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露香园顾绣艺术,享有"画绣"之誉,驰名于明清刺绣艺坛.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惊叹其名:"技至此乎","非人力也."文学家陈子龙在跋中题曰:"天孙织锦手出现人间."文人谭元春在<顾绣考>中云:"上海顾绣,女中神针也."之后,顾绣成为宫廷贡品,身价更高,"人争宝之."顾绣将中国宋元以来的刺绣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我从小就会绣戏衣、绣枕头、绣鞋面,花样也是我自己画;一直到解放后我才不自己绣戏衣和绣彩鞋了,也不再画花样了。  相似文献   

3.
<正>"扬州写意绣"的命名源于该绣种是以中国画中的写意画作为刺绣的主要题材。与传统的工笔技法相比,"扬州写意绣"的写意技法着力追求写意画的笔墨情趣和文化内涵。2007年,笔者陆树娴作为"扬州写意绣"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荣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对其绣品给予了  相似文献   

4.
杨少斌去法国了,去参加“当代中国肖像”展。从法国回来,他一定又会被晒黑一圈。他的皮肤有些像相纸,在欧洲的阳光下不断显影——他每次从欧洲回来,皮肤的颜色都会自然地加重。这也有些像他的画,他的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深层发展,越来越局部,也越来越铺张。 少斌是一个亲切的人,他喜欢说话,但又不太会说话。我的意思是他说的话往往太“正式”,少了些趣味。少斌从骨子里  相似文献   

5.
山西晋绣源远流长,内蕴深厚.本文从审美趣味,历史映射、民俗风情三个角度对山西刺绣品评分析,发掘出山西刺绣所特有的内涵潜质,梳理了山西刺绣的历史渊源、非遗传承,为“晋绣”的理论建设做了一定铺垫.  相似文献   

6.
常看报纸上发表的漫画,人总会觉得画漫画容易,不像国画、西画、版画那样,须受过多年美术教育或苦练若干年才画得像样.漫画不同,常是简笔画出,有点意思,有点趣味就行,报刊能采纳发表.可话又说回来,许多受过美术教育,绘画功底深厚的人,画卡通还好办,要画漫画就不大习惯,不知道该画什么,找不到可取的题材,或有题材又不知怎样去表现,很伤脑筋,兴趣大减.美术院校每年毕业生不少,画什么的都有,可画漫画的却不多见.……  相似文献   

7.
"露香园顾绣",简称为"顾绣",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由明代中期顾名世家族在上海老城厢内的露香园私宅中所创.遗址即今天的上海市黄浦区露香园路两侧.  相似文献   

8.
小丁老头:我推了你一辈子,就像高莽画的那样,也算尽到我的职责了。现在我已不能再往前推你了,只能靠你自己了,希望你一路走好。我给你带上两个孙子给你画的画和一支毛笔,几张纸,我想你会喜欢的。  相似文献   

9.
傅大士是中国最早的弥勒化身,中国第一居士,中国三教合一思想的象征,其心性论成为后世禅学的核心和源头。文章对傅大士及其传录的版刻和流传情况予以考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刺绣技艺已有千年的历史,这其中汉绣是早期著名的三大名绣之一(苏绣、汉绣、粤绣),洪湖汉绣源远流长。相传元朝末年,农民领袖陈友谅在洪湖峰口镇大公村驻扎练兵,他的妻子和当地农妇每日刺绣战旗、军服,以待出征,洪湖汉绣得以发源。清政府成立绣局后,集中各地有名的绣匠,专门为宫廷服务,洪湖的吴文琇兄弟七人都成为被雇之列,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吴氏形成了汉绣世家。  相似文献   

11.
谈题画     
一 题画,即写在画上的题识或跋文,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西洋油画没有题写文字的,画家只是在不起眼的地方署个名字了事。 我爱看画,也爱看中国画上的题识和跋文,尤其是才子们的题画文字,信笔写来却意味无穷,从中可以看出画家的性情、趣味。  相似文献   

12.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夫人,向慈禧推荐美国女画家卡尔进宫为其面像.有趣的是,对西洋画一无所知的慈禧,在画像之前,曾急不可耐地提出过不少问题,如为什么要坐着画呀?别人能否代坐?是否每天都要穿一样的衣服、戴一样的首饰珠宝?等等.出于迷信,慈禧还专门择定黄道吉日,叫人帮她精心梳妆打扮,换上绣有紫色牡丹的朝服,披着寿字嵌珠花巾,头上插着玉蝴蝶和鲜花,手上戴着玉钏及长长的护指套.  相似文献   

