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凝聚力是塑造优良班风学风的基石,对班级建设管理工作和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作者结合实际工作,探讨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认为应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氛围;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对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它往往能透视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因此,作为形成良好班级班风、学风的催化剂,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师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曹建 《学周刊C版》2014,(6):203-203
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对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它往往能透视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因此,作为形成良好班级班风、学风的催化剂,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师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主题班会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同时主题班会也是班主任组织和管理本班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建设优良班风、学风,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示  相似文献   

5.
潘敏华 《农村教育》2007,(10):53-54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坚持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转变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创新班级管理是有效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途径:一是更新理念,树立班级管理创新意识;二是创新班级管理环境,孕育优良班风、学风;三是创新班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四是创新班级管理机制,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班集体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唯一能对学生全员覆盖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班集体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促进班级成员健康成长成才,形成优良班风、学风、校风。针对近年来一些高校班级概念和班级凝聚力弱化等现状,今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提出要积极研究新时期班集体建设的规律和途径,切实加强班级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期特刊登4篇这方面探索和实践的文章,供高校德育战线的同志们借鉴,以期进一步深化认识,狠抓落实,共同把此项工作抓好。此后,本刊将陆续刊登相关文章,敬请读者朋友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学习或做学问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倾向,谓之学风.某人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勤奋刻苦等,这是个体学风.某班学生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意识强烈,探究思维活跃,富有创造精神等,这是班级的学风.个体的良好学风是形成班级优良学风的基础,优良的班级学风又对个体良好学风产生感染力、凝聚力和促进作用.教育者的治学作风对个体和班级的学风也有重要的影响.在研究班级学风建设问题时,应从个体、集体以及教育者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新泽 《考试周刊》2014,(25):188-189
一个优秀中学班级的形成,取决于班主任的领导力、班干部的凝聚力和班级自身的内生力。因此,要提高中学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培育骨干,发挥班干部的示范作用;抓住重点,培育优良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学习或做学问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倾向,谓之学风。某人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勤奋刻苦等,这是个体学风。某班学生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意识强烈,探究思维活跃,富有创造精神等,这是班级的学风。个体的良好学风是形成班级优良学风的基础,优良的班级学风又对个体良好学风产生感染力、凝聚力和促进作用。教育的治学作风对个体和班级的学风也有重要的影响。在研究班级学风建设问题时,应从个体、集体以及教育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班风能带动学风,促进班级凝聚力。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发挥班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了解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建设。  相似文献   

12.
优良的班风学风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办学时间较短的民办高校来说,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只有确立学风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完善班级日常学习管理,才能推动优良班风学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坚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转变班风,学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创造轻松,愉悦,活泼的班级环境  相似文献   

14.
俞鸿 《班主任》2001,(7):32-33
班集体凝聚力是一个班级整体力量的集中体现.班集体凝聚力的强弱,对于搞好班风学风、促进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独生子女增多,学生个性中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越来越强,要使这些学生较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彼此之间形成协作互助的关系,进而使班集体产生较强的凝聚力,班主任工作就面临着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乔婧 《考试周刊》2010,(56):194-195
优良的班风学风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办学时间较短的独立学院来说.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只有确立学风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完善班级日常学习管理,加强家校联合,才能推动优良班风学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三年,学生成长与班级管理有密切的关系。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做一个符合学生发展的班级三年规划,以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品格的形成为教育目标,抓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细节管理,形成健康团结积极上进的优良班风、学风,在动态中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纠治错误缺点,修正改良行为习惯,以班级约定为准则,形成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做到思行高度的统一。当学生的责任意识内化成为一种习惯和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时,学生会愉悦地接纳"责任"并去主动思考积极行动,班里的学生人人能做到这样,班级的规划目标就可以实现,学生个人的身心成长才会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一个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优秀班集体,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不断强化班级的凝聚力。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的做法是抓好五项措施,把握三个问题。一、强化针对性的教育,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打好坚实的基础。新生入学后,我们班被编为年级三个班中的三班,加之几个在小学时便有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生”也分到了我们班,不少学生便认为这是一个差班,有的同学甚至产生了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学生的这些错误认识,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班级管理极为不利。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18.
田崇峰  陈智豪 《文教资料》2010,(28):236-237
“心理契约”来源于管理心理学.把它引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有助于促进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学生自觉行为的养成和师生的相互信任,能激发、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活动的直接载体和基本单位.班级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多种方式的班级建设措施,厘清问题,寻找方向,旨在铸造凝聚力强、学风班风优良的班级团队,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何英 《文教资料》2010,(22):147-148
针对艺术班学生的整体特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本文作者从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与意识、注重以人为本突出个体差异、加强班风学风建设等几方面阐述了艺术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