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货紧缩是近几年困扰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难题,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国策。作为一种过剩经济的市场表现,通货紧缩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而作为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的中国,通货紧缩更是有其自身的特性。对此,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基础、市场环境、经济体制,适时、灵活地把握好扩张的度,兼顾近期及长远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从货币供应量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经济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通货紧缩”现象。而1998年以来,通货膨胀率下降到-3.5%,不过是我国经济面临新的形势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目前出现的通货紧缩现状分析,指出前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及面一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走出通货紧缩、实行扩张性政策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以来,政府在财政政策上,虽然有增发1000倔元国债以及银行和地方配套1000亿元的扩张政策,但是对经济回升的刺激有限;在货币政策上,1998年货币政策的提法已经从前几年适度从紧改为“适当”的倾向政策,但实际效果是贷款增长始终不活跃,存差不断扩大,通货紧缩日趋明显;在消费政策上,政府在努力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又出台了国企、住房、医疗、政府机构、社会保障、教育等多项改革。多重目标同时推进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货币的内生性程度增强,从而使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应趋于弱化,此外,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和制度弊端,金融市场不发达,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和我国居民的传统消费伦理观也是制约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约束条件,不仅来源于货币领域,而且来源于实体经济的各相关环节,通货紧缩时期,不是资本不足,而且滞留在为生产过程和银行领域的资本数量太大,货币政策是为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条件下,直接有效的投资扩张只能来自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解决经济运行所需要的流通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应对通货紧缩时,我们必须先明确我们的调控重点和调控方向,笔者认为抑制中国的通货紧缩,必须在注重需求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供给管理;注重宏观调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微观机制的改革;重点实施财政政策的同时,配合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在新的世纪,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控制在比CNP增长率高一倍以内,并保持平均6%左右的物价上涨率和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何要逐渐淡出?“淡出”后的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方面会产生哪些“多米诺”效应?本课题着重研究并回答了与此相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谈出”对我国经济的间接与直接影响问题;二是近期乃至“十五”期间我国货币政策及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0年,中国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增长率由负转正,物价指数走出了持续下降的低谷,民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经济增长出现了“拐点”,回顾近几年在中国出现的通货紧缩,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一面。它在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积极的因素,它并非洪水猛兽,但也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必须理性地思考它、认识它、对待它。  相似文献   

10.
11.
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时滞的存在只是对中央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不表示主动性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经济活动中价格一工资调整的速度取决于市场机制发达的程度.在我国,价格-工资灵活发挥作用所要求的市场机制尚不具备,通货紧缩时期有必要实施主动性货币政策,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经济衰退阶段信用恶化、货币流通量过度紧缩,另一方面是为了积极配合其他政策(扩张财政政策)的实施,刺激经济回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造成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动力不足、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减弱和劣性供给退出刚性。治理通货紧缩应当对症下药,进一步刺激消费存量,增强国民对政府经济增长承诺的信心。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克服流动性陷阱的影响,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启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运行机制,从而凝聚人气,推动经济景气上升,以配合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通货紧缩根源于过剩的生产能力与由悲观预期造成的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治理通货紧缩的着力点应放在两方面:一是伴随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强财政投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速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以消化存量资本中过剩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改革是渐进式的梯度推进过程。先期改革的行业和地区由于价格放开后的高利润率增强了供给能力,其示范效应导致物价高于均衡价值。体制原因阻碍了价格的调整。累积的结果就是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打击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发生通货紧缩,为了克服通货紧缩,我国把经济增长战略从促进出口转向扩大内需,并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同时使用货币扩张政策和财政扩张政策,有效地刺激了消费,增加了需求,从而拉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我国经济运行中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物价持续下跌的局面 ,伴随经济增长减缓的现象 ,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持悲观和否定态度 ,很少对造成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仔细分析。实际我国在 1997年前后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 ,具有和国外通货紧缩质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1997年末开始的持续物价指数下降及多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来看,我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不单是宏观经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造成供给过剩,物价下降,而且,我国总供求不平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本文分析了造成通货紧缩的国有企业由“软预算”约束到“硬预算”约束的演变过程,缺乏与非国有企业相配套的非国有银行、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等体制因素,最后,就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通货紧缩,提出了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