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诗经·七月》描写全年岁时活动,其中一段文字颇俏皮:"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时令的变化依蟋蟀的活动而展开,而叙述的主角却衔着推移时令的游丝隐在最后。周历七月正是夏历五月,八月即夏历六月,此时暑热渐起,逼得蟋蟀从野外藏到庭院里避暑来了。"八月在宇"后来被化用到小暑节气,用以描述第二候,即"蟋蟀居宇"。  相似文献   

2.
    
中文的“秋”字,在甲骨文里,是一只蟋蟀的造型,发音也拟蟋蟀鸣叫而来。蟋蟀是秋天的鸣虫.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汉字演变的结果,象形字“秋”成了现在的模样:禾谷熟,似火灼,丰收了。英国人的秋,叫“autumn”,源自拉丁文,有成熟、渐衰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蟋蟀.亦称作“促织”“趋织”“蛩”“吟蛩”“秋蛩”等.俗名为“蛐蛐儿”。蟋蟀鸣声多样:或高亢,或低沉;或激烈,或舒缓;或愉悦,或凄凉……不一而足。蟋蟀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入诗,成为诗人们歌咏的对象。如《诗经·唐风》中的《蟋蟀》诗有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豳风》中的《七月》诗有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相似文献   

4.
小蟋蟀一家,住在公园里。公园的中心有一个湖,湖的一边是儿童乐园,另一边是一片草地。 小蟋蟀很高兴他们家住在有儿童乐园的这一边,他可以和那些孩子们一起玩碰碰车.旋转茶杯…… 一天,小蟋蟀正在草地上蹦来蹦去。他发现地上放着一个书包,书包里还有一大块面包。“好香啊!”小蟋蟀一下就跳到面包上,啊呜啊呜地吃起来。可是突然,书包盖一下盖上了,小蟋蟀就像掉进大海里一样,被一上一下地甩来甩去。幸亏它紧紧抱着面包,才没有被摔坏。 原来,装面包的书包是一个叫浩浩的小朋友的,他正背着书包和小朋友们一起赶公共汽车。他们上…  相似文献   

5.
<正>一、游戏导入,走近蟋蟀,亲近经典看图猜物游戏。(放大镜显示各个小动物的身体部分)你瞧这是什么?(蟋蟀)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将蟋蟀写进自己的作品。如《诗经》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南宋诗人叶绍翁有诗云“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中的“促织”就是蟋蟀。蟋蟀又被称作“蛩”,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也在他的作品《小重山》中提到了蟋蟀——“昨夜寒蛩不住鸣”。你看,蟋蟀的名字还真不少呢!  相似文献   

6.
蟋蟀声声     
丁超 《老年教育》2008,(9):44-44
九月返乡,住在童年的老屋里。听到那久违的蟋蟀鸣唱,不禁想起了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童年,我是一个捉蟋蟀、斗蟋蟀的能手、彻头彻尾的“蟋蟀迷”。参军后,秋日里行军宿营的时候,偶尔听到蟋蟀鸣叫声,心头总会激动一阵,那种抹不去的“蟋蟀情结”,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少有了。  相似文献   

7.
历来认为《古诗十九首》为太初以前作品的根据,是《东城高且长》、《凛凛岁云暮》和《明月皎夜光》这三首诗。就《东城高且长》说,有人依据《毛诗·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而这诗既云“岁暮一何速”,又云“蟋蟀伤岁促”,可见它是太初正历以前的作品。但《毛诗·蟋蟀》一则曰:“蟋蟀在堂,岁聿其暮”,再则曰:“蟋蟀在堂、岁聿其逝”,是夏正的秋,也可叫做岁暮。因而不能由这两句诗而肯定本诗是太初正历以前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国虫     
①殷代的甲骨文中“夏”字形似蝉,“秋”字状若蟋蟀,足见华夏先民对应时而生的夏蝉与秋蟋早有认识。蟋蟀在我国分布极广,北起沈阳南至海口,西从陕西东到沿海各省,到处都可以见到它的倩影。上海人称它作“赚织”,北方人叫它“蛐蛐”,玩家们叫得最干脆:“虫”。我们的祖先凭借汉字独具的张力和魅力,竟给蟋蟀起了近三十个名字:促织、趋织、  相似文献   

9.
昆虫印象     
正灶马童年时代,在我家的厨房里,一年四季不绝如缕的就是灶马的嘶鸣。我捉住过灶马,形如蟋蟀,色泽灰白。我在瓦罐里养了一天,它沉默了一天,我就把它放了。我之所以放了它是因为我知道,它一向足不出户,我的家就是它的家。它就住在我家灶台的周围,以厨房里的残渣、菜叶、饭屑为食。灶台边又暖和,一年四季它们温饱无忧。每天进得厨房,就像闻到饭菜香味一样,一定还会有虫鸣盈耳。院子里的蟋蟀,进入深秋就不叫了,不久就冻死了。灶马却不同,冬天照常叫着。那声音带给我  相似文献   

10.
诗意蟋蟀鸣     
王会华 《山东教育》2013,(12):62-62
蟋蟀,又名“促织”.俗称“蛐蛐”,曾经是无数骚人墨客吟咏的题材。蟋蟀入诗最早见于《诗经》,其中有“季夏之月,蟋蟑居壁”“处暑蛩鸣”“立冬蟋蟀入室”等诗句。《豳风·七月》对蟋蟀的记述更为详细:“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相似文献   

