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身体哲学所论身体的此在性、差异性、历时性为从伦理学角度审视竞技体育提供了全新的视域,让竞技体育的身体德性着眼于体育人的外在身份条件与内在精神价值。而在激烈竞争与相互尊重中,竞技体育的正义内涵也融入了身体概念。无论是竞技规则还是体育制度,亦或是体育法律,都是从维护体育人的身体正义出发赋予竞技体育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费孝通教授的文化层次分法作为理论依据,确立了对本文展开论述的明暗两条线索:明线索--侠的实体是英雄与魔鬼相结合的矛盾统一体,侠的精神则呈现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暗线索--侠与儒道德观的核心区别在于行为判断标准的确立.习武者在儒和侠的双重熏陶下必然形成异于常人的复杂性格和心理特征.重点从"信"、"义"、"勇"三个方面将侠与儒的道德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武德中验证侠的精神对习武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费孝通教授的文化层次分法作为理论依据,由此确立了对本文展开论述的明暗两条线索:明线索——侠的实体是英雄与魔鬼相结合的矛盾统一体,侠的精神则呈现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暗线索——侠与儒的道德观的核心区别在行为的判断标准的确立上。并围绕明暗两线索展开论述,习武者在儒和侠的双重熏陶下必然形成异于常人的复杂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文章重点从“信”、“义”、“勇”三个方面把侠与儒的道德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武德中验证侠的精神对习武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中西方"身体""教养"与"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将"身体教养"定义为"以身体为起点,通过学校体育这一特定的教育与训练环境,增强体质,培养身体解读能力、身体抵御能力、身体适应能力及身体批判能力,改良身体意识与身体体验,形成体育习惯",并进行了系统阐述。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困局与学校体育教育偏差,社会主流价值与"身体符号"示范负向强化、环境对身体的挑战,以及传统体态、仪态规训礼制的淡化与消亡构成了身体教养理念提出的现实语境。最后,确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核心地位与"身体能力"培养的方针、培养学生身体意识、引导学生崇尚身体美与修身思想、体育教师改良身体教育方式、学校体育工作遵循时空规律与系统化的5点举措。  相似文献   

5.
从侠与儒的视角解读武德之仁与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费孝通教授的文化层次分法作为理论依据,由此确立了本文展开论述的明暗两条线索:明线索--侠的实体是英雄与魔鬼相结合的矛盾统一体,侠的精神则呈现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暗线索--侠与儒的道德观的核心区别在行为的判断标准的确立上.文章围绕明暗两线索展开论述,习武者在儒和侠的双重熏陶下必然形成异于常人的复杂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并重点从仁、义二个方面把侠与儒的道德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武德中验证侠的精神对习武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就中华武术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结合中华武术伦理道德发现: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发扬自强不息的武德品质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需求;发扬武德中的见义勇为精神能够有力地打击犯罪,稳定社会秩序;讲究礼仪可以完善青少年的人格;崇德扬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强化“性别角色”,避免“性别角色异性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筛检体育锻炼干预3~18岁人群的研究,共纳入23篇文献。结果:中等强度活动更有利于提升身体吸引力,且对抗性项目对于男性,操舞类项目对于女性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氧练习更能提升女性青年外表态度;快速力量性运动、集体球类运动、上肢训练、同性环境更有助于提升身体自我满意度;进入青春期后,进行每周2-3次,持续时间40-50分钟,中等负荷强度的有氧、无氧及混合性训练可有效提升身体形象;格斗对抗性项目便于形成男性气质;男、女进行有氧训练,男性青春期时进行力量训练均有助于提高体内T的水平。启示:若确立我国不同阶段学生的“性别角色”,可采用的实现途径包括:大众媒体应引导健康阳光的身体意象;在儿童时期应注重特定气质的培养;选择适宜的运动环境、项目及负荷。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武德视角审视现代足球运动中的不道德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武德价值的论述以及对现代足球运动中不道德现象的揭示,提出了用传统武德教化足球运动员以及相关人员,会对净化足球运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育竞技不断发展,其蕴含的美学价值也愈发受到关注。然而,作为体育竞技美学价值这一场域的本源——身体,却逐渐专项化,体育竞技中身体形态的整体美与运动技术的表现美变得畸重畸轻,这也使整体多元之身体美走向失衡与扭曲。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中西方身体美学的研究,分析现代体育竞技中身体美被忽视与扭曲的原因,通过对古希腊“健美的身体观”以及舒斯特曼笔下灵性身体场域的分析,提出“充满灵性的健美的身体”,而这一场域的本源即高度敏锐身体自我意识与健美体形结合所形成的身体本身,补足了被现代体育竞技所异化的本应是整体多元之身体美。  相似文献   

