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城市绿道骑行环境空间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关系,在广东省高校骑行协会选取32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26.0和AMOS24.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环境空间感知的评价均值最高,对配套感知的评价均值最低;城市绿道的环境空间感知、服务感知、配套感知与大学生绿道骑行的行为意向呈正相关(P<0.01);城市绿道的服务感知、配套感知与环境空间感知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因此,继续加强城市绿道环境空间的建设,构建绿道串联城市中具有独特性的自然景观,提供便捷的城市绿道骑行配套及服务,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城市绿道骑行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选取安徽省淮南市(皖北地区)、六安市(皖中地区)、黄山市(皖南地区)3个代表性地区徒步旅游游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调查数据,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s α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信度检验。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安徽省徒步旅游游客满意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安徽省徒步旅游游客满意度对行为意向的子因素推荐意向和再参与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为安徽省徒步旅游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魏烨 《体育科技》2014,(2):90-91
计划行为理论已被学者广泛用于各种行为研究中,并作为探讨解释个人采取某一特定为的主要理论基础。整理历年国内外学者研究民众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相关文献,通过分析可知计划行为理论假定的行为意向受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三个预测变项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基础上,引入身体活动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构建扩展TPB(METPB)模型,检验该模型对9~19岁青少年群体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适用性,探讨该模型对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青少年MVPA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纳入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后,METPB显著地提高了其对身体活动行为的解释力。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MVPA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影响,解释了31.4%的行为意向方差;行为意向和习惯行为对MVPA行为有显著性影响,解释了18.7%的行为方差;执行意向加强了行为意向朝实际行为的转换。METPB模型对于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MVPA意向及行为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观规范对小学生与初中生MVPA意向产生了显著性影响,而对高中生的MVPA意向并无显著性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对3个阶段学生的MVPA意向产生的影响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不断增强。建议:在对于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干预中,政府、家庭、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于身体活动参与的正确态度,提高其参与身体活动的意愿,培养其参与身体活动的行为习惯,且在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干预时考虑学习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城市吸引力、赛事认同对异地观众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方法 以367名赛事异地观众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基于偏最小平方法的结构方程建模(PLS-SEM)等方法进行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赛事认同在城市吸引力与再次观赛意向、赛事推荐意向的影响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在城市吸引力对城市重游意向、城市推荐意向的影响关系中具有补充性中介效应。建议开展异地观众的市场调查,了解异地观众在观赛行为意向、赛事认同等方面的消费特征,做好异地观众的市场细分和差异化营销;重点改善和提升赛事举办地周边的自然景观与旅游吸引力;在发布赛事与旅游信息方面,赛事主办方可与城市文旅企业进行联合设计与产品开发;借助大数据技术为异地观众提供定制化信息推送和赛事服务;利用全媒体平台做好城市形象与赛事形象的整合营销。  相似文献   

6.
