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从科学统一性思想出发 ,去阐释自然科学所蕴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学术所具有的科学品质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给予后者与自然科学同等地位的高度重视。科学的统一性植根于科学统一的人性。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 ,它们都是人性渴望自由结出的智慧果实 ,它们在科学对象上互融、方法上互渗、精神上互通、功能上互补 ,从而使人类整个科学活动闪耀出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力量的象征,它的突飞猛进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升。信仰是人类对自身价值和终极关怀的追求,它代表了崇高的人性力量。科学理性的异化使科学发展面临许多困境,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信仰的关照和支撑。本文通过探讨信仰给予科学的哲学反思,深刻揭示了信仰的内涵、科学的局限性以及信仰之于科学的价值,从而促进了科学理性对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价值的基本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科学由于能够满足人的不同需要 ,因而它所具有的价值是多元的、多维的。主张“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理想主义和主张追求功利的科学现实主义尽管有其片面性 ,但它们都建立在人的不同需要的现实基础上 ,都反映了科学的人性价值和人力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蕴涵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4.
沈刘丽 《知识窗》2011,(5X):35-35
<正>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人文教育是一种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的教育形式,它重视人性的完善,努力提升道德精神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所强调的是专业知识以外的一种体验、感悟、信仰与涵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科学家薛定谔就科学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谈到:"所有的自然科学都与人类文化紧密相连,科学发明,哪怕目前看来是最尖端的,  相似文献   

5.
在百年奋进的征程中,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精神。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以及塑造大学生的科学信仰和科学品格,离不开对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精神的赓续与弘扬。科学精神蕴含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现状的调研,探究与分析了当前科学精神培养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理论研学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领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作为人类存在的两个基本维度,内在地具有同一性和融通性。直观的知性思维却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事实上,二者的统一和融通有着充分的实践表现、人性依据与历史根源,在实践的层面表现为科学公理的自明性所蕴含的信仰属性、科学与信仰的两极相通性以及二者动态的逻辑关联性;在人性的层面根源于人类需要的多样性、人类存在的多维性和人类本质的生成性;在历史的层面展现为人类的信仰从盲目崇拜,到理性公设,再到人生信念的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7.
作为异化理论的开创者,卢梭反对一切科学与技术,认为科技和艺术是伤风败俗的,它们堕落德性、玷污信仰、纵容奢侈、助长虚荣、华而不实,导致人性的普遍退化。作为浪漫主义大师,出于其自然宗教的基本立场,卢梭主张技术应回归自然,追寻自我,顺应本性明德至善。卢梭对科学与艺术的批判,展现了他对科技发展的忧虑和远见,他启示我们,人类必须合理地应用技术,并在人文与道德的规约与互动中发展技术。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高校图书馆的现代服务理念,科学精神以信息科学运作为主题,体现的是人力价值;人文精神以读者服务为目的,则体现的人性价值,二者是兼容互补,协调统一的辩证关系.高校图书馆即要倡导科学精神,更要重视重视人文精神,这是信息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趁势.  相似文献   

9.
邓崇国 《科教文汇》2009,(36):172-172
大学生是人的欲望与入的理性相结合的矛盾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大学生的人性矛盾是促进校园和谐的基础。人是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动物,这确定了人有理性。正确的理性牵引着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人的理性表现为道德、法律、信仰、理想、科学、哲学等。人的理性受年龄和教育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理性越强,受教育程度越高理性越强。  相似文献   

10.
信仰是人之为人的根,人皆有之.现代社会,大学生应该具有现实的、科学的、崇高的、健全的信仰.但在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本质特征的网络时代,大学生却出现了具有新特征的信仰危机,即在信仰心态游离于信与不信之间,信仰对象多元中显得有些混乱,信仰的性质方面有逃避现实、模糊科学、躲避崇高、消解中心的趋向,信仰行为脱离理性、缺乏自觉显得有点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