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原名叫沈德鸿 ,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他早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 92 1年茅盾与叶绍钧、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大力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时 ,他主要从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和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从 1 92 7年起 ,才以茅盾为笔名开始文学创作 ,他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子夜》是他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作的一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中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2.
从地域文化背景上审察茅盾早期的生活道路以及他文化性格形成的原因,故乡乌镇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环境对青少年茅盾的"孕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故乡环境及文化氛围对于茅盾成长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水乡古镇特有的民俗风情滋润着少年茅盾的心灵,陶冶了他的审美情趣;父辈的变法维新思想影响了少年茅盾人生道路的选择;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奠定了他一生的文化品格;乌镇的生活积累成了茅盾日后写作时重要的创作素材。  相似文献   

3.
《花桥荣记》是桂林籍台湾旅美作家白先勇的著名短篇小说。作品通过饮食、男女(爱欲)、风土文化等几个方面,有层次地逐层深化地表达、渲染浓重的乡思主题,体现了白先勇创作具有的独特的写作表现视角  相似文献   

4.
黑人音乐爵士乐是美国黑人文化的灵魂,是黑人音乐与欧洲白人音乐相融合的产物,对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影响。本文尝试从莫里森小说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等方面分析其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创作手法,进而揭示其通过文学创作为黑人民族在白人主流社会中重构黑人文化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的重要作品,在社会剖析派创作范围下,这一"三部曲"作品表现出其家乡桐乡乌镇地区的乡俗、乡情与乡语,既透露出青少年生活对创作的影响,也表现出他对底层苦难民众的关怀。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茅盾,出生于杭嘉湖平原桐乡县乌镇。在他丰富多采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中,有一部分作品是以他“可爱的故乡”杭嘉湖平原广大农村和市镇为反映对象的。这部分作品就写作时间来讲,基本上集中在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七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茅盾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为例,阐述了茅盾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8.
老舍后期文学创作主要以贫民生活为视角,聚焦社会问题,关注底层生活,塑造了一批"新中国儿女"形象.作品不论在其内容取材 、 创作主题 、 描写对象,乃至艺术手法,都体现出"为民写作,为民创作"的宗旨和特征.鉴于此,文章结合老舍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以人民性为核心内容,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全面 、 客观地对其后期文学创作思想进行探索并填补老舍后期创作研究中的空白,以期对当下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茅盾,是现代进步文化的先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从一九一六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六十余年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战斗的  相似文献   

10.
茅盾简介:茅盾(1896~1981)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原人。现实主义作家和革命文学家,我国进步文化的先驱者,1921年起担任《小说月报》的主编,致力于文学批评和译注工作。1927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幻灭》开始使用笔名“茅盾”。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1958年,发表文学评论著作《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建国后,—曾担任文化部长,并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毕生从事革命文学事业,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  相似文献   

11.
茅盾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作家,同时他也是堪与鲁迅媲美的短篇小说作家。在新发现的鲁迅与斯诺谈话记录手稿中,斯诺问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家是谁?”,鲁迅就说是“茅盾、丁玲……”。1980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上下两册)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作品51篇,约56.8万字。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全集》第八卷(小说八集)、第九卷(小说九集)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作品54篇,新收入的作品是《自杀》、《泥泞》和《牯岭之秋》三篇,约4.7万字,加上原有的作品,茅盾短篇小说的总字数约为61.5万字。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创作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的同时,还创作了《梦》等六首新诗,既然都是鲁迅从事新文学创作的开笔之作,又都基本同时发表在作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的《新青年》上,因此,两者必然存在一定的共性。具体来看,两者的共通性和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作品成因、作品价值功能和作品精神底色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创作的“品牌性”与生俱来。在经过了从“作者、作品、读者”到“创作主体、文本、接受主体”再到“生产者、产品、消费者”这样一个在当下可以发生种种价值流动与固化的关系中,品牌、品牌化之于“文学创作、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价值构建。文化市场识别、精神审美价值增减“器”、创作个体或群体差异化审美形成战略、文化产品经济利益诉求工具、创作主体“群体性”共振效应、主体价值延伸与边际效益、创作后发展驱动力等等,能够形成一个关于文学创作品牌的有着相对独立无形资产的“价值认知体”。尽管在文学创作的完形过程中,必然要审视、追踪其品牌价值实现的实际结果及其所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文学创作品牌构建的价值作用,在文学的当下生存与未来发展上将会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和愈来愈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骆宾基,这位抗战时期活跃于文坛的东北作家,曾以被茅盾称赞的长篇小说步入写作生涯,以迅速反映抗日武装斗争並产生较大影响的报告文学跨入作家行列,以显示其独特的美学追求的短篇小说而趋于艺术的成熟。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他却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至少对他的中篇小说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此,作者想从具体作品出发,仅就骆宾基四十年代的创作,特别是短篇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所体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写作是一种深嵌于文化当中的活动,英语写作是全面、综合地运用外语知识进行英语创作的一种技能,英语写作能力是学习者对目的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强调了只有实现文化和语言的和谐统一才能创作出纯正地道的文字作品。  相似文献   

16.
《檀香刑》是莫言艺术创作的一次"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是其"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有力尝试。莫言即是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用老百姓的语言(民间的说唱艺术---猫腔)、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叙述一段民间文化的不屈抗争史。作品在民间文化与庙堂文化的矛盾斗争中,展现了民间文化的巨大的原始生命力,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作家却都曾创作过以古老神话为题材资源的重要作品。与现代作家对于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广泛择取相呼应的这一阶段,又恰恰是中国神话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得以建构的奠基性阶段。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现代作家普遍认为远古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蕴含了强烈的民族性、现实性和民间信仰力量,同时这也是激发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积极借鉴古老神话的重要动因。现代作家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双重维度上,表现出对远古神话的深切关注,既是现代作家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深情回望,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作家却都曾创作过以古老神话为题材资源的重要作品。与现代作家对于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广泛择取相呼应的这一阶段,又恰恰是中国神话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得以建构的奠基性阶段。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现代作家普遍认为远古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蕴含了强烈的民族性、现实性和民间信仰力量,同时这也是激发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积极借鉴古老神话的重要动因。现代作家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双重维度上,表现出对远古神话的深切关注,既是现代作家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深情回望,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9.
美国杰出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短暂的生命仅三十九岁。在她有限的创作时间中,她完成了三十一部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奥康纳所有作品的最终创作目的都是在揭示上帝恩典降临所带有的奥秘,以及她本人对于上帝信仰的诉求,所以,她创作的所有作品都与圣经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奥康纳短篇小说为立足点,分析了小说主题和人物原型同圣经文化存在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20.
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建筑雄伟壮观的高楼大厦或幽雅别致的亭台楼阁,都得靠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与营造。如果把文学比作建筑,鲁迅和茅盾,便是两位天才的建筑师。他们运用神思妙笔创作出来的许多短篇小说,就象一座座精巧美丽的亭台楼阁,千姿百态,独具异采,耸立在世界建筑之林,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增添了不少光辉。学习这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探索他们构思短篇小说的艺术经验,不但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两位艺术大师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艺术营养,对提高写作水平,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