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班区域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其交往能力。让幼儿体验快乐、分享快乐。跨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班级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几个班级间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幼儿在跨班区域活动中可自主选择游戏材料、  相似文献   

2.
陈榕 《广西教育》2009,(33):114-115
当前,幼儿园的托班环境创设普遍参照小班区域活动创设模式。小班幼儿与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着很大的区别,应依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安全性、趣味性、互动性、适宜性四个方面,进行托斑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相似文献   

3.
对废旧物品进行巧妙利用,是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新要求,它既可以"变废为宝",顺应当前的环保理念,又可以亲近幼儿的日常感知,让幼儿乐于参与废旧物品的改造与利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创设区域环境、墙面环境、观察角环境等班级环境,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在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游戏活动中,教师也应充分收集、利用日常的废旧物品,让孩子在熟悉亲切的游戏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想象,开展有趣味、有意义的游戏探索。  相似文献   

4.
托班幼儿喜欢游戏,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游戏中认识自我,适应环境,了解未知,形成经验。2~3岁幼儿的游戏,大致可以划分为教师有组织的游戏与环境引发的游戏两大类。 教师有组织的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群体共同发展的需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具体引导与密切关注下开展的游戏。 环境引发的游戏是指由教师创设的特定环境引发的幼儿自主、自娱的游戏。 托班幼儿年龄小,游戏特点、指导原则与方法有独特之处,参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作为"隐形课程"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参与权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幼儿参与班级物质环境创设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创设邀请鼓励、自由、赋予力量和强大的班级物质环境,使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环境,进而激发幼儿好奇、想象、以及智力上的挑战。文章通过对教师问卷调查,访谈园长、教师和幼儿,观察物质环境等途径对幼儿参与班级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存在幼儿参与方式单一、参与频次较低等问题。提出相应地解决策略,即教师尊重幼儿,突出幼儿主体性地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及能力;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促进物质环境创设等,以期为幼儿真正参与班级物质环境创设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延吉幼儿园为例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为促进托班幼儿健康成长,必须创设宽松、多样的环境;创设仿真、多层次、互动的游戏环境;创设情境化、生活化、多样化的运动环境。  相似文献   

7.
王雅平 《林区教学》2011,(6):120-121
托班开展音乐活动是为了开发婴幼儿早期音乐的潜能,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案例分析入手,总结了托班音乐活动需要以调动幼儿的兴趣为前提,再以游戏化的活动予以开展,其中情境化环境的创设和教师的角色扮演对幼儿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而活动游戏化又需要教师尽量减少游戏规则的束缚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8.
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是影响终生的一种习惯和品质.托班幼儿正处于秩序的敏感期,但在幼儿生活中的秩序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序”环境的创设、一日活动“序”的渗透、游戏活动“序”的培养、家园联动等途径,借助外界环境即外部秩序感的培养可以影响并促进托班幼儿内部秩序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游戏活动是指引幼儿认知世界、体验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区域游戏环境是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活动类型去引导幼儿充分获得游戏体验,进而促进幼儿提高课堂游戏参与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的感知、操作和体验。本文主要就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实施路径进行探索,为丰富幼儿教育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心怡 《成才之路》2022,(11):103-105
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适宜的环境可促进幼儿获得丰富的有益成长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儿童发展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互动主题环境,并积极探索主题环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的关系.文章以"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为例,从班级环境的创设、游戏活动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投放、特色活动的开展、融入生活元素五个方面探...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我在组织托班幼儿日常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托班幼儿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其具体表现为抢人家的玩具或其它物品,争游戏角色,打人等等。幼儿攻击性行为给幼儿园的生活教育、班级管理带  相似文献   

12.
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为幼儿健全人格奠定基础。该园从2000年开始实施以“混龄教育”为特色的儿童主体性发展课程,现设有三个混龄班,以“混龄游戏”为主要课程,采用班级结对开展活动、定时进行全园性的体育游戏等活动方式,全面为幼儿创设“小社会”的成长环境,从而让幼儿学会交往和合作,培养孩子们美好的情感。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  相似文献   