13.
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把自己和男人嘻嘻哈哈地看着的一本书,塞给一个好奇的孩子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朝花夕拾·琐记》)而孩子持图迟疑、尴尬异常之际,也正是衍太太和她的男人哄然大笑、十分得意之时。自然,衍太太塞给孩子看的正是《红楼梦》中傻大姐拾到的绣春囊之类的东西。鲁迅之所以把童年所见的衍太太的言行示之于众,显然是为了说明成年人不应教唆青少年干坏事,而  相似文献   

14.
今日白洋淀     
深秋时节,我们来到了白洋淀,只见方圆百里淀泊,芦苇绵绣,荷花飘香,水鸟飞翔,湖水清澈,岸柳如烟,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当年  相似文献   

15.
杨建红 《大观周刊》2012,(47):51-52
一、黔东南刺绣简介 黔东南州民族刺绣由苗族刺绣和侗族刺绣两大刺绣体系组成,刺绣风格各具特色。本文以苗族刺绣为例,黔东南少数民族刺绣技艺针法共有挑花、平绣、插花、锁绣、破线绣、锡绣、蚕丝绣、辫绣、疙瘩绣、两针绣、短针绣、堆花、盘线绣、打籽绣 、贴花、针织绣、滚边17大类,其中锡绣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使用金属进行刺绣的技艺,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批准文化部确定的321Ⅶ-22苗绣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宁波刺绣称"宁绣",曾与"蜀绣"、"苏绣"齐名。"宁绣"分为金银彩绣(又称仿古绣)、平绣、包梗绣、刀绣,尤以金银彩绣古朴雅致、色彩和谐、绣工精湛,最为著名。金银彩绣,即以金线和银线配以其他各色丝线,在丝绸上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它既是工艺欣赏品,又是生活日用品,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千年传承金银彩绣作为独立的作品,今确切可见的实物始于唐代。唐代武则天曾赠送僚属金字、银字绣袍;公元743年,鉴真和尚  相似文献   

17.
张文恒 《文化遗产》2016,(2):95-104
在故事层面,明戏曲《绣襦记》经历了从唐至明近700年的民间积累与文人创造。它有似于《琵琶记》的体大辞美,却没有像高明那样对原主题做巨大地改造,近于"荆刘拜杀"的生气勃发,却又比它们显得精于铺垫、文理细密。该剧民间色彩与文人创造俗雅并陈,表现出多重的面貌。"戏文"、"南戏"与"传奇"三个概念,"戏文"可指宋戏文,但更多与早期"南戏"(南曲戏文)意思一致。明嘉靖后文人大量参与戏曲创作,"南戏"改称"传奇",以别其俚俗。从《绣襦记》剧本形态的多面性可以看出:涵盖了文本、音律与旨趣三个维度的剧本体制,是"戏文"到"南戏",再到"传奇"演进的内在动力。从民间创造,到文人模拟,再到文人独创,三者在本质上并无截然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我叫裘群珠,196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技艺独特、名扬海外的金银彩绣,一直是宁波人引以为傲的工艺品。金银彩绣技艺历史悠久,与中国传统刺绣血脉相连。现在老人们还常常谈起唐朝时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金银绣千手佛,至今还被奉作日本国宝的故事。彩绣发展到明清,宁波城内就出现了刺绣教坊、绣衣和绣庄等商铺。清代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传统刺绣开始分工操作,绘图设计与刺绣分开。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市和鄞县(现鄞州区)都成立有绣品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营山太蓬山透明岩东西两壁上,发现摩崖佛教刻经3种5方。包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方,《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和《法华经》各1方,3方《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法华经》均为鸠摩罗什译本。这些佛教刻经的镌刻时间为唐宋时期,其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为唐代。  相似文献   

20.
高珊 《出版参考》2016,(8):14-15
助画方略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插画资源聚合平台,一直为成为全球插画产业引领者、插画关联领域服务者和插画应用普及推广者而努力耕耘.同时助画方略也是ISLI国际标准催生的,反之全方位使用ISLI的全新的领域,其全力打造ISLI+全球插画资源聚合平台是ISLI国际标准的全新的应用类型.在助画方略起步之初,整个团队就在认真研究如何将ISLI贯穿始终,将ISLI国际标准像DNA一样植入到助画方略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