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好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一、悬念导入设置悬念,就是平常说得“卖关子”,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我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明明今年九岁了,可他只过了两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明明为什么只…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和理解能力,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尤如一剂“催化剂”和“调味剂”,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主动参与的需求,产生主动探究的行为.悬念设置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笔者的实践策略是: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学重点、难点处设置悬念,促进理解,拓宽思维;课堂出现“冷场”时设置悬念,调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结束时设置悬念,课尽意未尽,思不止.  相似文献   

3.
邵雄 《贵州教育》2014,(14):41-42
正一个好的课前导入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明确该堂课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上来。那么,怎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导入新课呢?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知欲望教师不应该采取灌输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该从侧面利用物理实验设置悬念,唤起学生主动去理解事物变化规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求知思维。例如在教学《气体的压强与哪些因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教学首先要抓好教学的开头,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在课前采用何种方式导入,对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至关重要。我认为以下几种课堂导入的方式非常可取。一、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指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有意识地卖关子,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激发其思维,然后自然地将新课成功导入的一种方式。这种导入方法常用于小说、戏曲、报告文学以及通讯报道等课文,在具体应用时主要做到"精、新、奇"三字,从而快速地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使学  相似文献   

5.
马宝红 《云南教育》2003,(28):30-3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一、优化新课导入,让学生想学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导入新课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吸引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多位数,教师…  相似文献   

6.
郭蕴玲 《考试周刊》2013,(7):123-124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度地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达到学习目标。在导入新课、课堂教学和课堂小结三个环节上都可适当地设置悬念,达到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课教学中,导课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通过故事引导、设置悬念、角色扮演等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生物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以实物观察、演示或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  相似文献   

9.
一、运用“悬念”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适当将一些史实故事化,并在各个教学环节巧妙地运用设置“悬念”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时,要有“悬念”。俗话说: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学生40分钟教  相似文献   

10.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只要稍加留心,学生兴趣的激发点便随手可见,且简单易行。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之计在于“导”。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如能从教材的内容出发,用有趣的游戏或生动的故事,创设诱人的情境来引入新知,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加减应用题”时,开讲前,先根据学生的爱好,把他们分成若干组,由各组的组长带领做游戏。片刻之后,让他们停下来,说…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电视剧播放到紧要关头,总会插上一段广告,让你欲罢不能。播电视节目的人就很精明地利用了"悬念法",巧妙地把握了观众的心理,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偶尔也用一用这样的方法,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能使课堂迸发出异样的光彩。一、新课伊始,巧用悬念,激发求知欲在导入新课时巧妙地设置悬念,精彩的导入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巧导入——引生入戏.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尽快入戏,一开始就像是被一块无形的磁铁紧紧地吸引住一样。导入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创设情景,或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给讲授新课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悬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巧。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 ,就是对一些正在研究、发展中的问题 ,教师不匆忙作出结论 ,而是创设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环境 ,叫学生欲答不能 ,欲罢不忍 ,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推断、发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和体会。一、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类型1.激发兴趣型悬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法是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例如 ,讲授“常见的化肥”一节时 ,笔者用悬念导入新课。“一农家的碳酸氢铵化肥被…  相似文献   

14.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智力的钥匙”。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的时候,往往自觉性强,注意力集中,能和教师积极配合。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灵活多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课教学之始,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灵活多变,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学习精神和专一的学习态度参与学习。一是设置悬念导入。如在教学《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时,首先提出:为什么我们这里夏季白昼长,气候炎热,而冬季则恰恰相反?为什么一年之中会产生季节的变化?要知道它的原因,就得从地球的公转说起。这种运用悬念导入的方法,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引起强烈的求知欲。二是读图导入。这种导入与学习新知识联系密切,过渡自然。通过读图活动,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三是运用景观图片导入。如在教学《西亚和北非》一章时,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本前面的《尼罗河的风光》《也门清真寺读可兰经的人》等彩图,把他们的注意力直接引入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引起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可利用谈话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及多媒体导入法等来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创新,必须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对数学课题会学、善学、乐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前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输入感性的信息与人现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悬念,提出启发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相似形”一节中,我引用了一个典故.设置这个悬念,就使学生对学习相似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进而激荡起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相似文献   

17.
郭丽 《中小学电教》2014,(10):15-15
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中,利用电教媒体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新课导入,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建立表象、利用故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精彩导入。自主探究1.设置引人入胜的导语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传授新知识前,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设置的悬念、幽默的导语、寓意深刻的漫画等,自然而然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迫切希望了解相关知识,这就为后面更好地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小学数学为例,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才能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一、诱发兴趣,激发动机,关注学生发展在教学中,只有积极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1.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发认知兴趣。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老师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画面上有三只小动物,它们分别骑在正方形、椭圆、圆这三种形状的车轮的杂技…  相似文献   

20.
导言是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心理的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奔向学习目标的指南。自己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导言导人新课,效果较好。 1.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在讲绿色植物的水分代谢时我是这样讲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但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却能由低处向高处流,例如在夏秋之际的早上,我们常会发现植物的叶子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就是从其根处上流而来的。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能由低处向高处流呢?”这样提出了问题,设置了悬念,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