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学刊》2010,(6):73-73
王艳霞在《前沿》2010年第10期撰文指出:“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封建社会”下所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牺牲品。股票市场作为一种典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其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也同样常常存在,这一方面是因为股票市场参与者之所以来到这个市场,其本身一定具有某些共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集体无意识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具有遗传性,是一种思想和观点的遗传,它构成一个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从本质上看,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具体体现。鄂伦春族是小少民族,要想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应以特定的、相对稳定的地域及传统狩猎文化为背景,以学校以集体无意识为理念的校本课程建设为依托,为传承与发展传统狩猎文化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原型理论作为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表征和结构的一种学说,对词义习得的心理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与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不同,原型理论认为概念的袁征是通过原型或实例实现的,而原型是具体的、个别的、形象的.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应从概念的原型入手,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突出词义的形象性,确立体验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李雪娥 《职业圈》2007,(9S):82-83
原型理论作为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表征和结构的一种学说,对词义习得的心理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与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不同。原型理论认为概念的表征是通过原型或实例实现的,而原型是具体的、个别的、形象的。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应从概念的原型入手,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突出词义的形象性,确立体验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他的影响扩大到了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无意识理论、力比多学说、三重人格结构、释梦论和俄狄浦斯情节理论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新领域,对20世纪的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但也因其过分夸大无意识和性本能的作用而陷入"唯意识论"和"泛性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美国电影《蝴蝶君》表现了编剧黄哲伦、导演柯南伯格试图重构东方主义的愿望,但影片内化的"西方"基因,使得这一愿望大打折扣。在这种无意识的"重构"与"妥协"中,"女"主人公乾旦与间谍的身份设置变得模糊复杂;京剧、中山装等中国符号,及场景的选取或误用别有他意。实际上,影片对东方的解构,是黄哲伦不彻底的"东方"与柯南伯格想象的"东方"的杂糅。  相似文献   

7.
音乐的基本要素乐音、节奏等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人的听觉对自然音响和律动加以无意识选择的结果。气息是音乐的物质载体,跟人类的劳动密切相关。在劳动中,畅快的气息发而为乐音。集体劳动最终统一了喊声,合作者内在的生命节奏这一"生物学图式"又把喊声组织成了"物理存在"的节奏,形成劳动号子。人的自然声音正是在劳动中变成了最初的音乐。  相似文献   

8.
以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代表的"汉写民"小说,试图以汉族作者身份虚拟少数民族视角,构建故事话语层和内容层的整体圆满。然而,迟子建无意识带入的汉族文化视角已然将少数民族故事"景观化"。纠正浮躁,促进民族文化天然融合,才是"汉写民"文学的题中正义。  相似文献   

9.
《白蛇·缘起》是一部以"白蛇故事"为原型的影片,讲述了晚唐年间蛇妖小白与捕蛇村许宣的爱情故事。与传统"白蛇故事"相比,影片虽以二人感情为主线,但在此基础上作了较大改动。借由格雷玛斯叙事学分析方法,将其与成熟范本戏剧《雷峰塔》对比,可发现根本矛盾由"人蛇异类恋"到"妖的转变"、人物塑造由白蛇到许宣的重心转变、主题由"颂真情"到"赞扬善"等一系列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0.
叶舒宪 《文化学刊》2008,(1):160-162
熊图腾作为中华远古祖先神话的一条重要原型线索,必然会在后代文学中留下深远的影响,并且按照文学原型的一般规则,会以置换和变形的方式,生成新的叙事作品。  相似文献   

