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莹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6):88-90,93
辛亥时期的暗杀活动频繁,史学界以往关注的重点多为革命党人的暗杀活动,而对清政府的暗杀活动涉及较少。本文通过对辛亥时期清政府暗杀活动的考察,管窥清政府对暗杀活动的态度,以利于我们认识清末民初暗杀风潮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清末杰出的改革家谭嗣同虽然以身殉法,但他那一往无前冲击封建旧秩序的激进变革观,是任何暴力所无法遏止的,谭站在改良立场思变,却又超越康梁等维新派所允许的范围,倾向激进与革命,深刻影响后世,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滥觞,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体现较为全面,在民族观方面,谭嗣同反清排满思想只是一种萌芽,还没有从义愤发展到理智,但到20世纪初年,却争相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推崇,形成一股越来越强大的排满浪潮,仅仅十几年时间,这股浪潮便吞噬满清王朝,在外交观方面,谭朦胧意识到“师夷制夷”,辛亥前后革命志士发扬光大,突现出反帝与救亡这一当时紧迫的时代主题。在教育观方面,谭提出“通则必尊灵魂”的重要命题,孕育着改造国民精神的种子,国魂说又把它与共和国方案和革命手段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国加快近代化进程的最佳催化剂。在民权观方面,谭主张“兴民权”,拉开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封建专制皇权思想激烈较量的帷幕,经过革命派斗争,二次帝制复辟以失败告终,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1945—1949年国共内战期间,南洋华侨以辛亥纪念为契机,以辛亥历史为载体表达其反对分裂、渴望和平的政治主张。华侨总体上持中间立场,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最终作出正确的抉择。其间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4.
辛亥时期,胡汉民不仅主编前五期《民报》,而且还在该刊撰文多篇,成为当时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和宣传家。但史学界对胡汉民与《民报》这个课题至今仍未系统研究,此为初论。  相似文献   

5.
胡汉民认为革命必须组织好武装力量,军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生活,与革命的成败关系紧密,而旧政府军队能够为革命所用。胡汉民看到清政府军队特别是新军具备参加革命的有利因素,对他们寄予了厚望。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军的表现验证了胡汉民军队革命思想的正确。  相似文献   

6.
周素园在贵州近代革命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作为贵州惟一革命政党——自治学社的领导人之一,对贵州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与张百麟革命思想的比较,可以探析周素园这一时期革命思想的变化及认识。  相似文献   

7.
胡汉民是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他曾经站在历史的前头,成为革命的推动者,在政治上一度处于权力的中枢。然而,他晚年之时,依靠西南的微弱力量,顽固地坚持"抗日""剿共""反蒋",结果被历史抛弃。胡汉民政治上的得失,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其品格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多方面的品格使胡汉民在政治上得到许多的同时,失掉的更多,最终成了悲剧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9.
胡汉民是南京国民政府第一任立法院院长,在其主持立法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立法思想。其中,以三民主义作为最高立法精神和最高原则,确立社会本位的立法方针,是其立法思想的核心。其立法思想的提出,对于推进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集中论述胡汉民哲学功绩的阐释性文章。文章首先论述胡氏哲学思想;其次论证胡汉民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视界交融者、中国第一场社会主义论战的挑起者和中国首批社会主义实验场的开垦者;再次论述胡汉民开启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哲学的一代风气,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视界交融度的把握的学术榜样;最后还原出一个完整而全新的哲学视界交融者:胡汉民先生。  相似文献   

11.
胡钉铰考     
胡钉铰是古代通俗诗作者的代名词。唐人所载胡钉铰之事互相矛盾。佛教典籍中也有一胡钉铰,可知胡钉铰其人纯属虚构。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围绕如何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了深刻阐述。主要体现在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胡弼成教授有关教育学的论述始终围绕“人的幸福”这一价值取向,努力尝试从教育学理论的多个方面解读教育的“幸福”所在,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教育学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人性假设基础上的教育本质观;立足学生“现有”基础面向“待完成性”的发展指向的课程观;以学习为主的师生共通活动的教学过程观;师生关系的“一体两面”观;以精神活动为主的教育投入观;以个体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14.
胡风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编辑家,他认为作为编辑的基本素质是诚实,对读者负责,也对自己的良心负责。胡风编辑了一大批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认为要善待读者,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在编辑工作中贯彻现实主义的编辑方针,坚持现实主义的理论高度和用稿标准。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积极发展了孔孟儒学关于“仁爱”、宋明理学“心忧天下”的传统伦理思想道德,提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群体主义道德观,阐述了为什么要倡导群体主义,群体主义道德观有哪些道德实践上的要求,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价值根本原则,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适是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反对中国“惰性文化”,主张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曾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又由于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使他未能在文化革命的道路上走到底,这也是胡适本人的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提出了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政绩观建设,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怎么衡量政绩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等观点,形成了胡锦涛同志的科学政绩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瑗是我国宋代的教育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提出了教化之本在学校、明体达用、分斋教学等教育主张,并对教学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发展。胡瑗的教育理念既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又尊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