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日语指示词由三项对立的"コ系列""ソ系列"及"ア系列"构成,而汉语指示词为两项对立,即由表示近称的"这"和表示远称的"那"组成。汉日指示词所属体系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日语指示词方面的习得。日语指示词本身的用法也非常复杂,目前我国高校所使用的日语教材仅对其"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用法有所介绍,几乎没有涉及其"观念指示"用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的是石湖词对东坡词的接受,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石湖词对东坡词题材内容上的接受。这一点上范成大主要表现为对苏轼的学习与继承。其次是石湖在风格上对东坡词的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石湖词风表现出前后的不一致,而对苏轼词风的接受与融合,恰恰是石湖词风变化重要原因。最后从"以诗为词"的手法上看石湖对东坡的接受。总之,石湖词对东坡词的接受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体表现为总体继承、个别突破。  相似文献   

3.
杜光庭《广成集》中所存二百多通斋醮词,内容丰富,辞彩赡丽,程式化特征明显,兼具宗教与文学双重特征。杜光庭的斋醮词创作,对青词进入文学领域及宋代青词创作的大盛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两宋是词体建构定型的主要阶段 ,词体观是两宋词学批评中的核心问题。词体这种配合燕乐而歌唱的音乐文学样式 ,在其产生之初其内部就存在着音乐性和文学性、娱乐功能和抒情功能的内在张力和矛盾 ;正是词体的这一内在矛盾决定了词体的发展必然是“建构论”的 ,亦即词体的本质属性是在宋代文人词和民间市井词的雅俗分流、互动及词体文学创作和批评间互动的动态运动中 ,以“尊体”为目的导向 ,建构发展以至规范定型的。两宋词学批评中先后出现了“破体以尊体”和“分体以尊体”两种推尊词体的阐释思路和意向 ,前者以苏轼的“诗之余裔”说为代表 ,后者以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为代表 ,它们构成了宋代 (文人 )词体建构的两个维度。终两宋 ,文人词虽然主动疏离了民间歌场 ,但未尝脱离音乐本身 ;在词体观念建构中 ,宋人并未以脱离音乐为尊体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青词是道教文学中重要的一种文体,产生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明时期。青词既有着与祝文类似的外在形态,也有着章文浓厚的宗教色彩,它是祭祀之文与早期科仪文书结合的产物。从唐至宋,青词的指称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斋词和醮词的总称,并从官方走向民间。同时,它也走出玄门,进入文学领域,具备了文学的美感与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音乐与诗的结合以及词体自身的发展演变中来审视李清照的《词论》。通过对历代有关李清照《词论》评论的梳理,李清照《词论》与北宋词坛创作风气关系的检视,以及歌、词、诗三者相互影响的分析,重新解读李清照《词论》,进而指出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的主要贡献,与其说是通过对苏轼等人以诗、文为词的批评而明确了词在风格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殊性,倒不如说是通过强调词在声律方面的特殊要求,从格律化的角度加速了词体文人化的进程,为词最终走向一种可以与诗并列的文学样式在体制上率先垂范;至于其负面影响,也并非如先前不少学者理解的那样是束缚了词的发展,而在于从另一个方面促成了词对歌的背离,使之趋于案头化和书斋化。  相似文献   

7.
胡秀春 《文化学刊》2009,(2):168-172
古典诗词中,男性视角观照下的女性形象都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来写的,是男性言说的代符号,因此呈现出普泛化、类型化的特征。例如晚唐“花间”词中出现的大量“代言体”作品,其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作为主体呈现的真正的女性,而是男性欲望和审美的客体。而李清照则在她的词中塑造了中性化的真实的女性自我形象,体现出女性作者冲破男性强势话语的胸襟。  相似文献   

