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分析影响教育经费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入手,运用教育经费需求和供给的预测方法,对北京市2008年教育经费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全方位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到2008年,北京市地方教育经费总需求为350.99亿元,总供给为339.53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37.67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6%。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影响教育经费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入手,运用教育经费需求和供给的预测方法,对北京市2008年教育经费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全方位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到2008年,北京市地方教育经费总需求为350.99亿元,总供给为339.53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37.67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6%.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经费充足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供给不足一直制约着我国教育的进一步规模扩张和质量提高。在4%的政策目标即将达成之际,分析教育经费供求问题的前景具有新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我国教育经费充足性问题的历史,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取消农业税给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经费来源部分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筹集变为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相应发生了改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减少。面对这种冲击,应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教育经费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农业税给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经费来源部分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筹集变为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相应发生了改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减少。面对这种冲击,应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教育经费的管理在宏观上可以分为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经费支出两大方面。美国、法国和日本三个发达国家在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主体上各不相同,构成了三种典型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但在教育经费的支出中,三国都以适当的管理体制确保了教育经费的明确到位,在分配过程中也都为平衡各地区的差异、为社会不利群体的教育做了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教育投资从以政府为投资主要投资者,现已经转变为社会、个人、企业等多元投资主体的形式.虽然投资多元化格局为国家减轻了部分财政压力,但也引发诸多问题.如果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公共选择理论出发,可以分析教育经费投资政策在制定、执行中所出现的问题,较为深入的挖掘产生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教育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逻辑上,教育经费不足即教育经费供不应求,所以其原因有两个方面: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和教育经费需求扩张;对此,已有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往往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缺乏微观经济分析。鉴此,本文拟从运用  相似文献   

9.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教育供给现状,指出了供给渠道及主体行为有局限性、供给方式及内容与需求不相适应、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建设落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政府机构的供给效率、进一步发挥学校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改善教学内容、加大资金支持、完善执行监督机制和强化师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