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语言转述研究关注的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句法变化和语义功能,并应用于文体分析,忽视了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进行语言转述的语用目的和策略。从话语角色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情况下说话者在转述他人话语的同时改变了自己的话语角色,以便更好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这其中有社会语用的因素,即话语原作者与听话者的关系。说话者利用这种关系完成一系列的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斯珀伯(Sperber)与威尔逊(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为视角,对马三立单口相声中的言语幽默进行深入分析。说话者与听者共有的认知环境是言语幽默产生的前提条件。关联理论将人类交际视为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言语幽默的产生在本质上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者产生使说话者与观众都明白的言语刺激,通过这种刺激,说话者意欲使观众明示或更明白他的一套设想。观众的推理能够填补话语语义陈述与话语实际传达意思之间的缺口,一旦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被观众确认,幽默便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与言语行为研究基于语用视角,涉及到语言的功能研究,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辩证依存关系。话语标记的归类及性质确定由言语行为决定,言语行为的成功实施由话语标记来促进,话语标记没有语义真值,它促进言语行为的情态表达。由于话语标记的性质取决于言语行为中言者听者的社会关系及地位,话语标记与言语行为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但有时为了礼貌或修辞的需要,说话者往往违反合作原则,选用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不一致的间接语言。按照言语行为理论,一切话语都可看作言语行为。因此构成辞格的语句也不例外。一些修辞手段本身也蕴藏了一定的暗示义。本文正是要探讨这些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不一致的辞格式的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对于(不)礼貌言语的研究大多是静态的,即对孤立的(不)礼貌言语进行单独分析,而人们将不礼貌言语转换为礼貌言语的过程是动态的,其中涉及说话者在言语互动过程中的感知与构建。作者从海伦斯宾赛欧地(Helen SpencerOatey)的和谐管理模式这一动态理论视角出发,考察了说话者如何基于言语互动中的交际需求、面子的敏感性和行为期待的动态评价构建礼貌言语的过程,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不礼貌言语的形式进行转换,得到了不礼貌言语的转换机制。不礼貌言语的转换机制对于深入了解不礼貌言语的转换过程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诺是语用学研究中言语行为研究的话题之一。从许诺的言语者是否真心这一角度出发,许诺可分为真诚许诺和不真诚许诺。就目前来看,对于不真诚许诺言语行为的研究显得相对不足。Verschueren等提出的顺应论是从话语出发者和话语解释者的角度对言语进行分析,而并非对言语行为本身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从Verschueren等提出的顺应论中语境顺应的角度出发,分析《老友记》中朋友和恋人之间不真诚许诺的行为,得出以下结论:说话者做出不真诚许诺是对语境的顺应,它具有同许诺一样的言外之力,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批评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外交话语模式的内涵,阐述构建外交话语模式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提出外交话语模式的三要素:(1)外交话语功能;(2)外交语言策略;(3)外交言语行为。最后,本文展示如何在外交话语模式分析框架内解读美国总统特朗普外交话语实例,重点关注其在外交实践中如何使用情态类语言策略实现外交话语功能(如:正常化意识形态、模糊化外交立场或合法化外交行为),以及他的外交话语模式中隐含的间接言语行为(如:谴责、承诺或威胁)、意识形态和话语逻辑,从而维护、转变或重塑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8.
话语标记语是指用来标示话语之间各种逻辑或时空关系的词或短语。话语标记语对言语行为的调节功能表现在:对言语行为施事语力进行强化或弱化,以达到说话人意定的成事效果。本文简要回顾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研究,试图通过对商务谈判中的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讨论其在言语行为实施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霞 《培训与研究》2007,24(1):36-37
体现说话者的机智和幽默,使说话者言语表达更加灵活和增强话语感染力,以增强话语效果是模糊语言在语言交际中的三个重要功能。它们使模糊语言成为语言交际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用学的核心理论,言语行为的中心思想是说话可以看作是做事。陈述句并非都表达"陈述",说话人可以越过字面意义实施多种言语行为,形式和功能不是绝对的对应。修辞使说话者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言语行为,使人们的话语交际成功有效。从修辞角度分析陈述句中的各种言语行为,比较言语行为中的同义表达手段,分析词汇、语法和语义等修辞手段在实施不同言语行为中的作用,由此得出:修辞使说话者的话语依赖言语环境,有时妙语双关,有时含蓄幽默,有时指桑骂槐,使言语行为产生种种修辞效果,提高了言语行为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为实现有效的语言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出发来对人的语言行为进行解读,将言语本身定义为某种行为的实施,如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等。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言语行为理论的使用策略也不尽相同,只有通过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说话者的语气、内容等多种要素,才能确保语言语用力量的有效传递。本文重点以《红楼梦》中人物对话英译为出发点来进行讨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对《红楼梦》中人物对话英译进行研究,从而来提升翻译信息的对称性,实现原意的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12.
独立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说话者往往出于某种语用目的,有意把话语的真实意图省略,听话者可以根据独立句的句法特点,建构起一个可能的心理空间,该空间与真实心理空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距离,听话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语境以及认知语境激活言语行为脚本的核心成分,从而把握说话者的隐含意义。从认知和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独立条件句和歇后语的认知特点及其语用推理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普遍使用的隐喻,在语境中经过引用等改造方式,被动态地转移到语篇建构中,具有互文性。互文引用中,叙述"视角"使得当下话语与转述之间发生映射,具有隐喻互文性。外交话语中的直接引语,"摄像式"视角,文学隐喻的引用,使话语产生权威性、客观性、生动性语用效果;间接引语,特别是自由间接引语,日常隐喻和专业领域隐喻的使用,视点上的"内聚焦"方式,把隐喻互文性与说话者内容相融合,从而能对听话者产生移情的语用效果;言语/思维行为的叙事表述把言者的评价与隐喻思维相结合,"思考评价"视角框架,更加有效地形成价值认同。中美外交话语中的转述方式和隐喻内容具有一定的异同性。  相似文献   

