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学术界尊称他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认为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钱穆先生在学术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这与他治学的方法和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严谨踏实的治学方法和思想态度是他学术成就的根基所在。钱穆先生对于做学问有着很深的理解和感悟,他也将自己做学问的经验总结出来传授给后人,从他一系列的治学和论学文章中,可以学习到很多做学问的方法与思想。  相似文献   

2.
陈寅恪是一位史学家,但是他的成就的意义与影响已远超过历史学界。他在近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所谓代表性,就是自清末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剧变,一部分上层知识界人士感到旧有的一套治学路数,无论是古文经学还是今文经学,都无法对历史和现实作出合理的解释,他们谋求开拓一条新的学术途径,建立一种新的学术思路,而结果,则是企求将传统的治学格局与西方近代文明相结合。在近现代的有成就的学者中,这样的一种文化追求与治学心态,确乎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3.
阮元说:“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十驾斋养新录序》)以二十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史验之,可证斯论之确:二十世纪前半叶,该领域最富开创性、成就最卓著的人物是闻一多、陈寅恪、岑仲勉;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今,最重要、最值得注意的人物则是傅璇琮。傅先生秉承闻、陈、岑等前贤开创的优良传统,带领大家把唐代文学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他在不断攻克学术难关的同时,也逐渐清晰地展露出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个性。作为我国唐代文学研究的光辉代表,他的治学特色和学术思想同闻、陈、岑一样非常值得注意,其中有很多值得好好总结的东西。不少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东北历史特点鲜明。一、与中华文明发源问题关系密切;二、是在地理环境影响下文化交汇的典型地区;三、是多种社会形态并存及民族融合的典型地区;四、是边疆地区对中国历史影响的典型;五、是东北亚地区文化传播、交流的核心。因此,古代东北史蕴涵着丰富的学术研究价值。首先,红山文化的研究,向文明起源理论提出了挑战;其次,古代东北史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再次,悠久的古代东北史,对于研究草原游牧民族起源的学术价值不容忽视;最后,古代东北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焦点。古代东北史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其有益于建设、振兴、发展东北;有益于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是纠正错误的历史观,揭穿一些别有用心企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艾尔曼作为一名外国学人,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不懈地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其学术道路是如何走过来的?其学术成就与贡献突出表现何在?在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上有何创新之举?这些问题似乎都应认真思考与回答,这从学术史与学术交流的角度说,他作为当今国际知名学者,理应多留下些学术信息档案,以资借鉴交流,即使是从个人友谊视角看,我觉得也有必要留下点永久的文字记忆。因不惴浅陋,拟就我们间的学术交流出发,就其治学之路、学术成就等方面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6.
纪晓晨 《文化学刊》2014,(4):98-103
鸟居龙藏对于中国东北和蒙古的研究贯穿了他的学术生涯并且成果颇丰,他致力于此的研究也是为了反驳当时世人皆以为满蒙之地无历史文化的论断《满蒙古迹考》回溯了作者有关满蒙文化的研究轨迹,内容侧重对渤海、辽、金三国的考古探查,本书也鲜明地展现出作者的治学态度与研究特色。透过鸟居龙藏的学术眼光与遗留下的宝贵资料,当今的人类学东北研究也可从中收获启发。  相似文献   

7.
乾嘉学者钱大昕之义理观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要联系他的治学宗旨、学术倾向以及他的学术特点进行研究 ,钱大昕主张通训诂而明经、经明而义理即明 ,也就是寓义理于训诂 ,将考据学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清代的宋玉批评是在经学考据的学术思潮影响下进行的,清代的学者在文学之变、赋体之兴、驳议朱学和评、辨的研讨中,以求实的学术态度切实地评价了宋玉。清代的宋玉批评,是对古代宋玉批评史的划时代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陈漱渝先生在对陆建德先生关于鲁迅与女师大学潮所发表的文章进行批评时明确地提出了治学之道:必须讲求立场、观点和方法。陆建德种种谬误的发生,根本原因乃在于他采取了错误的立场,得出了错误的观点,使用了错误的方法。他"常以臆想和编造代替事实,偏离了存真求实的基本学术立场。"学术立场与政治立场紧密相关。正确的学术立场乃至政治立场必然会导致正确的学术观点或政治观点;错误的学术立场乃至政治立场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学术观点或政治观点。无论是正确的的观点抑或错误的观点的达成,都必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而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评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不是刻意以颠覆、解构为能事,绕开历史事件本身,而在一些周边人物身上大做文章,旁敲侧击,东拉西扯,云山雾罩,借以达到自己的某种诉求。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伦理与逻辑起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与传统的文学在"史"的意义上是粘连在一起的,作为现代学科的分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并与现代学科的文学理论完成了衔接.后来的学者可以从容地检阅一部中国文学理论史发展演化的脉络轨迹,努力用"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理论概念、范畴、术语、体系来作相应的诠释与考察,引导出新的历史思维内容.这无疑是今天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与体系设计的一项艰巨繁重的学术工程.  相似文献   

