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54):79-80
小学生在丰富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达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目的.从而在数学情境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便成为学生的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有关,还受到学生自身已有的观念系统与知识经验等"变量"因素的影响。论述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推理能力、问题意识、学习方式等6个学生"变量"在数学教育中的大致发展进程和主要概念解释,对国外有关问题提出学生"变量"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述评,为中国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的方向:关注不同内容领域的问题提出特点研究;加强学生自身主观因素对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3.
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然而,我国的中学数学却过多地关注了问题解决,长期忽视了问题提出的教学.导致学生只会做学"答",不会做学"问".我们不否认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但我们更强调问题提出的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72页,是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儿的问题.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比多比少的问题.它是在学生加深理解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切实感受"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道理,从而为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及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变量"因素研究还未深入开展.本文通过课堂案例,从"教师"因素方面研究了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数感"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它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使学生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  相似文献   

8.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分组协作、探究实践、总结评价、强化迁移等教学环节,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设计意图"一个数除以分数"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教材在该部分设计了"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这一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列出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两道算式,再通过线段图辅助理解,直观展现出思维和推导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一般法则。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计算课教学是比较难的课题之一。为此,课前我就认真观看了随教师教学用书下发光盘中的教学实录。看完之后,我为那节  相似文献   

10.
江萍 《中国教师》2014,(7):73-76
<正>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数的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直接基础。如何通过教材、学生、课堂三个维度的研究,梳理衔接点、探寻突破点、激活生长点,让"数"概念教学外显生动,内隐深刻,彰显"数"的教学魅力,这已成为数学教师关注与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都试着把知识串成"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样做",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因为感觉这样做不仅有条理,更是新课改下"问题式"教学的核心。什么是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就是:教学时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理解、讨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教授,准确地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偶然看到了一个小故事,一个问号油然而生,这该是"问题式教学"吗?1998年,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来到上海市进行学术访问,在交流过程中,他们提出想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对"问题解决"的现代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提出"的重要性,包括从教育角度做出进一步的审视;相对于"问题提出"的一般性论述而言",问题引领"则对改进教学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对这三者进行相关分析,可以被看成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比较与互补整合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3.
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然而,我国的中学数学却过多地关注了问题解决,长期忽视了问题提出的教学,导致学生只会做学“答”,不会做学“问”。我们不否认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但我们更强调问题提出的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把提出数学问题的训练和培养作为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的发现和提出;针对当下大部分学生不懂如何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的现状,通过开展以生物科学史为案例事件,以"提出问题"程序性知识为案例主题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在体验"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程序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提出问题"的程序性知识,获得"提出问题"的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5.
肖勇 《考试周刊》2014,(79):61-62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是这样对"问题教学"作阐述的: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作者认为马赫穆托夫的这段理论可作这样的概括: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仅仅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对知识产生"疑",从而能自主地生成"问"。本文对如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不同方面作出探讨,以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小学数学的"双基"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直接影响到今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知识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数学  相似文献   

17.
杨春月 《湖南教育》2009,(12):42-43
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数学亦有数感.什么是数感?所谓数感,就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问题提出:在教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离子晶体一节时,关于配位数确定,教材中给出的方法是数一数,但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常常力不从心,困惑多多,一不小心就易出错.如RCI的晶胞中(结构如图1所示),C1~-离子的配位数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活动形成数感,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使数感得到提升,最后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强化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1 "本原性问题"的含义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往往只是一个(数学)方法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问题则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我们的"问题教学"中许多问题都是老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并且具有完整、正确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所以,学生的提问也就只能是师生之间的"问答",缺乏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这种"问题教学"情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只能是解题能手或巧匠,而不可能成为开创者或领路人.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正是为打破这种"问答式"的"问题教学"方式而提出并经由实践初步证实的一种理论和实践上的尝试.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自然生成的原发性问题,它驱动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生成性教学,是学生认知场域和教师认知场域之间的碰撞、交流、拓展、提升的一个动态过程,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有力的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