14.
语句意义的理解是语言理解的基础和核心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能力的体现 ,更是人们能够进行社会交往、扩展精神世界的基础。一般说 ,语句意义的理解主要包含语面意义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 ,要弄清语面意义的言内之意或言外之意 ,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如果话语的语面意义没有负载说话者所要传递的目的信息 ,但听者通过了解这一语面意义并经过推理实际上却接受了说者的目的信息 ,那么完成这一话语的言语行为就分化为两种行为 :一是直接言语行为———表达了语面意义的存在 ,提供的是辅助信息 ,即所说的言内之意 ;二是间接言语行为———表达…  相似文献   

15.
教师话语对学生语言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话语,主要包括问候语、指令语、反馈与评价三方面。以期通过这三方面的言语功能分析研究,从理论角度揭示当下英语教学中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帮助英语教师调整和规范使用课堂用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国英语教学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交际双方的明示-推理过程,明示与推理是同一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误解产生于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的双向互动中,交际双方均是误解产生的潜在根源。说话者的明示话语是语境假设及推理的依据与前提,为误解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本文以电影对白为例,对导致言语误解出现的说话者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说话者如何规避误解,顺利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一)语码和语码转换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言语、方言、俚语等都可称为语码(code)。语码的运用与语境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的中心问题,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语码转换指的是说话者在同一次对话或交流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正如 Numan 和 Cater(2001;275)指出语码转换是“一种在话语间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作为一种语言变体现象,它既可以是使用两种或两种语码以上的说话人的个人言语行为,也可以是存在或使用两种或两种语码以上的言语社团的群体言语行为。转换的数量,可以是一个词的转换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谈话的转换;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关系的另一种语言也可以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本文要讨论的是在外语教学中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码转换对目标语学习中语言输入有效性的影响。(二)外语学习中语言输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通过语言来行事,并不是直接表明说话者说话的本意,而是希望听者能够领会其中的含义。随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不断发展,也可以分别从情绪、人际关系、文化差异以及语境几个主要方面阐述与言语行为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来阐明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言语行为的。  相似文献   

19.
王朝培 《文教资料》2006,(18):122-123
Palmer(1986)将情态定义为说话者态度和看法的语法化,认为主体性是衡量情态的一个根本标准。将情态分为动态情态、义务情态和认识情态体现了主体性递增的原则,而主体性程度说明了三类情态的语义(即用法)区别,同时也决定了情态助词的句法表现。但主体性实际上是说话者所要表达的语言目的,而并非情态助词的认知基础。本文认为,决定情态表达的认知基础是人际权力关系和言语情景参与者的预期。而情态助词作为语言中表达情态的主要手段,其语义主要由话语参与者之间的权力结构决定。义务情态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是对话语参与者对相关行为的态度的预期;情态动词的认识用法是其义务用法的语用强化,而非隐喻投射。  相似文献   

20.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们在交际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语言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能够帮助交际双方借助语境信息理解说话者真正的意图。本文分析了西班牙语中常见的三类间接言语行为来说明间接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