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如破竹。在“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种科学、全面、高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终身体育意识。该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在校五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前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其次,从实质内涵、逻辑结构、终极目标等方面阐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职业院校“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后,在实践探索中提出了以下策略:围绕学实现“一二年级必修+三四年级选项教学”课程模式;围绕练成立课外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俱乐部联动机制;围绕赛完善校内、校外体育赛事体系阶梯模式;围绕评健全科学多维评价结构体系,以期助力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以“学、练、赛、评”一体化为视角,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体育课程统整缺乏,课程的功能被弱化;教学环节内涵把握不够,相互促进的关系尚未建立;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核心素养难以养成等问题,主要成因为一体化课程体系尚未建立,“以体树人”综合价值未充分发挥;体育大课程观意识淡薄,课程设计缺乏整体规划;教学观念过于陈旧,缺乏应有的创新力。提出应树立体育大课程观,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握“学、练、赛、评”内涵与要求,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更新教师传统观念,增强专业素养与提高专项水平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继东 《体育风尚》2023,(11):131-133
为了大力发展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践行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同行的发展战略,本研究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中健步球教学的改革研究,提出学、练、赛、评在健步球教学的两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层面进行教学实践的拓展,有效地解决学练赛评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进一步促进健步球在职业院校中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要求强化“教会、勤练、常赛”。这对体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学练要精准,比赛要常态,评价要灵活,呈现“学、练、赛、评”新样态,进而打造优质体育课堂。学是基础,练是过程和手段,赛是检验,评是导向。“学”是练和赛的基础,“练”是学的手段和必经之路,“赛”是学和练的检验,也是评的一个方面,学中有评、练中有评、赛中有评,贯穿学练赛始终。  相似文献   

5.
周峰 《武当》2024,(1):67-6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高中教育中,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将探讨“学练赛评”下高中生武术课堂“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志楠 《新体育》2022,(8):68-70
为了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田径运动兴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学田径项目“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阐述了“学、练、赛、评”内涵。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田径项目“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价值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全面认识、构建一体化体育教学体系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田径项目教学设计应以“学”作为导向,重视传授、以“练”作为手段,发现问题、以“赛”作为反馈,改正问题和以“评”作为收尾,及时补救。  相似文献   

7.
篮球项目具有竞技属性、娱乐属性和体育属性。在初中阶段开展篮球综合教学活动,能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合理制订教学计划,能让学生在目标清晰、学练结合、赛练结合、评教结合的模式下,掌握更多的篮球技能和知识。本文简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并从多角度探析构建初中篮球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提升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结构框架和操作程序的活动体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诉求。在“乐练赛”理念指导下,对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女生健美操教学进行了探讨。通过改善学习态度、同伴关系,让女生获得学习乐趣;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点的把握以及进阶赋能的学习,让女生掌握学练;通过增强自信心和全员参赛的形式,让女生享受比赛。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健美操教学,契合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有助于消除体育教学中的性别偏见,对推进体育社会化等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幸福体育”视域下,基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引导学生通过相约伙伴、教师、父母、社区等对象,在“约学、约赛、约演、约创、约赏”等活动过程中培养主动学练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炼”出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约炼”是对“幸福体育”的实践探索,旨在引导学生享受体育学练的幸福感,为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21,(3):70-72
"学、练、赛、评"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价值内涵视角、课程模式视角、单元设计视角、教学实践视角等方面梳理有关"学、练、赛、评"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学者的诸多观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更好地认识"学、练、赛、评"一体化内涵和相互关系,推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金课”理念的提出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该文旨在探讨“金课”理念在高校体育普修课程中的应用,提出创新与改革策略,以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内容升级、课程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完善和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等策略,旨在打造更高层次、更具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学科体验,为高校体育普修课程的改革提供新思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运动教育模式是指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赛、评,把握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篮球知识和篮球技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张伟 《体育教学》2024,(3):30-32
基于高中体育课堂的“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实践,以高一田径跨栏跑的技术方法为例,探索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效果。通过以单一身体练习为切入点,组合练习为基本点,游戏或比赛为突破点,课堂评价为提升点,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协调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沈军 《体育教学》2022,(7):35-37
本文就跳绳这一项目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在“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不仅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而且在课堂教学上体现教育价值观、道德品质;让学生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逐步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关键能力”提升,是学生与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学、教、赛、思、研”结构化培养模式的五个环节,纵向上互为支撑关联,横向上聚焦“一专多能”,呈现鲜明的结构化特征。工作室以“学、教、赛、思、研”系列专题活动促进区域内体育教师“关键能力”发展,为体育教师更好地适应体育工作与其他教育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姚儒兴  陈婷 《体育教学》2022,(12):30-3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综合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一线体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进行解析,并以九年级篮球单元为例,全面阐述了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体育线上教学受诸多制约条件影响,如,场地限制、器材匮乏、指导缺少等,要行之有效,必须有适宜目标、硬件准备、学练方法、游戏竞赛和评价反馈。在此背景下,结合实践,笔者提出小学体育线上教学“学、练、赛、评”的实施策略,通过途径多样化、形式趣味化、过程竞赛化、评价多元化等角度,提高其有效性。一、居家体育锻炼的实施策略(一)学:途径多样化,让学习过程精彩纷呈1.“云端”互动促交流在线教学是体育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或使用直播等平台开展教学,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同“屏”互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将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旨在实现大学生强身健体的目标,引导其树立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在肯定体育教育融入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积极意义的前提下,简要阐述体育教育中所包含的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继而以促进体育健康教育和核心素养培育两者融合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实践路径,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更好地融入核心素养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林新舜 《新体育》2023,(20):64-66
“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高校田径训练中应用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田径成绩,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田径知识以及田径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田径训练模式现状,随后分析了“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运用意义,同于提出了“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希望对高校田径教学的深入改革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将科技赋能与体育课堂相融合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减轻体育教师负担,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教育认知、自我能力认知以及对科学锻炼、学习内容的理解,助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本文从发展学生自主学练水平、提高学生竞赛水平、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等方面,探索科技赋能融合构建智慧体育的学、练、赛、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