<正>一、前言在独生子女群体中,由于其独特的唯一身份,较为优越的生长环境,许多独生子女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独断专行,怕苦怕累,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干不顾,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不喜欢更不擅长与同学合作。而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自我中心意识的膨胀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严重影响个人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取样法时间纵贯研究设计,采用量表在693名青少年中初测行为意向、锻炼技能及锻炼活动等变量,4周后复测行动计划及锻炼活动等变量,检验锻炼技能在青少年锻炼行为意向、行动计划及锻炼行为间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锻炼技能、锻炼行为及行动计划等变量间性别差异显著;行动计划是行为意向与锻炼行为间的中介变量,行动计划的中介效应受锻炼技能变量的调节,掌握锻炼技能者随后锻炼活动多而锻炼技能少者,锻炼活动少;被试性别及初测锻炼行为是复测锻炼行为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20,(9):812-816
目的探究基本心理需求对运动员运动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方法采用心理需求满足问卷、运动调节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运动亲社会行为问卷对31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与结论 1)基本心理需求正向预测运动亲社会行为水平;2)自主性动机在基本心理需求与运动亲社会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主性动机对运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受到道德认同的调节,即在高道德认同水平下,自主性动机对运动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和中坚力量,高校不仅要促进其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还要使其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目前,各大高校虽然都已开设了体育课程,但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该研究以哈尔滨体育学院的431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运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明确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意向。研究表明,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是行为态度因素,其次是主观规范因素,最弱的为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并为促进高校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锻炼意向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介式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青少年锻炼行为与锻炼意向、锻炼计划、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锻炼意向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锻炼行为,自我效能在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和中介作用;锻炼计划在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关系及在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调节效应的中介机制表明:锻炼意向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有中介式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与运动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节律(P.S.I)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和体育统计方法,对奥运明星和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生物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对运动能力产生影响,且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程度具有专门性,证明P.S.I理论与运动训练和比赛成绩有密切关系,在体育运动实践中P.S.I.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P.S.I.理论尚需进一步修正,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高等院校在开展社区体育中具有良好的场地设施优势、人才集中的优势和教育功能的优势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挖掘高校体育的潜在优势,才能使其在杜区体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社区体育也只有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的各种优势,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度假体育参与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度假体育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包括信息获取渠道、组织形式、旅伴关系、消费额度;度假体育参与者的动机;度假体育的参与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建议,力求扩大我国度假体育参与面.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总量、居民消费结构、全民健身意识等方面分析小康社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探讨小康社会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有国家政策、经济和资金投入、产品需求、旅游群体等。提出加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加强设施管理和安全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把握当前影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以福建沿海地区的农村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体育人口和非体育参与者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群的社会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体育人口的闲暇时间较多;体育人口比例性别差异不明显、与年龄成U型结构、与文化程度成反比、与家庭人均收入成正比、与家庭成员数量成U型结构、与体力劳动程度成反比;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例女性明显比男性高、与年龄成正比、与文化程度成反比、与家庭成员数量成倒U型结构、与体力劳动程度成正比。体育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娱乐和社交、兴趣等原因。制约非体育参与人口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缺乏体育设施、缺乏体育组织、没有锻炼伙伴和没有体育指导等。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社会情绪的关系是体育社会学和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体育比赛深深撩拨着我们的情绪,体育经验创造不同层级的社会情绪,这些情绪是人们主动追寻的,但或多或少也是社会所期望、允许或可能产生的情绪.研究尝试从心理气质、历史过程以及社会结构间的交互作用入手,以厘清体育与社会情绪的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认为,体育在建构和渲染社会情绪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愉悦的情绪、痛苦的情绪与兴奋的情绪这3个主要的方面,必须受到关注的是,允许这些情绪需求的社会表达,并与消费者文化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创造一个良性的体育与社会情绪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郑芳  徐钊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2):17-20,26
球迷是体育俱乐部和联赛生存的前提和基础,球迷忠诚可以确保一个稳定的球迷群体,俱乐部品牌形象的建设对于球迷忠诚的培养来说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国内特殊的职业体育背景,运用归纳和演绎逻辑的方法构建了一个俱乐部品牌形象测量模型,并提出了一个俱乐部品牌形象与球迷忠诚关系模型,为俱乐部品牌形象的建设和球迷忠诚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基于倦怠认知-情绪应激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揭示浙江省运动员应激和倦怠之间的关系。以浙江省183现役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实施问卷调查。研究发现:①浙江省运动员的应激和倦怠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倦怠的各个维度之间也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②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比赛失利和运动损伤是浙江省运动员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9.
运动与补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韩晓丽  丁树哲 《体育与科学》2000,21(2):28-31,27
随着近代体育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教练员与运动员已开始认识到补糖与提高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重要性。通过补糖,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成绩,而且可以推延运动性疲劳的出现,运动后补糖还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近代关于补糖与运动的研究中,涉及了补充不同种类的糖(复合糖、低聚糖、1、6一二磷酸果糖等)与各种类型运动项目及糖的补充时间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些可行性研究进行分析讨论以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