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际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是在人的交往中展开和实现的。所谓交往是指人的一种行为,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往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建立一定人际关系的直接活动。“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中心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交往,自己影响了他人,反过来,又接受他人应答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习相互了解和喜爱,学习共同的观点和思想,学习并丰富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因此,交往是教育的基本而必要的活动。”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活动形成的。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往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因此,他们对教学师生人际关系形成的作用也不相同。学生,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教学,是一种正式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是教学中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教学行为往往能影响或改变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决定教学师生人际关系的性质。因此,教师是形成师生人际关系的主导因素,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优劣的关键。卡尔·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师生人际关系中“所作所为是举足轻重的。”他说:“课堂气氛主要地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样做  相似文献   

2.
班级授课制是中小学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组织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传统的班级组织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矛盾。维系良好师生关系赖以生存的师德早已不堪重负。学生之间为了在班级组织中获得优势地位,围绕着权利争夺的童年生活已失去其应有意义。以尊严为纽带是建立和谐班级组织的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学生赖以学习、生活的“基本社会”。学生按照学校的规定要求,组成班级小组、班委会、团支部等正式群体。然而,学生中还存在着一种非正式小群体,它是由几个学生因相互感情上的不断融洽或想法、志趣、爱好、心理特征基本相近,自发地、无意识地组合起来,他们没有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松散型自然集合体。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杨荣 《班主任》2000,(3):8-8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缺乏活动和交往这些基本条件,将对少年儿童的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造成障碍。当孩子进入学校成为班级的一员后,他们就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组织——班级组织。班级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际交往对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班级管理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不经正式规定而在正式组织内部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班级中非正式组织是学生间的友好、结伙、冲突、对立等自发性结成的。在我国学校中,学生间有组织的关系对其自发的关系处于支配的或主导的地位,对学生有较大的救育影响作用。然而,班级中非正式组织(少至  相似文献   

6.
一、班级集体及其基本特点 班级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生经常共同学习、生活的集体。班级集体具有以下特点: 1.班级集体的建立带有强制性。学校在组织一个班级时,并不考虑学生之间的感情和愿望,学生参加班级集体是无选择的,一经学校确定,就不能任意变更。 2.班级集体成员大体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在同一班级集体中,虽然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但无论是年龄、身心发展水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等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总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也是相同的。 3.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集体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教师的品德、个性、才能及师生关系,对班级集体影响很大。 4.受其他集体以及社会的影响显著。班级集体不是独立于其他集体和社会之外的存在,学校中各  相似文献   

7.
教学班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小社会”,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座熔炉。增强班级凝聚力,推动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抓开学之初,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前提。  新生开学或文理分班后是一个新阶段,如何让学生尽快相互熟悉、消除陌生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为此,开学第一天,我就组织第一次主题班会———“客观的我”的…  相似文献   

8.
班级自发组织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等交往活动中自发形成的群体组织。国际上通常称之为“Sponta-neous organization”,意即“自发组织”。自发组织没有定员编制,各成员没有明确规定的权利、义务和分工,其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成员的某种需要。 自发组织广泛地存在于中等学校学生中。由于自发组织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有时对班集体建设,对社会甚至具有一定危害性,因此,班主任既要重视班级正式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自发组织,抑制或消除其消极作用,促进班集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一种社会组织。又是一个心理集体。儿童有共同的兴趣和情感、共同的活动和行为模式。并接受集体的心理影响。班级人际关系从本质上讲乃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它又是一种在特定环境——学校中的社会关系,因而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学生群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团队组织、班级集体和小组中被组织规定的、制度化的正式的群体,即集体;另一类是学生间的友好、结伙、小团体等非制度化的自发群体,即非正式群体。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必然结果。教育社会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校生活可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正式的过程,即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一个是非正式的过程,即学生自由组合与人交往学习的过程。相应于正式的过程,学生从教师、长辈那里获得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社会行为规范。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班集体、团队等正式群体来进行的。相应于非正式的过程,就可能形成学  相似文献   

11.
邢晨 《班主任》2020,(3):37-41
[背景分析]舆论是人们对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发表意见、评论的统称。班级舆论则是以班集体内部为范围,班级成员对于社会、学校、班级以及个人生活进行谈论和评论的集中体现,本身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对于班级成员有着价值行为导向和影响的作用。班级舆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觉性舆论,即在班主任统一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另一类则是同学间的聊天以及对已有现象和已有认知自发地给予意见和看法,较为随意和自由。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班级工作目标之一,就是要在班级中建立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和睦融洽,心心相印,从而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令人愉快的教育环境中消除不健康心理因素,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进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在班级管理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良好的班风。  相似文献   

13.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善于调整班级的人际关系则是带好班级、创建班集体的重要前提。本文拟对班集体中人际关系的有关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索。一、什么是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中学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是指学生在班内共同的学习、.劳动和游戏中通过交往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本班的师生关系、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生个人与群体或集体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又都以情谊关系(非正式关系)和责任依从关系(正式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说,班主任与学生及学生组织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与一般同学之间的关系,学…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德育是班级工作的核心,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在抓好班级德育工作实践中,笔者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5.
如何创建班级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淦 《文教资料》2005,(25):59-60
学生在校生活主要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生活质量主要是班级生活的质量,而班级生活质量的高低,依赖于学生在班级中获得的显性教育,以及班级文化满足他们发展需要的程度。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的生活方式,包括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及处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等。创建班级文化要做到: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文化性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微观物质环境,如班级中的标语、图画、图书资料、教学设施、学习园地、作品角、光荣榜等。这类物质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经常性的影响,能起到…  相似文献   

16.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优良学风和健康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个性化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和社会交际方面的表现,提出一种双因素学生分类方法,并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一种新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洪伟 《班主任》2004,(11):22-23
班级是最基本的教育组织,也是学生生活、学习、成长、发展的最基本的场所.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班主任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借鉴当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探讨一种创新与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初中新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巨变时期,同时进入新学校、新班级,面临一种陌生的身心环境,因而合群的要求比其他时期更加强烈。与此相反的现实却是,同学关系本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同学之间往往缺少了解和交流;同时,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也影响了学生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9.
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连芳 《教育艺术》2003,(7):46-46,35
恩格斯讲过: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和完成的。毋庸质疑,作为学生,走上社会之前,学习、生活、交往的最主要环境是班级。因此班级文化的构建对学生的影响是自发的,起着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和辐射的功能。那么应该怎样建  相似文献   

20.
班级也称班集体,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师生关系是班级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班集体管理实践,探讨通过建立班主任和学生间的新型关系,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