11.
"平庸的恶"是人们研究犹太裔女性汉娜·阿伦特思想的一个热点。这个理论是从人性的层面思考道德和政治领域中的集体与个人的责任。阿伦特认为恶并不是人性本身所与生俱来的或者是固有的一种品质,它的出现是人们不思考的结果,所以恶没有深度,与它相反的善才是有深度的。阿伦特说恶是平庸的,这里的"平庸"二字仅仅是在说恶的性质,并没有同时默认这种恶的危害是轻微的;相反,看似简单直接地产生的恶,它的后果却很可怕,危害很大,甚至极具毁灭性。阿伦特"平庸的恶"这个思想的提出,给当时世界思考德国纳粹罪行提出了一个耳目一新的角度,应该是震撼人心的。直到现在,这一理论仍然为我们看待集体罪恶、集体暴力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大多数人作恶其实是无意识的,是不曾思考的结果,只是盲从于某些东西。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12,(1):146-146
夏秀在《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文化——心理图式是积淀着特定文化蕴涵的心理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无意识。这种文化——心理图式影响着在特定文化中生存群体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和情感模式。文化——心理图式对创作有重要影响:不仅影响着意象选择,还影响着叙述程式和特定主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部分作家开始逐渐接受神话原型理论,并借助本国神话表达主题,莫言的《蛙》对神话的应用尤为明显,表现为:主人公万心集"三性"于一体的女医生形象;"蛙"丰富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证《儒林外史》中蘧公孙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赵雪斋的人物原型是姚莹,并以两人为中心,考察他们周边的人物原型,指出蘧公孙祖父蘧祐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祖父李天祜,蘧公孙父亲蘧景玉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的父亲李弘永;而与赵雪斋交往密切的胡三公子,其人物原型是王材振。通过对这些人物原型的考察,我们可以加深对《儒林外史》艺术构思及艺术创作上的理解,譬如《儒林外史》塑造的人物形象涉及吴敬梓“朋友圈”的问题;在时空处理上,作者采取空间挪移的方式来构建地域场景,并有时间明暗的问题;在素材处理上,采取删繁就简与虚实相映的手法。  相似文献   

15.
"瞽叟生舜"的故事关目源自商人创世神话,瞽叟在创世神话中乃是一个黑暗的混沌元神,舜(帝俊)则是一个光明儿神,瞽叟生舜的关目乃是黑暗世界诞生光明世界的创世过程的形象表达;"瞽叟生舜"与另一个创世神话"七窍凿而混沌死"的混沌神话在深层具有共同的原型结构,瞽叟和混沌在原初很可能是同一个神;光明世界诞生是通过与黑暗世界的对抗和冲突、最后打败黑暗世界的方式完成的;舜作为中国上古孝子贤君的形象,是春秋至秦汉间对舜形象和舜故事的伦理化处理的结果,这个处理既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掩盖了其创世神话的原初特征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精神胜利法"是一种人们普遍具有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是一种共同的人性。不同的人持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精神胜利法"。《阿Q正传》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集中反映了"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的6种主要表现形式:等级高贵法、自寻开心法、想象弥补法、目标转移法、健忘法、掩饰法。  相似文献   

17.
文学人类学是世界性的跨学科研究潮流在中国当代催生出的新兴学科。从神话原型批评起步,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积累,文学人类学目前处在努力建构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学和文化实际的新理论体系。其中一个主要的学术突破是打破了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将神话研究引向文、史、哲与宗教学相互整合的大视野。自2009年首次提出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的命题,学术范式的变革获得理论上的自觉意识,本文再论神话研究学术范式的变革意义,并对"神话中国"研究的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主要表现为它是一种"软约束"及它所具有的多种"软性"管理方式上.而我们一直实行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软管理"方式.那么,作为两种"软管理"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怎样呢?文章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岩 《文化学刊》2015,(2):126-129
语言具有表情达意、叙述事件的功能,但是不能说具有表情达意、叙述事件功能的都是语言。第一电影符号学花了十年的时间来自证其伪,得出电影语言并非是自然语言式的符号系统的结论。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所谓电影语言只是电影叙事工具的一种指称,事实上它是一种"非语言性"的叙事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文化学刊》2009,(4):147-147
黄发有在《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5期撰文指出:潮流化仿写以群体认同淹没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导致审美的同一性。作家们为了不被冷落,就尽量避免成为独自作战的散兵游勇,为了进入文学的主流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创作个性,潜在地表现出一种趋同倾向。“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