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2014,(13):F0003-F0004
主题阅读采取“单元主题教学法”的课堂模式,主要由以“大单元主题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流程改革、以“以读代讲,以读带讲”为代表的教法改革、以“批注式阅读”为代表的学法改革三部分组成,短期内较大幅度实现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分揭示了主题阅读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正>“校园主题”绘本阅读课程是以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主线,以每月校内重要事件和学生校园活动为主题依据,选择与此主题匹配的绘本作为教材,搭建成拓展类的语文校本阅读课程。“校园主题”绘本课程以何为构建依据?“校园主题”如何选定?如何整体构建与具体实施?这需要在每天的绘本阅读课堂和学生一起读绘本,在绘本阅读课堂中去实践和探索,通过“校园主题”绘本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用绘本滋养童年,为精神成长奠基,引导学生学习阅读、锻炼思维、运用语言和获得审美经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量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而主题阅读正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的行动研究。近年来,我校探索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构“1+2”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打破传统,探索一种新型的、多元化的教与学的模式,努力打造四种课型,即精读、略读、美文阅读、经典诵读,旨在培养学生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沐浴母语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尤其对学生的阅读训练竭尽心力,但收效甚微。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对提高初中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题。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体验更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立足点和珍贵的教学资源。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阅读教学,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设计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接文化观培养目标,要符合学生阅读学习基本要求,要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度契合。“主题阅读”与文化观对接,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自然选择,但其应用价值极为广泛,教师需要做创新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6.
根据“三个面向”精神,我理解今后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着眼二十一世纪,即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健壮的体魄以外,在智育方面,无疑应该是具备现代化知识并富于创造性才能的人。为此,历史课要贯彻“三个面向”,固然要改革教材,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不改变历史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现象,要想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话。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着手,逐渐形成“读、理、练”三段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就是把一堂课分三段,即阅读、整理、练习三段。第一段,约化十分钟左右时间,通过教师出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篇章阅读、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但从篇章阅读走向主题阅读、群文阅读,进而探索整本书阅读,是阅读改革的方向。本文将通过几种阅读方式的比较,尝试探索不同阅读方式的推进策略,探讨不同阅读方式的价值所在。篇章阅读往往是对某一主题的代表性文本——某一作者的代表作品,或某一作品中的典型选段——的研读。篇章阅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占据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8.
纪亚妮 《天津教育》2021,(11):183-184
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单元主题来组织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力至关重要。“阅读力”是指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靠“单元主题”这株“藤”,培育“文本阅读、课外阅读”这些“瓜”,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量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而主题阅读正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的行动研究。近年来,我校探索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构"1+2"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打破传统,探索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10.
王琴 《考试周刊》2023,(36):125-128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碎片化”“表面化”等问题,通过基于主题意义的深度阅读教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指引。文章旨在通过阐述主题意义和深度阅读的内涵和特征,探索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设计,促进英语阅读教学从“碎片化”走向整合,从“表面化”走向深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核心是大量阅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大量积累来学好语文,简单说就是让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为此,在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两年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学校要采取“习惯培养三步走”策略:一是按基础性习惯、学科共性习惯和特色习惯三大主题,每月一个主题,每学期滚动实施,循环强化习惯养成.二是采用“阶梯状培养模式”和“精品课堂引领”两条途径,走阵地建设之路,稳固建构培养模式.三是探索出“五段十级”阅读评价体系、启动三项读书活动,走特色培养之路,强化阅读习惯养成.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3.
改革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探究”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像生物学家那样去研究和处理信息,是培养探索和创造精神、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探究”教学的步骤是:①提出研究问题:由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紧扣主题而又具有探索性的问题。②提出假设: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假设。③问题的探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实验、观察、思考论证假设。④讨论分析: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交流探索成果,得出结论。⑤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把探索所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14.
小学时期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最初时期,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英语阅读文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而阅读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英语成绩。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主题引领,首先,要明白主题对英语阅读的作用,其次,选择的主题要适合与阅读,并找到与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源,最后,通过探究书中的话题来确定主题资源,为实现“阅”中突围这一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态批评中,“阅读大地”的主题已进入人心。对“阅读海洋”主题的探讨是对传统生态批评内容的有益扩充。文章通过对海洋写作中较量、危机和回归三个分主题的议析,试图勾勒符合生态整体观的生态批评中“阅读海洋”这一新主题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双减”背景下,如何为语文教学提质增效?课题组遵循教材特定主题单元,开展基于“快乐读书吧”之下实施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探寻主题阅读教学点,在课本与课外读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通过“以文带书”“以书带类”“以类带多元”等模式,提升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使阅读从“自由化、浅阅读”逐渐走向“课程化、深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写作流利性、准确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以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Reading for Writing”板块的语篇“My Amazing Naadam Experience”为例,教师在运用词块教学法时,要创设主题语境,阅读主题语篇,聚焦词块探索,巩固与运用词块,主题写作与评价,探索词块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展开的,其基本做法是就语文教学中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主题,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整理、阅读,进而加深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并通过这一开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主题阅读是以孩子的兴趣,存在的问题,家长、教师对孩子的期盼为切入点,围绕人生最为重要、最需关注、最富有情感、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的主题,如,探索、感恩、成长、幽默的故事等进行相关的主题阅读材料选择,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相关文学作品阅读活动。所谓“主题阅读课程”,是指幼儿同根据本冈特点、幼儿需要、教师特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围绕主题形成阅读目标、框架、内容、评价体系,是幼儿同个性化、特色化的课程,为幼儿发展服务,作为幼儿园课程的补充与拓展。通过主题阅读课程,充分地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整本书阅读指导,尝试通过建构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实现课外阅读的课程化、体系化。在思辨性阅读视域下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通过“猜测—印证”“对话—体悟”“延伸—拓展”三条路径进行探索,可以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