,把关注的焦点置于人际关系中,并强调个体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只有在  相似文献   

7.
何飚 《山东教育》2003,(18):24-25
幼儿绘画活动是其内外相互作用的完整过程,幼儿通过感知外界事物,产生相应的情感和创造动机,生成意象,最后外化成可视的形象在画纸上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运用并发挥了它的全部心理能力,将自身与现实都超越到一个新的领域。由此可见,幼儿绘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能发展幼儿的全部心理能力,使幼儿获得情感表达的满足。一、语言伴随幼儿的绘画过程幼儿绘画的发展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密切联系,幼儿绘画发展经过了涂鸦期、象征期和形象期,不管是那个阶段,语言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绘画活动。(一)幼儿绘画特点与心理发展特点之间的关系决定…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人们可以运用绘画将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象征性或具体地展现在图画当中.当儿童用语言不能进行表达或充分表达时,就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的压抑、焦虑、恐惧和孤独.发挥绘画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校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而走进儿童内心世界,解读儿童的心理成长进程,为处于困境、受到创伤的儿童找寻化解心理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认识儿童心理历程的探讨中,关于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儿童在绘画中的特质展现,对于教师对儿童心理认识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原型进行分析,详细讲解了儿童绘画各种时期的心理表现,希望可以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展现其独特世界。  相似文献   

10.
赵师行 《文教资料》2008,(25):80-82
本文通过解析儿童绘画心理和对过往艺术家风格特点的归纳与比较,从而揭示出儿童绘画心理与艺术家个人风格形成的关系(原始本性、性格及观念决定绘画风格),强调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心理特征,从而展望个人绘画风格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绘画是儿童美术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儿童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通过绘画作品,可以解读儿童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帮助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绘画作品能投射出儿童的心理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儿童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源自心理学家荣格的自性理论,通过曼陀罗绘画能激发绘画者的自性原型,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操作简易,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升。通过重体验、玩变式、拓空间等方式发挥曼陀罗绘画的疗愈作用,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情绪得到宣泄,发现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13.
王朝晖 《考试周刊》2012,(18):20-21
艺术是精神活动,绘画的心理过程和欣赏的情绪心理是精神活动中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绘画过程中的动机心理、创作理念、达成情感、审美欣赏、评价体验等因素,阐述人的情绪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必然和偶然联系,并总结出这个规律:情感情绪这些精神因素是绘画艺术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绘画疗法是艺术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绘画为中介,结合患者对绘画作品的联想和解释,对患者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疗。绘画疗法的焦点不是集中于绘画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绘画技能上,而是注重治疗过程,即患者的神入过程.患者的知觉以及他们与咨询师分享这一过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兰珊珊 《高教论坛》2013,(8):118-121
在简介绘画心理分析的一般原理与特点以及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本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实践,着重探讨如何利用绘画心理分析法开展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以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解决他们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绘画疗法是通过绘画这一艺术媒介,依据心理投射理论和大脑偏侧化理论,通过绘画者、治疗师以及绘画作品之间的联系,让绘画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向外呈现出来,以期达到改善或治愈的目的。绘画疗法适用范围广泛,既可用于特殊人群的心理矫正,也可用于一般人的心理发展。让绘画疗法进一步发挥作用、得到广泛运用,具体做法包括:加强实证研究;加强专业培训;考虑个体差异;推广到更多领域;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徐渭的绘画风格是以其狂怪而著名。徐渭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的人格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绘画的独特个性是他自我人格的高度昂扬。其绘画就像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因了这种限制,越发显出舞姿与精神的自由、美丽与张扬。  相似文献   

18.
儿童绘画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和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绘画特点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儿童绘画教学指导的实践经验和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的指导,分析儿童绘画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可以促进儿童绘画水平提高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韦元助 《广西教育》2023,(20):42-47
本文论述运用绘画心理测量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普查的策略:选择合适的绘画主题,对绘画心理结果进行筛查、分析,依据学生绘画心理普查结果采取转化心理危机的有效对策,即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对需要开展心理咨询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和安全监测;对可能出现危机状况的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孩童时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稍有欠缺,对于外界的感知更多时候他们喜欢用绘画作品的形式来表达,因此心理绘画日记就是小学生心理世界的真实反映。透过绘画,我们就可以看到小学生柔软的内心世界所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他们来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初就意识到儿童的绘画与他们的心智发展具有微妙关系,除了可以表征他们的心理年龄外,绘画的表现形式下深刻反映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