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刘艳春 《辅导员》2011,(36):39-40
社会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一些学生不懂得对身边的人感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做法一: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如涓涓细流,滋养孩子。孩子们  相似文献   

3.
刘艳春 《辅导员》2011,(24):39-40
社会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一些学生不懂得对身边的人感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4.
一朵花儿会因一滴雨露而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而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而清波荡漾;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人人都应心存感激。土地失去水分的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的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的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他也不会释放出自身的热量。  相似文献   

5.
笔者听过这样一首歌,歌中唱到: "感谢天地,感谢命运,天地虽宽,道路坎坷,但是只要心中有爱,心存感恩,就会努力做我自己,花开花落我也一样会珍惜."它让人们知道了什么叫感恩:感恩是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优秀品质,是一种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化中,“孝”为百善之首,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我国拥有深厚的“孝”化底蕴。《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前苏联名教育家苏翟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丢弃的严重局面时,我认为社会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重新回归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感恩”?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常常听到一些父母说,现在的宝宝很少有一颗感恩的心,觉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对他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宝宝不会感恩、不会感谢。特别是有些宝宝的父母本身就是独生子女,他们自己的感恩意识薄弱,更很少对宝宝进行感恩教育。宝宝还太小,不能体会"感恩"的真正含意,父母应该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宝宝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宝宝不会感恩的原因篇  相似文献   

9.
李忠敏 《宁夏教育》2005,(10):65-66
家长会结束后,我发现王某的母亲迟迟不走,等其他家长都走后,她才对我说:“李老师,我想和您聊聊,可以吗?”“当然可以。”我边点头边回答。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结束后,我发现王某的母亲迟迟不走,等其他家长都走后,她才对我说“:李老师,我想和您聊聊,可以吗?”“当然可以。”我边点头边回答。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2005,(5)
安琪:抱怨是人们常常会有的行为,我们总是对身边的许多事和许多人表示不满,往往只看到人家不好的一面,而忽略了人家好的一面。最近有许多同学写信来向安琪诉说自己的苦恼,说老师不够关心自己,说同学不愿帮助自己,说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说朋友太过冷落自己……刚进高中不久,我就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她是个学习非常勤奋的人,在她的带动下,我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提高得也很快。在生活上,她也一直像大姐姐一样关心我,帮我解决了不少难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矛盾慢慢出现了。我发现自己开始嫉妒她的好成绩,一旦她考试成绩比我好,我就好几天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教育现状,导致诸多家长偏向于重视培养孩子的知识、特长等,而忽视了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也忘了“要成才、必须先成人”这一重要的古训.在我们幼儿园里,也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爱心、不关心他人的孩子存在,很令人担忧.古人云:“桑树从小扶”,充分体现了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率先把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列为重点教育.  相似文献   

13.
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是人类心田中最真、最善、最美的种子.它发芽之后,能开出爱心之花,结出智慧之果,而人生也将进入与众不同的世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一种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生活中的大智慧. 一、唤起学生感恩的意识 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也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他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我们要从有效的课堂资源中寻找教育的结合点,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在课堂上,我利用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练习四"舐犊之爱"与"乌鸦反哺"这两幅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再联系生活感悟.  相似文献   

14.
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现出这位杰出的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枷雷氏症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谧。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心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06,(2):I0036-I0043
  相似文献   

16.
一粒种子,在土壤的怀抱里发芽;一株蓓蕾,在露水的滋润下开花;一枚青果,在阳光的沐浴中成熟;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  相似文献   

17.
傅靖贻 《小学生》2006,(1):34-35
如果我问大家是否记得自己的生日,相信很多同学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但如果问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那肯定有很多人会说不知道。从小我们在父母 亲满腔关爱的阳光雨露中无忧无虑地成长,在长辈们含辛茹苦铺就的平坦大道 上昂首阔步地前进。许多人总以为拥有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仿佛是上天在你出 生前就给你准备好似的,美好的事物不费半点气力就可以得到。于是有的成了 娇气娃娃,有的成了霸道小子,有的只会恣意挥霍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18.
乌鸦妈妈老后,小乌鸦便会出去找食物给老乌鸦吃;当小狗妈妈死后,小狗会一直守在妈妈的身边,这些都是它们有一颗感恩的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宁波读者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主持:“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学会尊重他人。下面,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20.
雨舟 《家庭教育》2007,(2S):12-13
宁波读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