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品德课程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道德上的规范训练。以品德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可把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由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我们要大力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家长一定要根据品德教育的生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寓教育于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注意教育的即时性、渐进性和多样性,使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品德养成教育必须遵循其内在的教育规律,在系统性、实践性和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文对品德养成教育现状、目标与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罗婧 《华章》2011,(11)
当前,随着我国大学扩招的力度加大,高职院校的门槛一直在降低,问题学生增多,因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必须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独有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品德养成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6.
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阶段。小学品德课是培养学生品质、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就笔者任教地区的实际情况可知,当前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策略入手,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策略及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面对的困境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涵义,面对的困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笔者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应当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四习惯和四意识;严格管理机制,将道德约束与制度、法律约束相结合;优化社会、学校、家庭的育人环境,主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和德育水平。相对于小学生的理论能力较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课程德育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9.
付金娟 《天津教育》2020,(18):130-131
小班幼儿这个阶段是教育中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会对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品德教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育的目的是教导小班幼儿先成为一个人,然后才是成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有效落实小班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教育小班幼儿,让小班幼儿可以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对绘本故事在小班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中阐述绘本故事在小班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构建养成教育体系、完善养成教育机制、优化养成教育策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应积极营造养成教育的“大环境”,搭建养成教育的“大课堂”,打造养成教育的“大品牌”,拓展养成教育的“大舞台”.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定位为“根”的事业,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有针对性的对养成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对于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独立学院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就德育而言,投入虽多,但实效性不强。德育目标高、内容空,体系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注重养成教育,切实采取措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习惯的好坏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方向,而学校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习惯呢?作者根据工作实践总结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有效德育管理方式。全员,一是指学校要对全体学生负责,面工作要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  相似文献   

14.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在整个教育的大范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侯萍 《考试周刊》2013,(95):166-166
音乐作为高雅的艺术精粹,给人以美的感受,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能触动人的灵魂,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净化剂"。作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坚持把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就音乐教育在德育养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一个国家富强、民主、富裕的根本。道德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品德教育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道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是新课程改革下品德课堂教学追求的新理念、新思想。追求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教学是教师基于这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对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做出的一种全新探索。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品德素质,培养出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需的人才,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富裕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沈雪惠 《考试周刊》2014,(18):177-178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应运而生。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综合经验性质的学科。其中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生活化是实现教学目标及落实教学理念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总结多年小学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新要求及学生现状,针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论述。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就德育而言,投入虽多,但实效性不强.德育目标高、内容空,体系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注重养成教育,切实采取措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习惯是指“人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在一定的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动作的特殊倾向”。习惯有好坏之分,人们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养成良好习惯,也可以克服某些不良的习惯。积极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和建构具有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就德育而言,投入虽多,但实效性不强。德育目标高、内容空,体系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注重养成教育,切实采取措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