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沈阳 《体育风尚》2023,(9):152-154
本文旨在探讨“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初一足球教学措施,并提出了五个教学措施,包括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利用小组合作和竞赛促进训练、设置多样化的比赛形式、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这些措施都是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原则而制定的,旨在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本文也强调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成长。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使初一足球教学更加科学、有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21,(3):70-72
"学、练、赛、评"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价值内涵视角、课程模式视角、单元设计视角、教学实践视角等方面梳理有关"学、练、赛、评"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学者的诸多观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更好地认识"学、练、赛、评"一体化内涵和相互关系,推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伟 《体育教学》2024,(3):30-32
基于高中体育课堂的“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实践,以高一田径跨栏跑的技术方法为例,探索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效果。通过以单一身体练习为切入点,组合练习为基本点,游戏或比赛为突破点,课堂评价为提升点,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协调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姚儒兴  陈婷 《体育教学》2022,(12):30-3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综合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一线体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进行解析,并以九年级篮球单元为例,全面阐述了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如破竹。在“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种科学、全面、高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终身体育意识。该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在校五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前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其次,从实质内涵、逻辑结构、终极目标等方面阐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职业院校“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后,在实践探索中提出了以下策略:围绕学实现“一二年级必修+三四年级选项教学”课程模式;围绕练成立课外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俱乐部联动机制;围绕赛完善校内、校外体育赛事体系阶梯模式;围绕评健全科学多维评价结构体系,以期助力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篮球项目具有竞技属性、娱乐属性和体育属性。在初中阶段开展篮球综合教学活动,能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合理制订教学计划,能让学生在目标清晰、学练结合、赛练结合、评教结合的模式下,掌握更多的篮球技能和知识。本文简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并从多角度探析构建初中篮球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提升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沈军 《体育教学》2022,(7):35-37
本文就跳绳这一项目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在“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不仅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而且在课堂教学上体现教育价值观、道德品质;让学生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逐步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学得精、练得高效、赛到目标、评到实处,达到学以致用,需要教师思考和理解“学、练、赛、评”的关系。笔者以水平一《技巧仰卧推起成桥练习方法:搭建彩虹桥》为例,通过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和修缮来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随着《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不断持续探究、实践深入,在学校体育教学“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下,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学校体育教学远大的发展目标,任何环节和步骤都要围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来开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有运动量、有技战术、有比赛的“三有”体育课堂。作为课堂体育教学中最关键的三个环节,要实现一体化设计、系统化执行,探寻“学、练、赛”一体化精准课堂教学实施方略,以促进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科效能双重提升,促进学习者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同时,逐步有序推进“三有”课堂的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就“学、练、赛、评”在小学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羽毛球教学中的科学运用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有效巩固学生的技术动作。基于此,文章从以学为本、以练促学、以赛促练、以评统领这几个部分简要阐述“学、练、赛、评”在小学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6-37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这里的健康目标不只是身体健康,还应该包含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如果说学与练是体现身体健康领域目标,那么,赛与评则更多地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落实"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次浙江省"四地九室"体育名师工作室教研联盟活动中,几位教师带来的展示  相似文献   

12.
徐宁 《体育教学》2022,(6):46-48
大课间活动是学生锻炼身体的第二体育课堂,学校应深究大课间的健身价值,可以以跳绳项目为抓手,沿着“学、练、赛”实践路径,通过融合发力学技能、巧设大课间练体能、按部就班赛素养等实践策略,促进学生的技能与体能协同发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王志楠 《新体育》2022,(8):68-70
为了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田径运动兴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学田径项目“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阐述了“学、练、赛、评”内涵。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田径项目“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价值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全面认识、构建一体化体育教学体系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田径项目教学设计应以“学”作为导向,重视传授、以“练”作为手段,发现问题、以“赛”作为反馈,改正问题和以“评”作为收尾,及时补救。  相似文献   

14.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体现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真实化的教学设计、专项化的教学方式,其特征表现为聚焦“学、练、赛”三者的有机结合和整体运动能力的形成,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进行具有深度的体育教学,强调以“赛”为核心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践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转换、内容的重构与升级、方法和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评价的改进。针对当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路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定位体育教学目标的应然价值;对“学、练、赛”各环节进行针对性设计;动态调整“学、练、赛”整体结构;选择适宜学生的“学、练、赛”教学流程;将表现性评价作为实现“学、练、赛”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5.
林新舜 《新体育》2023,(20):64-66
“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高校田径训练中应用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田径成绩,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田径知识以及田径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田径训练模式现状,随后分析了“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运用意义,同于提出了“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希望对高校田径教学的深入改革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学校园武术开展进行探讨,阐述了中学校园武术“学、练、赛”普遍存在的困境及其原因,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构建“学、练、赛”一体化武术课堂教学、打通校园武术课内外学练有效衔接、搭建多样化校园武术比赛展示平台的思路和对策,并在学校进行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的实践探索,达到了提升武术教学质量、学生习得一定的武术技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何晓燕 《体育风尚》2023,(11):89-91
近年来,国家与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业阵地,肩负着重要的育人责任。为了更好的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需要结合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加强“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通过从实践展示、主题教学、活动开展各方面出发,更好的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本文通过概述“学练赛评”教育模式,分析核心素养下“学练赛评”的教学价值,从而探究出科学有效的“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体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对“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了在“双减”政策下实施一体化教学所遇到的课程资源不足、教学方法与理念局限性以及家校合作不力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如完善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与理念、强化家校合作与沟通等。本文还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小学体育教育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静 《新体育》2023,(16):62-65
本研究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据,紧密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个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以健美操课程为例,为提高高中健美操教学质量,笔者尝试构建高中健美操课程“学、练、赛”一体化的模式,并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四方面进行阐述,经过实施测评,结果显示,“学、练、赛”一体化模块在高中健美操课程应用实施下,学生体能指标中的800m,仰卧起坐,肺活量,坐位体前屈,跳远等数据均有明显提高;健美操专项技能四项指标:柔韧、力量、平衡控制和动作连贯性也均显示出明显差异。经观察,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1):26-27
<正>在本届交流展示活动中,河南省洛阳市选送了一节水平四(八年级)《足球:摆脱防守队员后射门》,执教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通了"学、练、赛、评"4个教学维度之间的"隔膜",是"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在此,笔者结合该课例谈谈对"学、练、赛、评"的思考,以期引发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