8.
北宋文坛领袖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人们尊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是公认的豪放派词人代表。虽然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但是豪放并非苏词的全部风格,苏轼还是写婉约词的高手,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婉约词。本文试从苏轼婉约词的思想内容和风格以及苏轼婉约词的地位与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苏轼。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汉字(词)源于中国古汉语典籍,与古汉语语义密不可分。对这些汉字(词)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其与古汉语相应字词的关联,对准确理解日语汉字(词),避免误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增强日语学习者对汉字文化的理解,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本文从辞书中选取现代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词),就这些字词在日常使用中对古汉语语义的保留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日语学习者学习日本汉字(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日语专业在长三角地区人才需求量的提高和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为满足江苏省和长三角其他地区对日语传媒人才的需求及研究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日语专业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品牌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培养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主要特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之一.同时,伴随国际软件外包的蓬勃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也快速成长,其中对日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已超过了中国软件外包整体收入的一半.大连作为对日外包服务的主要城市之一,学习日语的学生人数及日语相关工作从业人数均居全国领先地位.该文从已从事实...  相似文献   

12.
论汉语同素逆序词——一种特定的汉语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彦斌 《文化学刊》2012,(3):150-163
汉语同素逆序词,或简称汉语同素词,是一种特定的汉语文化现象,一种特别的构词法。汉语同素逆序词学习的出现,首要是一种适应汉语自身发展要求的特定的构词法。本文主要论述了汉语同素词的考察与比较分析,在"汉字文化圈"产生影响与交融的"涟漪",以及有关同素词规范的两点补充。  相似文献   

13.
晋语五台片中存在大量的分音词与合音词,它们有着自己的语音组成方式,分音词在语音上分一个字为两个音节,合音词在语音上合双音节为一个音节;有着独特的词汇、语法特征,与重叠、加词缀等晋语特有的几种语法现象息息相关.既符合晋语分音词合音词的整体规律,又有着独属于五台片的特征,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五台片的分音词与合音词...  相似文献   

14.
黄飞 《文化学刊》2015,(1):59-62
电影《转山》改编自谢旺霖的同名畅销小说,由大陆导演杜家毅执导完成。影片围绕滇藏线这条骑行者心目中的神圣之路,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行走中寻找信仰的故事。基于此,分析电影《转山》的主题思想与影像表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晚唐元白、韩孟两个诗派的创作和文学理论中,发掘其对晚唐五代词创作的繁荣和词体成熟产生的推进作用。元白诗派的诗歌分类意识、娱乐功能观和韩孟诗派"不平则鸣"、"笔补造化"的创作观,作为词体文体特征的形成背景,是本文论析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6.
张惠言是乾嘉时期"常州学派"的中坚,他是一位经学家,却同时在词学、散文、骈赋、书法、篆刻等多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主张词创作要尊词体,崇正声,重比兴,有寄托。读词、说词要做到"义有幽隐,并为指发",直接击中了浙西词派后期创作的流弊。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难势》围绕势治和贤治进行辨难,通过慎到和应慎子者的辨难,引出韩非势治理论。通过对《难势》篇的反思和研究,探析慎到尤其是应慎子者的观点和内涵,以及对如何得出韩非势治理论进行再考察,可以得知其势治理论中的"势"并非自然之势,而是"人之所得设也"的"人设之势",在此前提下,韩非势治理论才能得以成立。这一研究有利于解析韩非势治理论的逻辑与脉络,以及更准确地理解韩非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学中,称赞对象的选定、称赞表达的句形选择、称赞词语的含义认知和被称赞者的应答态度是人们在称赞表达形式考察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内容,基于这四项内容,本文主要对日语称赞表达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以促使人们的日语交际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徐海强 《文化学刊》2011,(5):119-122
作为日语的重要语序特征,谓语后置常被认为会降低交际效率而受到批评。但是。一般在发话行为之前就已确定的说话人的意图并非直到谓语部分才开始显现。谓语的陈述方式是谓语的灵魂,也是理解句义的关键,而日语中成熟的呼应体系能有效预示后置的谓语陈述方式。所谓日语谓语后置导致交际效率低下的观点只是孤立考察谓语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即便最成功的作家,也很难实现一字千金,即便实现一字千金,这些文字的含金量可能也无法与广告词相比。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语汇量都非常丰富,但并不是每个词都受消费者欢迎。据《华尔街日报》统计,下面10个词在广告中出现最多,效果也最好。免费——对于免费、赠送的物品,没人拒绝。不管是"免费赠送""咨询治疗""免费观看"等,只要广告语中出现白送一词,这种产品一般都非常受欢迎,其程度超过"买一赠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