11.
正史学篇"浙学"肇始于南宋,连绵不绝,直至明、清依然大放光彩。其时间跨度之久、涉及学术种类之广、参与学者之众,在几千年的中国学术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浙东学派"最重要的成就是史学。本文针对"浙学"渐变"浙东史学"这一现象,对"浙东史学"尤其是其开创者黄宗羲的学术传统、治学方法及学术环境等方面进行多视角剖析,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12.
青木正儿和盐谷温都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分别是日本京都学派和东京学派举足轻重的学术领军人物,在学术观念上也都明显地表现出日本中国学的近代性特征,两人的中国戏曲研究成果也以极为相似的轨迹进入并留存于中国学者的视野。然而,他们在相近的学术道路上所留下的足迹却不尽相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文化教养以及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并渗透在各自的学术研究中;另一方面,他们治学特色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东京学派与京都学派这两大日本中国学重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文学研究与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陶文鹏、蒋寅、李春青、陶东风、赵敏俐、傅刚、陶礼天、韩经太、黄卓越、方铭、郭鹏、张德建、段江丽、钱婉约、李玲等。会议就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和敏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希望在古典学科和现代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为传统话语和时尚话语的会通进行有效沟通。一传统学术方法与当代学术文化之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14.
《宋文鉴》的编纂凝聚了吕祖谦的文学思想与学术关怀。吕祖谦秉持融会理文的文道观,以编纂《宋文鉴》为契机,致力于弥合自北宋以来文道分裂与对立的局面,对于南宋中期文坛中兴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进之功和启示意义。《宋文鉴》是吕祖谦开创的历史谱系学中关键的一环,它将当代纳入其中,通过诗文把北宋一代的历史关节、治体统纪建构在古今连贯、前后延续的历史序列之中,并"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可以说,《宋文鉴》是全面认识吕祖谦文学与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面相,无论在宋代文学思想发展史还是学术史上,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黄亦君 《文化学刊》2009,(1):177-179
时下讲史、品史之风盛行。由于学术背景不同、研究方向各异,讲史、品史的方法亦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讲史、品史风格,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是其利;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亦是其弊。如已经出版的数十部关于三国内容的读物,多以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为蓝本,杂以《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以及一些野史、稗史等相关史料写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抚慰一般受众对历史知识渴求的心态,其学术价值实在难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6.
<正>可以说,学术工作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生命活动,是学者用其独特的富于个性化的理性探险和感性表述来展示其对人生和世界真理的生命证悟与探索,是学者作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的人、生命的人所选择的自身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谈的是学问之道,实际也是谈成功原因和途径、为人为学之道理。学者这个行当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因而真正的学者所从事的创造性工作,必然是激情燃烧的、充满生命人格的、有我的,是一种标准的个人化行为。虽然  相似文献   

17.
罗杨 《文化学刊》2014,(4):88-97
九一八事变后,傅斯年为驳日本"满蒙非中国论"写就《东北史纲》,此书开启了国内的东北研究,也影响了其后学者对于"何为中国"的探讨。他从神话、疆域与族属等方面梳理东北古史,这些历史关系是认识和处理中国东北问题的基础,也是当时中国与日本争议的焦点。《东北史纲》因特定的时代使命,力证东北与长城以内省份同源一体,但不应忽略书中呈现出的东北之开阔和多样性,以及将原本处于天下格局中的夷夏关系,框定到有明确疆域版图内的国家时的紧张。  相似文献   

18.
李运富教授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科研和古文献的整理、释读工作,他坚持"学史求真,学理求通"的学术理念,不泥陈说,实事求是,在汉字学、训诂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广泛领域,围绕学术的"史"与"理"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本文试就李运富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特点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美国汉学家傅路德毕生都在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历史。他的中国观倾注了自己对中国的理解,也表现出明显的美国本位意识。他不仅从事学术研究,还主动投身学科建设,密切关注学术发展动向,引导美国汉学发展。他的治学特点既是自己宏阔学术视野的表现,也是美国中国历史研究学科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南朝学术史中,刘宋元嘉年间设立儒、玄、史、文"四学"是带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本文通过比较"四学"中儒学馆与国子学的关系,分析"四学"所以能成立的原因、性质,及其借鉴国子学之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拓展考究其他三馆格选生徒的方式和课授内容,并分析各馆课授内容与各自的学术传统的关联性,藉此澄清像"文学馆"之"文学"等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