11.
知识之窗     
高中三册课文有《促织》一篇.“促织”两字注明是蟋蟀.蟋蟀为何叫“促织”?古代分男耕女织.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靠主妇一人织布来供给的.到每年夏末秋初,蟋蟀开始叫了,好象在催促主妇赶快给一家人再织布,所以就把蟋蟀叫“促织”,意思是“催促织布的小虫”.所以古有“促织鸣,懒妇惊”之句.  相似文献   

12.
我老公很爱孩子,但他自己还是个孩子;爱玩游戏,爱 睡懒觉,还常常说:“我就这么一个缺点。”有了孩子 后,感到无比的后悔,一次累得瘫倒在沙发上说:“咱们终 于给自己找了件干不完的活。” 坐月子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庆放假,我心中暗想,老公可以帮我带几天孩子了。可谁曾想他老先生,把电脑搬到凉台上,开始玩“帝国”,还一个劲儿地解释“夜里孩子一哭,我来换尿布。”结果,凉台上凉,孩子一冷一热的,得了感冒。后来,孩子夜里醒来,我也不叫他了,收拾完尿布再喂奶,在地上转几圈,我也晕了,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委屈地哭了。 …  相似文献   

13.
营救小蟋蟀     
一场大暴雨把住在小河畔的蟋蟀家园给冲垮了,有十二只小蟋蟀被洪水冲到一块大青石岩上,而蟋蟀妈妈却被冲到远离孩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场大暴雨把住在小河畔的蟋蟀家园给冲垮了,有12只小蟋蟀被洪水冲到一块大青石岩上,而蟋蟀妈妈却被冲到远离孩子的草滩上。  相似文献   

15.
栗子的自述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叫栗子。我的妈妈是栗子树,我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我们兄弟姐妹三三俩俩地住在像刺猬一样的小房子里。我们的房子可有趣啦,我们小的时候,房子也小,我们长大了,房子也变大了。可是房门是不能随便打开的,妈妈说要等秋姑姑来了,才能打开门,让我们出去。等啊,等啊!一天,秋风姐姐呼呼地来叫我们。我们赶紧打扮起来,脱掉夏天穿的白绿色衣服,披上棕褐色的披风。我轻轻打开房门一看,啊!外面可真  相似文献   

16.
蟋蟀的歌     
在夏天的晚上,花丛里,矍瞿矍(qu)……不停地发出悦耳的声音。 一只萤火虫飞来了,他说:“蟋蟀,你的歌唱得真好听!” 蟋蟀说:“我可不是在唱歌哦。” 萤火虫好奇地打着小灯笼,想看个究竟。 蟋蟀站起来,掀了掀翅膀,告诉萤火虫:“我的右翅部下面,有一条横脉,脉上有齿,叫‘小锉’,我的左翅上表面也有一条横脉,脉上形成尖尖的边,叫‘磨擦缘’。你看好啦——” 蟋蟀将右翅叠在左翅上,磨擦缘正好在小锉的下面,两翅分开或升起,就引起磨擦缘与小锉的磨擦,发出“瞿瞿瞿”的声音。两翅一会儿分开,一会儿升起,一会儿…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我很欣赏《诗经》中的几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有生活细微处的灵动,特别是那声声虫鸣。然而许多年过去了,有些声音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耳朵,比如越来越少的虫鸣声,比如山中寺庙传来的晨钟暮鼓。今天又有多少人记得牧童经过田野时的笛声是怎样的悦耳?我们现在能够千里传音,但听觉却渐渐迟钝。有一位印第安人和朋友来到美国的一个城市,走在大街上,他忽然叫住朋友,说听见了蟋蟀的  相似文献   

18.
(一)郭敬明,我喜欢叫他四维,我知道他喜欢叫自己四维,也喜欢别人这么叫他。四维写他喜欢的人,安妮宝贝,苏童,许佳。我写我喜欢的人,四维。我高一,四维大一。四维在上大,我想考到上海去。上海,一直以来是我喜欢的地方,一直以来四维念叨不已的地方。我也喜欢西藏,可是西藏给人的感觉太完美,太一尘不染了,神圣到我不容许自己居住在那里破坏圣到我不容许自己居住在那里破坏它的感觉。但上海不同,我想住在那里。住在那个霓虹闪烁,有高大梧桐树,也有木质阁楼的城市,一直喜欢。喜欢踩在阁楼上木板发出的吱吱声,喜欢坐在小小的阁楼窗口透过高大的树…  相似文献   

19.
乡愁何处寻     
吴奇 《师道》2012,(11):54-56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处暑过后,夜晚的秋虫鸣叫得格外响亮。安静的校园,秋虫低吟高唱,吟唱声彼此起伏。这和谐的旋律,不就是天籁之音吗?儿子放下书,问我:"是蟋蟀在歌唱吗?"我回答:"是。""是《诗经·国风》中的那只蟋蟀吗?""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是白居易的那只蟋蟀吗?""西窗独者坐,满耳新蛩声。"  相似文献   

20.
读诗小趣     
一个调皮的小逗(dou)号,从我的小诗中逃走了。 它变成一只小小的蟋蟀(xi shuai),在一片绿叶上叫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