10.
冠礼作为古代的成人礼,是古代很重要的礼仪,对于人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尤其是道德教育方面。冠礼主要是通过言辞向冠者传输道德伦理规范;通过象征和隐喻提示与强化冠者的成人身份转换;通过仪式陶冶道德情感,培育道德理性。当前武术教育中的武德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而冠礼对道德教育的作用能为武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借鉴:在武德教育中应当制定完善的礼仪规范来进行武德教育;实现武德教育的生活化;实现武德教育的整体化和社会化;武德教育要具有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自古有言:千两黄金不卖道。圣人以道为体,以德为用。德之为用,经常者有三条。即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的"三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相似文献   

12.
以身体为逻辑主线,对近现代以来西方残疾人体育思想的嬗变进行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残疾人体育事业,而且更为未来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以残疾人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研究方法,对西方近现代残疾人体育思想进行身体哲学考察,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哲学中的身体经历从遮蔽到彰显、从关注到理解和从包容到尊重等阶段,同时残疾人体育思想也经历从生发、反思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在身体逐步冲破理性束缚的过程中,残疾人体育思想的嬗变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成为步入近现代以来西方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维度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不是“身体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体育"是"身体教育"的观点进行了质疑."体育"的发展演变经历了"身体教育"、"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和"运动教育"3个阶段,因而"体育"概念有"身体教育"、"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和"运动教育"3种解释."体育"概念的解释具有普遍意义.由于目前我国"体育"处于"运动教育"阶段,所以"体育"不能解释为"身体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现代篮球无球移动技术的身体 平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篮球技、战术的发展和比赛规则的不断修订,比赛攻防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紧逼和贴身的大量运用,使身体接触更加频繁,对抗更加激烈。这对运动员运用移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比赛中控制好身体平衡是完成各种移动技术的保证。对现代篮球无球移动技术身体平衡的研究,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移动技术的本质规律,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运用无球移动技术。1特点从身体平衡角度来看,无球移动技术动作包括静态平衡和稳态平衡。在篮球运动中,相对人体的位移与一定时间内人体的体姿不变,平衡表现为一种静态,称为静态平衡。运动员在…  相似文献   

15.
浅谈现代社会倡导武德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史中,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讲究道德。今天我国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取得了巨大的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武术而言,武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武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等,都显示出现代社会倡导武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传统武德内涵阐述,指出现代社会要以当代道德要求为高度,结合传统武德之闪亮点,重新审视传统武德的内涵和功能,在继承和弘扬过程中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这才是当代社会的呼唤,也是武术运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7,14(7):10-14
通过对美国体育思想发展的回顾,分析美国当代学者对体育的认识,进而辨析“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观点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即“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体育观的主要分歧不在体育手段上,而是在体育目的上。“通过身体的教育”目的众多,与目的的唯一性不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授运动技术,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无从知晓;“针对身体的教育”目的明确,就是完善人的身体,、在实践中表现为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代哲学“身体”的转向,尼采宣称:“一切从身体开始”,梅洛·庞蒂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这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身体哲学”转向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的根本纠拔,亦为我们真正切入东方古代哲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因此,重新回归“身体”,思索身体自身的直接的“表现”维度业已成为超越形而上学传统的一条可行途径.体育运动是身体的直接表达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身体哲学视角对跆拳道运动的审美进行相关研究,从作为表达主体的身体、作为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哲学本体的身体三个向度认识跆拳道的身体镜像,可以了解个体,更能直接面对我们的身体.身体哲学丰富的内涵是跆拳道在品势、腿法、礼仪等方面进行审美的前提,跆拳道运动中的主要审美元素诠释着身体哲学并丰富其内容,跆拳道文化精益求精的审美观点促进着身体哲学的发展.跆拳道最终要回归身体,身体才是跆拳道发展的终点.因此,身体哲学引导着跆拳道文化的审美,赋予其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7,(6):16-21
为继续阐赜体育学学科定性研究的方法论,以法国体育哲学协会主席Bernard Andrieu教授访问为契机,《体育与科学》杂志于2017年11月6日在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举办"体认的运动心灵塑造与显现论的运动身体图式"学术沙龙。此次学术沙龙基于Andrieu显现论、现象学和神经哲学的混合研究方法与程志理所提出的体认新范式,围绕活着的身体主体诠释何以可能,研究的进路和技术方法两个主要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对话。对于如何在研究中介入活着的缄默身体,Andrieu提出了"浸没—显现"的"显现论"询证路线,程志理则基于口述史如何展开身体存在的丰富性,两者在交汇和碰撞中达成共识:身体是活着的主体,不可割裂,要想接近甚至完全呈现这一身体,应当在体验论和经验回述的质性研究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史中,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讲究道德。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取得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武术来说,武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武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等,都说明了现代社会倡导武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