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高三数学教师,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让学生在高考中都能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因此,除了要指导好他们在数学高考时如何做对基础题,更要指导好他们做对难题,拿下难题的分数.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在考试时把难题的分析、突破与数学基础知识进行超常联系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供正在高三第一线指导学生数学复习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姚婷婷 《小学生》2013,(11):124-124
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常常会发现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他们喜欢富有感情的语文课,却不喜欢逻辑性强的数学课;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会数学应用,会让他们背一些数学公式或数学口决,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他们觉得这些知识太枯燥,自己又很容易把内容记错;教师有时布置数学作业给学生做,学生常常用敷衍的方法做数学题,比如他们胡乱写答案或者干脆  相似文献   

3.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足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们必须把数学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教学时教师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和生活有机地整合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会自觉地做到“我要做”、“我要体验”,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做”、“要我体验”,也只有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数学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被动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自己很少有自主权,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全面参与,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会自觉地做到“我要做”、“我要体验”,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做”、“要我体验”,也只有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数学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怎样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王国?教师可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数学趣味;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数学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数学素养。教师可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带领学生感受数学世界的精彩,让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古诗文课堂灵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活动还给学生,把探索还给学生,把创新还给学生。学生能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做,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显才华,既积累知识又提高能力。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潜能在没有束缚和遏制的状态中尽情展现,轻松自如地应对课内外古诗文阅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经历和实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的数学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他们觉得做数学题枯燥无味,没有学习下去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丁兰 《成才之路》2009,(4):45-45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做数学”的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做数学”主张把注意力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内容方面转移到数学过程方面,是强调数学知识在人脑中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的教学,是把数学教学视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做数学”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做数学”并非过去的题海战术。“做数学”可以做习题,可以做与课堂学习有关的数学活动。可以像数学家一样研究数学。  相似文献   

13.
叶伟飞 《考试周刊》2014,(47):75-75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让他们与周围的世界发生作用,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作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计算机模拟教学,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何斌 《教师》2019,(13):47-4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把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会做题、会考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思维能力是人的诸多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呢?文章围绕这一问题,从多个方面讲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秀珠 《广西教育》2006,(7A):88-88
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就是将数学内容置于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让学生主体通过“做”,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主动构建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从而启动他们的思维活动,让他们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的课堂是生机勃勃的,尤其在当今信息数字化的数学课堂上,积极评价所触发的教学精彩片段数不胜数,在和谐的氛围中,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应充分重视教学中的积极评价,把积极评价与心理调控相结合,让数学课堂人文化,让数学学习优质化。因此在课堂上,仅仅是智力上参与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正面的、积极的情感投入,要借助学生内心向上、向好、向善的力量,让他们做优、做强、做大之间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标志是他们能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参与。  相似文献   

18.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数学、学数学并感到亲切、有兴趣和贴近生活实际他们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看学生的书面作业,我们总会看遗憾,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楚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再把题目读一读,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其实,这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让  相似文献   

20.
"做中学,学中做"其实质就是放手让学生在内在的、反思性的、富于理性的思维探究过程中自主探索,使得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中职数学的很多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这给"做中学,学中做"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静态的教材转化成动态的,组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现笔者结合所上的公开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这一方面做出的探索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