13.
<正>一、背景分析"环境是第三位老师""要让儿童生活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这就需要老师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理念和提高环境创设能力。班级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场所,怎样才能让班级环境体现教育意蕴,承载课程功能,起到涵养童心、引发互动,推动幼儿经历主题探索和获得游戏体验呢?漫长又快乐的暑假即将结束,孩子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从小班升入了中班,我们思考:创设怎样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升班带来的自豪和喜悦呢?如何在班级环境有限的空间中进行无限  相似文献   

14.
蔡荔 《成才之路》2014,(20):94-9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科学小操作、小活动有了兴趣,才能主动投入活动。教师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科学活动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呢?通过以班级特色活动进行探索,是一个好形式。根据幼儿园的课题内容,再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将班级的特色活动的活动内容定为—初探区域游戏中的科技小操作活动。通过区域游戏的形式来设计多样化的科技小操作活动,培养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让幼儿进行有价值地探索,就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材料投放的位置以及顺序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将影响到幼儿参与科技小操作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中对活动的目标定位来发展幼儿的科技小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通过分层创设环境,有选择的来投放材料。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以及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感知、发现的权利。要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将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现象、特征以及是通过怎样操作、发现、推理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大胆地进行科技小操作活动。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学习环境包括幼儿园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幼儿园学习环境指的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学习环境。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的学习也是围绕幼儿感兴趣的游戏进行的。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要解放思想,让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建,教师与幼儿一起努力,共建优良的学习环境。那师生共建学习环境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结合实际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林涵钺  钱旭 《四川教育》2023,(22):47-48
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通过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进行学习,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了营造能够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不断发展的环境,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基于本园实情,整合并优化资源,把班级传统区域创设为主题鲜明的班级游戏场馆,并在其中科学合理地设置多个小游戏区,投放丰富且可操作的材料。幼儿在自选区域的基础上,采用各班自玩、班级组轮班玩、年级组混班玩、大带小混龄玩等方式参与游戏活动,发展多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之后 ,回想自己的托班带班经历 ,我深有感触。在此结合自己的实践 ,谈一些托班环境创设方面的体会。创设爬、行自如的 ,能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的空间———《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试行 )》托班活动室的区域分隔既要注意安全性 ,又要注意多样性。就拿地毯来说 ,我们既要提供大块地毯 ,以满足托班孩子喜欢滚、钻、爬的年龄特点 ,也要提供仅能容纳一到两名幼儿游戏的小块地毯 ,以保证孩子们的活动安全。在活动室设置台阶式空间是一个好办法。孩子可以把它当作小舞台尽情表演 ,也可…  相似文献   

18.
托班幼儿首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失去了朝夕相处的最熟悉、最温暖的家庭环境。由于能力有限,他们只能用哭闹拒绝周围陌生的一切。如果在托班环境创设中多一点家庭氛围,多一点温馨的感觉,就能换来托班幼儿更多的欢乐。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城镇大多数幼儿家庭生活比较宽裕,玩具品种繁多,不少家庭给幼儿设立了专门的娱乐室。孩子们普遍渴望有一个舒适、漂亮、玩具多的场所来满足自己的游戏欲望。于是,我们到各大玩具公司,集中采购了一批适合3岁以下儿童玩的玩具。比如各种车辆、娃娃、积木、大串珠、毛绒玩具等,还  相似文献   

19.
瑞吉欧的《让环境说话》中提到:幼儿园不能有一处无用的空间,环境应跟着幼儿对话,应跟着幼儿的需要变化。活动区是幼儿园班级创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幼儿教育的一大资源,创设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区环境,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是发展幼儿游戏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笔者通过观察幼儿、调研交流、创设实施等系列动作,对自己所在的小班及平行班级进行了活动区环境的创设与实施,摸索出基于儿童立场下活动区环境创设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积极的建构区活动环境提高幼儿间的交往能力 建构区活动是中班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因为建构游戏的多动多变符合中班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建构材料的可操作性,使幼儿们能乐在其中,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进行交往。升人中班后幼儿们开始能有目的地接受建构游戏的任务,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责任感,并且能自己组织游戏,规定主题。在建构活动中开始学会共同商定友好同伴间的相互合作、团体合作,并使游戏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在活动中,幼儿彼此之间学会了协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