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培养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主题。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育实质意义的角度入手,针对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中榜样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中榜样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走向是关系新世纪德育的成效以及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问题。对新世纪德育的生活化本性、生活化内容、生活化目的、生活化模式四个方面的研究探讨,说明了新世纪德育向生活回归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研究生德育的生活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了研究生德育生活化取向的理论渊源与现实需求,指出了研究生德育生活化缺失的状况,认为研究生德育生活化是研究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高研究生德育效能的有效途径,是研究生德育的必然归宿.同时提出要坚持研究生德育生活化取向,推进研究生德育生活化进程,必须构建研究生德育目标生活化、内容生活化、方法生活化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赖以生长的根基。全文着重探讨了德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德育生活化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德育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引入生活化元素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德育课生活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强调了生活化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以期通过科学教学手段,让德育知识和小学生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切实提高学生德育素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出发,结合高校德育实际状况和大学生自身特点,从思想理论课程改进、文明寝室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以及利用网络平台等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探讨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以期通过制度建立和队伍建设保障高校德育生活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意义与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化德育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出路之一,也是德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构造作为高校生活化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道德践行能力,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客观要求.构造良好的生活化德育环境要把握学校、社会、家庭、网络四雏一体的生活德育环境系统,从学校生活德育环境、社会生活德育环境、家庭生活德育环境和网络生活德育环境四个方面来进行构造高校和谐的生活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德育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对福利机构特教学生开展德育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建设为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增加了新视角。阐述了和谐社会思想对高一地理教学的新要求,探讨了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高一地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德育生活化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德育理念,它要求把德育理论“化”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与日常生活中。这种“化”是一种渗透、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所要“化”的对象是人,特别是青少年。德育生活化既是内容,又是方法,其核心是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的“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探讨与论证,寻找好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生活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使高校德育工作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杨爱东  刘杰 《文教资料》2014,(20):86-87
高校德育教学模式的生活化转向是德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回归生活世界是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应然取向,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是德育生活化转向的最终目标,多元化道德实践教育是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是困扰德育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在众多制约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中,"去生活化"无疑是导致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德育"去生活化"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圣人化、德育过程智育化、德育内容抽象化、德育方法简单化。德育"去生活化"是制度化教育与科技理性合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当前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德育内容远离聋生生活的现象,开展体验教育,让聋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体验德育内容,提出了德育生活化、德育关怀化、德育共鸣化的新观念,取得了较好的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德育如何才能取得实效,这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德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因此,在当前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从生活这一逻辑起点来探讨高校德育,分析其非生活化的现状,并力图构建德育生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是德育美学观的继承和创新,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提升大学德育层次的重要举措、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等价值意蕴。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要以德育主体审美化、德育内容审美化、德育载体审美化和德育方法审美化为实施路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开拓大学生活化德育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道德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赖以生长的根基.为有效摆脱我国传统大学德育严重脱离大学生生活世界而导致大学德育低迷的困境,德育生活化已成为大学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时代赋予大学德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应遵循交互主体性原则.摒弃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概念化、抽象性、去生活化的传统德育路径,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中心,从理解、尊重、交往等方面行之有效地开展大学德育生活化,切实提升大学德育质量和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化德育是一个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生活化德育的价值引导是指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促进儿童个体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从而为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从价值引导的视角来探讨"生活化德育"的实施方略,实现德育回归生活,促进儿童在生活中育德,在德育中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