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视购物广告的不规范是导致我国的电视购物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广告传播的内容不真实,具有虚假成分;广告形式粗制滥造,吸引不了电视观众。电视购物企业只有从内容真实性和改善传播技巧两个方面做好自己的广告,才能够吸引广大消费者,获取丰厚的利润,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数字移动电视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无线电信号发射、地面数字设备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收看电视节目的。目前移动电视已开始在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办公大楼等领域相继得到应用。目前.也有人把手机电视称之为移动电视。“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是移动电视最生动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从2003年开始,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普及,手机性能的提高,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美国、日本等国的主要运营商纷纷推出手机电视业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现代传媒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媒介成为企业产品宣传的工具和平台,电视购物广告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商业零售形式和宣传方式,其中的叫卖式宣传几乎成为了电视购物广告的代名词。本文从电视购物的发展历程、优劣势、现状几个方面进行解析,进而对当今电视购物广告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以促进企业产品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短信业务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专家预言:以后我们的“数字”生活将被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这三种屏幕所占据。“以移动电话为主的无线通信,会改变传播业的格局,而一旦越来越多的手机成为具有收视广播电视节目功能的信息接收器,传媒的生态环境将发生一场革命”。①手机短信对人际传播的丰富和突破其实,手机短信产生时,它的基本目的和任务是人际沟通和交流。它符合人际传播的特点,具有人际传播的功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突破着人际传播。用传播学的概念表达手机短信息,就是:“以文字这种符号系统作为主…  相似文献   

6.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我国的手机短信则于1998年开通。由于手机短信业务具有交互性强、快捷迅速、收发方便等特点,使得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它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现代传播理念,因此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继报纸、广  相似文献   

7.
蔡骐 《当代传播》2002,(4):17-18
前些时候,一部台湾生产的电视连续剧《流星花园》在内地不少电视台陆续播放,一时造成了一股声势不小的收视热潮,作为片中主角的4个年轻英俊的大男孩迅速成为大陆人气最旺的新偶像。但此后不久,有关主管部门就通知各地立即停播《流星花园》。对此,有人表示理解与支持,也有人表  相似文献   

8.
吴彩霞 《新闻世界》2014,(7):221-222
吆喝叫卖口头广告和电视购物相结合,催生出电视购物"叫卖式"语态。本文梳理了从先秦时期至今零售"叫卖式"广告的发展历程,并在古今对比的基础上,解析现今电视购物"叫卖式"语态的误区,探讨其良性再造之道,最后得出确保真实性、真切性、专业性、创新性的四大方略。  相似文献   

9.
媒介热线新闻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高骞 《传媒观察》2005,(5):34-35
当前,报社、电台、电视台等诸多媒体基本上都向社会开通了新闻热线,希望借此来获取广泛的建设性意见与许多新闻报道的线索。热线是媒体与受众之间互动的一个平台,通过热线获取线索而制作出的新闻统称为热线新闻,基于社会的日益开放与都市类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对热线电话提供线索的采用比例也正在并将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坏事却能传千里?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发现,坏事传千里的成因与传播过程的诸多构成要素皆有关,受众心理、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都在潜移默化地推动坏事传播;传播负面信息并非只会产生消极影响,大众媒体在负面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若能采取正确的应对和引导措施,坏事同样可以发挥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春天,电影《王的男人》在亚洲掀起了一波票房狂潮,韩国男艺人李俊基成功地出演了一个具有女性特质的小丑形象,舆论都称其为“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在全亚洲引爆“漂亮男人综合征”。在中国,流行大江南北的《流星花园》捧红了四个长相出众的男生F4,娱乐圈中便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美色改革,美男开始取代美女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赏识,大众媒介正着力打造一个新的男色舞台。  相似文献   

12.
段鹏 《新闻与写作》2005,(10):17-17
超级女声无疑是今夏内地最受瞩目的电视节目.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从大众传播的功能层面来看,超级女声这么火爆。受到大众的喜欢,就在于它挖掘了媒介的娱乐功能.这远比板着脸说教的节目有趣味性,更能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13.
郑路遥 《东南传播》2014,(7):173-175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蓬勃发展,通过电视媒体的大平台来推销时下流行的商品,引领受众的消费需求和购物理念,因为这些因素使得电视购物类节目体现出它的特殊性,在有稿和无稿播音当中对象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就《香港精品购物直通车》节目创作,笔者主要针对受众的特殊性浅谈电视购物节目中主持人对象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对象感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何明家 《青年记者》2007,(16):16-17
目前,电视购物已经与房屋中介、网上购物等共同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这种情形不仅对购物节目,对主持人来说,同样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因为这种恶劣形象必将会伴随主持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对于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城市观众应该已经非常熟悉了。从早期的光碟定期播放模式到现在的数字移动电视,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已经成为城市的“第六媒体”。在媒体市场高度细分化的今天,感觉敏锐的媒界公司很快就在火车上拷贝了公交移动电视的模式,列车移动电视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颇受欢迎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16.
国内的电视购物节目。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深陷“暴利.欺诈”的黑色生态圈。尽管饱受非议.并被监管层多次曝光和限制播出违规节目,这个奇怪的生存链条仍然“风雨”无阻。这使人很难想像。  相似文献   

17.
霍妍 《今传媒》2016,(9):60-61
电视购物节目的主持人是既谙熟观众消费心理、掌握专门营销策略,又善于把握和运用大众媒体传播特性的复合型人才。早期电视购物节目的主持人以商品为驱动力,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取最大利润。然而在进入理性发展后,主持人逐步转变营销传播理念,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为第一驱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消费者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心理诉求,进行有区分的沟通,力求在节目中让观众体会到商品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王欢 《青年记者》2012,(14):68-69
微电影的兴起 早在2001年,导演伍仕贤就曾拍摄了11分钟的"准微电影"《四十四路公车》,虽在国外获奖,但在国内并未引起太大关注.最先引起关注的,是一些网友制作的恶搞视频,如2005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一时期的题材内容多是以恶搞的手法颠覆和解构原有作品,与真正的原创的微电影尚有距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视传媒中出现了很多怀旧内容。最有轰动效应的,莫过于2010年春晚小虎队与王菲的出现。影视娱乐的传播中,正确植入怀旧情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0.
钟妍 《新闻知识》2012,(5):17-18,16
本文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研究台湾和大陆电视购物节目的传播特点,比较传播手段上的异同,以及运用这些传播理论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电视购物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