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合作办学为更多的中国学生提供"本土留学"的机会,即学生不用出国可以在自己的国家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大学提供的本科专业教育。国家、高等教育、学生个人为大学本土留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大学本土留学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及趋势亦是三方利益不断均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世界学位制度发展的新趋势一、学位制度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随着大学教育国际化形势的发展,各国对学位制度国际化的要求已越来越迫切。学位制度国际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需要。目前,各国大约有100多万学生离开本土在国外接受大学或大学后教育。各国认为,实现学位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化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三强一高"培养目标,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规模从小群体拓展到大范围,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内涵从低层次提升到高水平的创新理念;提出了"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方式,使大部分研究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国际化教育资源,接受国际化教育,使以前少数学生才能受到的昂贵的国际化教育惠及到大部分学生;构建了接轨国际一流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世界学位制度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趋势表现在: (一)学位制度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随着大学教育国际化形势的发展,各国对学位制度国际化的要求已越来越迫切。学位制度国际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需要。目前,各国大约有100多万学生离开本土在国外接受大学或大学后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趋势表现在: 一、学位制度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随着大学教育国际化形势的发展,各国对学位制度国际化的要求已越来越迫切。学位制度国际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需要。目前,各国大约有100多万学生离开本土在国外接受大学或大学后教育。各国认为,实现学位的国际化,有利于培养能够面向世界、了解世界,具有国际交往能力与竞争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当今经济国际化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疫情加之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使中国留学生的学习问题备受关注.本土学习是一种大学应对疫情挑战的国际化新实践.本土学习高度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政策、大学的国际化布局、合作基础和教育质量.就地消化模式、"飞地"模式、交换模式和分散模式是本土学习的主要形式.本土学习所实现的是知识要素的线上与线下流动,以"在线国际化"丰富了传统的大学国际化内容,也为中国大学解决国际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了参考.本土学习的质量、教育内涵和疫情后的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7.
高校基础课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第一作者有幸被国家教委选派为第一批出国培训的双语教师,回国后在普通物理学课程中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出现了大量的、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重新思考。笔者在认真总结和回顾了双语教学的得失后,深刻体会到双语教学不应狭义地理解为用英语教学,而应将其看成一个教和学的国际化教育环境,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受具有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质,成为国际化的现代人才。同时双语教学还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了解国际教育发展新动态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8.
教育国际化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举国上下形成通过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和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这一共识的基础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探索新形势下对教育的新要求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已是时不我待,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与民族精神、本土特色的结合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俗地讲,教育的国际化指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土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近年来,以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和教师的国际化为特点的教育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培养具有国际化特性的人才已是各…  相似文献   

9.
相信每位校长都曾经接受过诸多形式和内容的培训。2014年11月底,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参加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校际连线"项目在浙江宁波组织的为期三天的"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校长领导力课程培训"。来自英国本土的资深培训师丰富深入的英式培训课程、具有浓郁英伦风格的培训方式,与我们久已习惯了的中国式校长培训截然不同,引发  相似文献   

10.
开展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将越剧这一本土戏曲作为特色艺术教育内容之一来实施。在学校里为学生提供接触越剧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本土戏曲艺术的魅力与活力,进而培养他们对越剧的兴趣。发挥音乐课程的学科优势,使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学生的心中开出人文精神的新花。  相似文献   

11.
教苑新语     
<正>◎教育国际化不是西方化——教育国际化应该具有双向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用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学生,还要用中国文化影响外国留学生。一方面,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文化自信,要看到中国教育的优势,不要盲目地追赶超越;另一方面,教育国际化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国化,……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碰撞,找到适合本土国情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职教育在坚持本土特色的同时,还要突破"为地方建设服务"的圈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以国际社会需求变化为导向,调整专业方向;设置国际化课程,实现学科普遍化、跨文化、全球通;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性教学管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合作和竞争;促进认证制度的国际化和就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在地国际化是基于非跨境流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在本土环境中培养全体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跨文化能力。在地国际化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理念,在后疫情时代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基于对在地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的述评,以及外语教育在地国际化实践的动因分析,在地国际化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学校(组织维度)、课程和活动(课程维度)、教师和学生(人员维度)为主体,从三个维度探讨在地国际化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路径,为在外语教育中提升全体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解决外语教育公平、“中国文化失语”等问题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包括教育资源均衡、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构均衡四方面内容。资源均衡是指各区域职业学校的资源配置,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个方面。机会均衡是指每个学龄青年拥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机会,毕业离校学生有回校重新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以及在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都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质量均衡,内在表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化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水平。结构均衡是指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分别与  相似文献   

15.
在地国际化作为学生流动计划的替代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北欧,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对于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在地国际化的内涵嬗变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在地国际化包括超越流动性的国际理解、国际化的课程、文化敏感的教与学、人员的在地跨文化交流等四大要素.在地国际化并非一个同质化的过程,而是在本土优势的基础之上,结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本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在地国际化的实现亟须解决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间缺乏有意义的跨文化交流、英语作为国际教学语言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不足、缺乏对学习成果的评估与比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教育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逐步加快,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如何适应北京市努力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要求,如何满足外国学生接受国内优质教育和国内学生成长为国际化人才的社会需求?这是北京市各类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及教育国际化,本土教师势必会经历与感受异域和本土两种文化相冲撞所形成的一种居于冲突与变动的文化。面对这居于冲突与变动的文化,笔者提出在国际教育视阈下本土教师对待异域文化的适应与创生观,目的不仅是使本土教师传承本民族文化与接纳多元文化,而且还应教育学生学会一种文化宽容与文化认同,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融合和平文化以及国际理解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8.
“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因其优势被地方高职院校作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和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应然选择。地方高职院校“在地国际化”办学提质增效的追求目标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本土为根基,创造虚实一体、中外结合的国际化教育场域,构建适合学生多元发展、促进专业课程和岗位需求无缝衔接、中外文化包容共存的教学模式。面对当前困难,地方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从加强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凸显特色学科专业主要特质、推动跨界融合的师资国际化、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等“四个着力”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工科毕业生在工作中将会越来越多地面临与全球工科毕业生的竞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能力是竞争的资本。工程师是否具备工程创新能力,则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国外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重科学知识传授,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本文将介绍北京科技大学与美国国际教育联盟联合开设的工程类网络实时国际化课程,以期引入国际化理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采用开设网络实时国际化课程,以课程讲授和项目设计指导的方式,使学生直接接受国际跨国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指导,让更多工科学生获得海外工程师执业知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机会。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呈现出本土国际化和国外国际化(跨境教育)两种趋势。在解构简·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将该框架应用于美国的跨境教育问题分析之中。美国在跨境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值得跨境教育的输出国与输入国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